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終端引爆觸屏業 擴產背后暗藏風險
全球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大爆發,引爆了上游觸摸屏行業,也直接帶動觸屏企業的業績暴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1909.htm信利國際近日公告,該公司今年1月份未經審核綜合營業凈額約為12.3億港元,按年增加約101%,去年同期綜合營業凈額約為6.12億港元。
“2012年國產智能手機出貨量是2億部,但電容式觸摸屏市場的容量就達到了2.5億片。”信利光電一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信利光電小片制程月產能達到100萬片,主要集中供應智能手機及小尺寸平板電腦產品。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DisplaySearch的報告,2012年全球觸屏組件市場規模達160億美元,目前已經有200多家供應商進入了這個領域,其中,投射式電容屏幕的供應商從2009年的27家激增到了2012年的102家。
業績暴漲
“信利光電在去年斥資5億元建設新型嵌入式OGS生產工廠。”信利國際執行董事、信利光電總經理李建華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稱,今年下半年,信利OGS產品每月總產能將達到600萬片。據了解,目前信利的OGS產品主要瞄準的是國內手機品牌中的中高端市場,如天語、小米、中興等,公司正在淡出電阻式觸控面板的生產。
除了信利外,國內諸如歐菲光等觸摸屏企業也在2012年年底收獲了漂亮的成績單。從去年前三季度的表現看,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68億元,幾乎是2011年全年營收的兩倍;實現凈利潤1.95億元,相當于2011年全年的10倍。
此外,長信科技、萊寶高科、宇順電子、超聲電子近兩年也先后投身電容式觸摸屏行列。
據業內人士稱,從2011年到現在,國內進入電容式觸摸屏行業的廠家接近千家,電容式觸摸屏市場價格正在快速下滑,導致觸摸屏市場陷入價格混戰中。“從年初到年底,價格至少下降了30%。”
DIGITIMES報告顯示,2012年國內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出貨量各季度增長率為8.6%~14.2%。
風險暗藏
高速增長的移動電子終端市場讓上游擴產的熱情持續高漲。
據了解,此前除了ITO導電玻璃廠家長信科技用超募資金3.3億元投入電容式觸摸屏項目外,萊寶高科也投資了22.74億元在重慶兩江新區建設電容式觸摸屏生產基地,此外,在上個月,宇順電子拋出4億元定增計劃募集資金擴產,投向中小尺寸電容式觸摸屏生產線項目。
部分臺灣廠商也感受到了來自大陸廠商在“高投資”下的壓力。
“3.5英寸的電容式觸摸屏2011年還能勉強保本,2012年開始虧本在做,因為成本上升了15%,一片大概虧損0.5美元。”臺灣廠家宸慶科技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承壓力已經開始顯現。
“現在的投資環境比較好,臺灣廠商也感受到了一部分的壓力,前段時間TPK對大陸廠商的訴訟就能看到這種壓力。”信利光電產品策劃部高級經理對記者表示,目前大陸廠商起來得很快,這兩年的投入非常大。
但這種競爭讓國內電容式觸摸屏價格持續下跌。國內一家觸摸屏廠商對記者表示,3.5英寸的電容式觸摸屏兩年前的價格是一片10美元,但到了去年年底還不到4美元。
“雖然近年來智能手機高速發展,但產業潛在的風險也在加劇,未來如果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速下降,或者部分子行業產能擴張過快,不排除部分子行業如觸摸屏等產能出現過剩,價格下跌,企業盈利能力下降。”有分析機構研究員指出,LED行業就是前車之鑒,目前部分智能手機概念股漲幅偏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