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武漢新芯持續虧損 豪威入股擱淺

        武漢新芯持續虧損 豪威入股擱淺

        作者: 時間:2013-05-2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備受中國業界關注的美國(OmniVi-sion)入股武漢新芯一事,目前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目前,武漢新芯還是由國資的省科投(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100%控股,沒有任何變化。」5月21日下午,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一位高層這樣告訴經濟觀察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5822.htm

          武漢新芯項目始建于2006年,是華中地區唯一的12英寸晶元生產線。該項目是在地方政府不遺余力支持招商引資的背景下,采取與中芯國際「代管合作」模式投建。即由地方政府出資,并承擔投資風險,中芯國際僅做技術和管理輸出,待時機成熟后,中芯國際再擇機回購。

          然而中芯國際回購計劃「失約」,這項湖北、武漢兩級政府耗資百億但仍不見盈利的項目,陡然成為「燙手的山芋」。在此背景下,2012年上半年,武漢政府開始洽談引進美國作為戰略投資者入股,這一度被業界看做為武漢新芯的救贖迎來曙光。

          事實上,在半導體入股一事「擱淺」后,武漢新芯已開始一場自我救贖,由原豪威半導體顧問楊士寧出任首席執行官并組建管理團隊,徹底結束了「代管模式」,而豪威半導體也開始轉入與武漢新芯的代工業務合作。但就目前產能而言,武漢新芯高層透露企業年內扭虧可能性不大。

          暫停入股

          早在2012年上半年,美國豪威半導體就開始與武漢新芯洽談入股事宜。「雙方的接觸已近半年,目前合作的框架已經基本敲定,就差最后的流程環節。」2012年8月,一位跟武漢新芯有著長期業務合作的核心高層人士曾對經濟觀察報記者透露。

          合作的初步框架是,豪威半導體與武漢新芯目前的投資方武漢東湖高新區旗下的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公司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在合資公司股權結構中,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公司將作為第一大股東,豪威半導體股份比例次之。但在公司管理層面,豪威半導體將取代中芯國際,「操盤」武漢新芯的運營。

          為了緩解武漢新芯面臨的資金壓力,按照最初的計劃,合資公司成立后,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公司、豪威半導體還將對武漢新芯追加投資。「湖北科投的追加投資額,將大于豪威半導體。」前述知情者透露。此外,按當時規劃武漢新芯將逐漸轉換為豪威半導體加工廠,甚至退出代工業務。「當時雙方基本上是談得差不多了,但最后還是沒有進展。」5月21日下午,一位熟悉此次交易的知情者透露,按照計劃豪威半導體承諾對武漢新芯的投資,遲遲沒有到位。

          事實上,無論是豪威半導體還是武漢國資,對于此項入股事宜,雙方在內部均有不同的聲音。

          「豪威半導體入股武漢新芯,一個重要的背景,是近年圖像感測器晶元產能十分緊張。」iSuppli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對經濟觀察報分析。以全球最大的晶元代工廠臺積電為例,其28nm和40nm工藝訂單已排到2013年第三季度末。而臺積電正是豪威半導體最大的代工合作夥伴。

          因此,在豪威半導體與武漢新芯的入股合作中,臺積電的態度顯得非常微妙。「豪威半導體希望通過入股武漢新芯,來緩解產能不足的風險。但臺積電顯然也不愿意失去這個客戶。」前述熟悉此次交易的知情者透露,不止于此,臺積電與豪威還有相應的專利技術保密協議,這些也將成為豪威入股武漢新芯的一大障礙:「作為目前豪威半導體最大的晶元代工廠,臺積電對豪威入股競爭對手武漢新芯,有著相當大的制約能力。」

          而武漢國資也有另一層的顧慮。根據最初的合作協議,豪威半導體一旦入股,武漢新芯有可能由一個獨立的第三方晶元代工基地,淪為豪威半導體單一的代工廠。

          「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武漢政府是希望將武漢新芯做成一個平臺性的晶元制造基地,還是僅僅做某個客戶的代工廠。」iSuppli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分析,武漢政府當初與中芯國際合作引進12英寸晶元項目,其出發點是希望藉此打造華中地區的半導體產業集群,而不僅是一個單一的代工廠。

