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解讀臺積電的成功之道

        解讀臺積電的成功之道

        作者: 時間:2016-08-22 來源:經濟日報 收藏
        編者按:臺積電的成功,為政府研擬產業政策與企業深耕經營之道,帶來諸多值得深思的課題。

          臺灣半導體龍頭公司,近來市值突破1,500億美元,擠進全球市值排名第46位,已相當接近、IBM及思科等科技大廠,這是臺灣企業史無前例的成就,相當值得喝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808.htm

          的成功有三大要素,一是有卓越的創辦人張忠謀,從成立之初就立下挑戰世界的格局與決心;二是員工持續求新求變,不斷在技術上超前突破,才能持續精進并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三是早年政府為半導體產業擘劃扎實的產業環境,建立相關的財稅與資本市場等配套政策,吸引眾多海外人才與資金匯聚,形成產業聚落。

          這三項因素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都是讓脫穎而出的關鍵。不過,很多人談到臺積電的成功,都會提到是政府政策資金幫了大忙,但若細究原因,政府確實在初期幫上忙,但后續更多的是靠臺積電自身的努力經營,這也顯示,企業領導人的決心與格局不僅彌足珍貴,更是企業出類拔萃的關鍵因素。

          臺積電的成功,提醒臺灣不應妄自菲薄,即使“小國寡民”又缺乏市場,但企業家若能胸懷全世界,一樣可與列強一較高下。而在臺積電樹立標竿后,可以再問,臺灣能否再有第二個臺積電?臺灣要如何創造更多個臺積電?對于第一個問題,臺灣當然有可能培養出下個臺積電,但會相當困難。臺積電身處的半導體產業,是需要高資本、高技術密集的行業,當鄰近國家投入龐大政府資金建構產業鏈時,以臺灣有限的資源,要再支持一家像臺積電這種企業,的確相當不容易。

          當然,在全球資訊產業中,臺灣目前還在許多領域擁有類似臺積電的龍頭企業,這些隱形冠軍要衝到千億美元以上的市值,必須是在規模夠大的產業中,具備市占率很高及持續技術領先的優勢,若以這個原則來看,臺灣要再誕生一家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確實是很大的挑戰。

          不過,資訊產業向來是推陳出新,與其在成熟產業之中追求卓越企業,不如在全新的領域中培養出新的龍頭企業。資訊產業向來的法則就是,只要在創新領域中能夠掌握住新技術與新產品,都可能脫穎而出成為新一代的贏家,例如鎖定發展工業4.0、創新物聯網應用,或結合大數據與云端資料的分享經濟等,這些市場機會與規模都很龐大的新興產業中,必然有機會再培養出幾家夠大夠強的企業。

          因此,對于第二個問題,臺灣要如何創造出更多個臺積電?顯然答案就呼之欲出,臺灣必須加緊耕耘各種創新領域,才有機會培養出更多新的臺積電。而且,這種創新產業,勢必要從較小的市場規模開始,但是只要能夠培養出十家百億美元市值的企業,或一百家市值10億美元的企業,創造出來的效益,也都不下于一家獨占鰲頭的臺積電。

          事實上,回顧臺積電的成長歷程,就是從一家不被看好的新創公司,逐步躋身成為主流的領導廠商。早年臺積電提出晶圓代工模式時,市場疑慮也很大,甚至早期共同參與投資的股東也不看好,很早就出脫持股。在任何創新的產業領域中,走在時代前端的新產業,永遠都可能被主流排斥,而這也意味著,任何新產業都有風險,也必然面對質疑的聲音,政府在推動初期,需要更大的魄力與堅持。

          資訊產業是臺灣經濟的命脈,有臺積電這種龍頭企業,對整個產業與經濟發展都有很大的帶動作用。而過去臺積電成功的三大要件,未來在新產業中,成功法則也會很類似,一樣是需要有格局的領導人,一樣需要人才投入與技術領先,加上政府完善的產業政策,只是未來要先解開創新創業的束縛,讓更多資源得以投入,這應該是臺灣培植更多“臺積電”應該有的策略思維。



        關鍵詞: 臺積電 英特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平凉市| 白沙| 怀集县| 来凤县| 石狮市| 衡山县| 裕民县| 阿克陶县| 许昌县| 凤山县| 应用必备| 泰宁县| 徐汇区| 方城县| 闽清县| 普兰店市| 福州市| 右玉县| 平遥县| 叙永县| 彭州市| 二连浩特市| 台中市| 瓮安县| 来安县| 乌鲁木齐市| 南宫市| 滕州市| 抚顺市| 贺兰县| 山西省| 若尔盖县| 寿阳县| 霍邱县| 渝中区| 金秀| 时尚| 固镇县| 石城县|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