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臺積電在鏖戰中

        臺積電在鏖戰中

        —— 產能尷尬 決戰14nm
        作者: 時間:2012-10-31 來源:電子信息產業網 收藏

          去年營收146億美元,今年將達170億美元,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以下簡稱“”)迎來了兩個豐收的年頭。10月5日,其市值再次創造新紀錄—以2兆3587億元新臺幣的市值高居臺灣上市公司之首。年屆81歲的張忠謀復出僅僅3年,就將從裁員與訂單流失的泥潭里拉了出來—2009年第一季度,收入出現其史上最大跌幅,幾近虧損。對常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臺積電和慣于將其視為“模范生”的業界而言,這樣的消息令人震驚,也直接促使張忠謀在2009年6月復出重新擔任CEO。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8377.htm

          在媒體眼中,張忠謀是一個“讓對手發抖的人”。市場仍對其寄予厚望—一個更大的利好是,臺積電還將獲得以單一論的史上最大訂單:來自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這將為臺積電帶來高達600多億新臺幣的新增營收。要知道,此前三星才是蘋果的最大供貨商。

          智能手機新一輪軍備競賽已全面展開。三星Galaxy S3、HTC OneX、多款WP8手機,以及iPhone5陸續問世,高端芯片的需求呈現爆發性的增長,芯片的產能突然變得捉襟見肘,作為全球最大的“軍火商”臺積電利潤急升,蘋果、高通都想吃下臺積電的產能。臺積電股價從70多新臺幣的低位迅速反彈至接近90新臺幣。

          臺積電這一切似乎都拜摩爾定律所賜,今年初,移動終端從主流單/雙核向雙/四核的爆發式演進,與摩爾定律的周期不謀而合。

          雖然,過去兩年依然很多人認為摩爾定律即將失效。加之2010年至2011年間,全球超過25家晶圓工廠關門,產能過剩論一度甚囂塵上。不過,張忠謀堅信:“摩爾定律在過去30年相當有效,未來10至15年應依然適?用。”

          但同樣不可忽略的是反摩爾定律。晶體管數量與芯片性能的提升,帶來的研發成本也會急劇增長,代工廠家無法快速降低成本,最終難以維持高利潤狀態。其實,半導體的戰場就在“nm(納米)”的方寸之間,當進入28nm、20nm向邁進時,將是最純粹的資本與研發的實力比拼。

          這注定是最強者的巔峰對決。臺積電眼里,它的對手就只剩下三星與英特爾。對張忠謀,這位81歲的臺灣芯片業教父而言,他仍然是這場大賭局中最敢于下注的人。他能贏嗎?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臺積電 芯片 14n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大洼县| 洮南市| 阜平县| 元朗区| 武乡县| 芦溪县| 怀远县| 漳平市| 竹溪县| 邵阳市| 普陀区| 通辽市| 宣威市| 沙洋县| 元氏县| 融水| 墨江| 兴城市| 内江市| 观塘区| 永嘉县| 宜州市| 广灵县| 韶关市| 望谟县| 威宁| 河间市| 东至县| 无棣县| 黄梅县| 海丰县| 锦屏县| 玉林市| 宁明县| 高要市| 景德镇市| 常宁市| 溧阳市| 文化|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