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替代趨勢已定 醫療器械上下游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8月15日,投中集團舉辦的主題為“變革驅動中國”的2016中國投資年會在深圳召開,并發布了人物榜以及產業榜等系列重要榜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806.htm分享投資榮獲2016年度醫療器械領域投資機構Top10獎項,投資的邁普再生榮獲2016年度醫療器械領域十大投資案例。、
分享投資董事總經理趙洪長期關注醫療器械領域,對以上問題有深入思考和獨到見解。
以下為趙洪對醫療器械領域投資趨勢的分享:
2015年,超聲、核磁、CT全國市場規模分別為77億、89億、82億,這是2016年7月16日在貴陽召開的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年會上發布的最新數字。
這組數字即使有些水分,仍然非常巨大,讓人直流口水。而這三類產品只是影像設備中較有代表性的幾種,所有影像設備加在一起有300多億,仍不到整個醫療器械市場的十分之一。按照裝備協會的統計口徑,整個中國醫療器械市場2015年為4800億。
超聲、核磁、CT,這三類產品雖然市場規模相差不大,卻是截然不同的江湖。
經過十幾年發展競爭,超聲中端以下市場早已是國內廠家的天下,有注冊證的接近百家,通過各種OEM,搞得造超聲像當年在中關村攢電腦一樣簡單。GPS牢牢把握住中高端和高端市場,嚴防邁瑞由中端向中高端的滲透。
和超聲的幾十萬售價相比,核磁一臺幾百萬動輒上千萬,顯然不利于國內企業尤其是創業企業開展銷售工作。此外,核磁幾個重要零部件的整合以及圖像處理都比超聲要難得多,導致核磁的市場主要還是被外資占據。
CT是整合難度最大的一類設備,想想把球管高壓探測器固定在一起,讓上百公斤的這一坨鐵以小于0.5秒一圈的速度旋轉,還得把電源接進去圖像信號導出來,也是醉了。結果就是國內CT企業還占不到整個市場的10%。
我拿超聲、核磁和CT舉例,是因為如果按照國產品牌所占市場份額由高到低排列,他們可以排出一個比較美麗的等差數列。其實還有一個應該排在最前頭,DR,這領域幾乎沒外資什么事了,國產品牌之間也已經到了肉搏階段,有點兒winterfell城外邊兒弓箭齊射騎兵穿插之后步兵亂戰血肉橫飛的意思。
在同一個時間點上,超聲、核磁、CT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細分領域發展的歷史斷面。市場規模相差不大的幾個細分領域,卻處在如此不同的進口替代過程中。
醫療器械行業的主要變化趨勢
剛說到醫療器械市場很大,4000多億,細分門類非常非常多,紛繁復雜,這是市場的靜態。尋找投資機會,則是要基于過去看未來,是要把整個時間軸上的靜態圖片連起來當電影看,簡單說,就是把握趨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