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芯”計劃助中國半導體產業高歌猛進
編者按:頻繁政策利好下,我國本土集成電路產品有望滿足半數國內市場需求,IT行業將迎來中國“芯”時代,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前景可期。
不僅如此,在產業發展上,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與產業聚集區也已形成,并發展良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110.htm產業鏈上,集成電路產業有上中下游三大環節。其中,上游是芯片設計環節,我國有海思、展訊等公司;中游是制造環節,中芯國際、振華科技是代表;下游是封裝測試環節,我國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
產業聚集區方面,我國已經有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域,這三大區域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銷售收入占全國整個產業規模的90%以上。
環渤海區域側重芯片研發,以北京市為核心;長三角地區注重芯片制造與封測,以上海市為核心;珠三角地區側重芯片設計環節,以深圳市為核心。
彎道超車:并購/整合是捷徑
雖然過去一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有過逆襲壯舉,不過對海外芯片依賴程度仍舊較大,本土產業規模小、核心技術優勢不顯等劣勢仍舊存在,因此,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擴大規模,提高技術。
筆者認為,對內整合、對外并購是集成電路產業擴大規模、提高核心技術的“捷徑”,在未來這兩大現象將成為產業發展主流。
2014年9月,國家組織多個企業設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開始積極幫助國內企業進行投資兼并活動。2014年12月底,在產業投資基金的幫助下,長電科技和淡馬錫簽訂協議,宣布以7.8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芯片封測廠商新加坡星科金朋的全部股權,這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企業出海收購的最大手筆。
今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仍將是兼并重組,并且在數量和金額上將有所突破。目前正在醞釀的海外并購案不會少于2015年,可能會有幾個相當大額的并購。除了海外并購,對內整合也同樣是產業今后發展的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