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并購 他們為何愛臺廠?
2015年半導體產業因并購議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中國大陸紫光集團挾著政府奧援,積極與臺廠接觸,釋出并購企圖,臺廠中包含矽品、力成、南茂與聯發科等知名半導體廠,均成為紫光擬并購或參股對象,為何陸資紅潮獨愛臺廠,挾著雄厚銀彈不斷涌進臺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186.htm臺灣耗費逾30年的光陰打造半導體產業,扮演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供輸地位,國人曾自豪全球高科技電子產品,無不需要臺灣的IC關鍵零件,為所有科技產品重 要的心臟核心,隨著大陸政府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在2014年大力投入政府資源設立專案基金下,激起2015年的洶涌紅潮,中國清華紫光集團是在政府資金 奧援下,快速來臺尋求購并半導體廠的最鮮活例子。
業界戲稱臺灣的“兩兆雙星將成為兩道流星”,包含半導體、面板過去臺灣砸下政府強大資源 培植出的產業,目前均面臨嚴重瓶頸。業者表示,臺灣過去幾年陷入政治內斗,欠缺產業政策,在政府沒有跳出來當領頭羊,整合引導產業發展下,企業單打獨斗格 外艱辛,遭遇全球不景氣的寒流沖擊,便容易拉高企業危機感。
由于大陸內需市場龐大,使得臺廠愿意被并購,以爭取大陸市場,而對陸廠而言,臺 企目前市值相當便宜,正因臺灣經濟低迷、欠缺資金活水,整體資本市場本益比低僅約12倍到14倍間,相較于大陸這幾年的經濟快速成長,企業手中現金充裕, 陸股資本市場本益比達30倍、甚至50倍以上,低本益比的臺灣半導體企業,很容易成為陸企的購并或入股的首選。
加上臺灣與中國同文同種的 利基點,使得陸企并購臺企不受語言隔閡,陸企除了看上臺廠長年累積的專利技術外,更看重臺灣半導體高科技人才,能讓中國半導體產業跳躍成長,已達成中國政 府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目標。紫光目前聚焦在并購半導體封裝產業,主要因上游晶圓技術門檻更高,業界也不排除大陸站穩封裝行業后,下一步將投入晶圓代工業,如 大陸屹唐盛龍宣布并購美國半導體設備廠商Mattson,強化晶圓加工設備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