          「雙方在內部都存在一些分歧,這是豪威入股遲遲未獲進展的重要原因。」前述熟悉此次交易的知情者透露。

          再待救贖

          豪威半導體暫停入股后,令武漢新芯扭虧的計劃再度陷入困局。

          經濟觀察報從武漢東湖開發區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2012年武漢新芯實現銷售收入1.62億美元,但仍舊處于虧損狀態。據悉,目前武漢新芯的月產能在12000片左右,而其盈虧平衡點大約在月產能30000片左右,顯然差距不小。「如果要擴充產能,就需要進一步的巨額資金投入。」在顧文軍看來,武漢新芯面臨一個兩難的困境。

          不止于此,這項總投資超過百億的項目,還面臨巨額的債務壓力。來自湖北省發改委獲得一份資料顯示,2007年5月,國開行湖北分行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武漢新芯簽署首筆68億元貸款協議,該筆貸款期限為8年,還有兩年到期。對于武漢新芯的債務規模,范夢迪回復經濟觀察報稱:「由于我們并非上市公司,不會對外披露財政細節。」「武漢政府原本希望通過引進豪威半導體,來分攤部分后續投資的壓力。」前述熟悉此項交易的人士透露,但豪威方面的資金遲遲未能到位。

          事實上,在豪威半導體入股一事「擱淺」后,武漢新芯已開始一場自我救贖。

          據經濟觀察報了解,早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原中芯國際首席運營官楊士寧,已經在武漢新芯悄然主持工作。彼時,楊士寧的另一個身份,還是豪威半導體顧問。今年1月,武漢新芯正式對外發布了楊士寧出任首席執行官的消息。「目前,楊士寧已經辭去了豪威半導體顧問的職務,專職武漢新芯的工作。」前述武漢新芯高層人士透露,楊士寧還引進了大量原來中芯國際的「舊部」:「有超過10名核心的管理人員,都是來自以前楊士寧在中芯國際的團隊。」

          區別于此前中芯國際的「代管模式」,目前的管理團隊已經跟中芯國際完全脫離干系,這意味著武漢新芯的「代管時代」已然終結。武漢新芯還對外發布全新的英文簡稱——XMC。

          在楊士寧執掌武漢新芯的運營后,其對于公司的發展戰略也做了相應調整。此前,武漢新芯的客戶主要集中在兆易創新等價格偏低的存儲器產品。目前,武漢新芯開始嘗試將代工產品結構向高端延伸。

          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豪威半導體在暫停入股后,開始轉入與武漢新芯的代工業務合作。武漢新芯將代工其高端的圖像感測器晶元,其利潤相對偏高。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圖像感測器晶元盡管市場需求較大,但對產品制作工藝要求較高。武漢新芯最終的產品成熟度還待觀望。「目前,豪威的產品還在試產階段,預計今年四季度才能量產。」前述武漢新芯高層告訴經濟觀察報:「豪威的產品量產后,月產量大約在5000片左右,加上目前12000片,今年底月產能也就在17000片左右,年內扭虧可能性不大。」

          這意味著武漢新芯在短期內,依然難見盈利的曙光。事實上,這個總投資超過百億元、湖北省歷史上最大的單體投資項目,已令地方政府不堪重負。對于武漢新芯是否還有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計劃,武漢新芯公司媒體事務負責人范夢迪回復稱:「目前不對此做任何推測。」



        關鍵詞: 豪威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华蓥市| 荃湾区| 河池市| 仪陇县| 攀枝花市| 汪清县| 泾川县| 克山县| 青川县| 容城县| 沙河市| 云和县| 丰县| 夹江县| 宾阳县| 渝北区| 垫江县| 瑞金市| 兰溪市| 方正县| 长阳| 册亨县| 泸溪县| 安福县| 齐齐哈尔市| 三穗县| 凤阳县| 定襄县| 合川市| 桐城市| 丰原市| 通州市| 博湖县| 江陵县| 平利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华宁县| 志丹县| 三明市|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