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15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將達19億部
戴偉民認為,手機行業面臨洗牌,傳統產業鏈的分工模式也將被打破。從代工廠和設計公司來看,已逐漸向ODM廠商和品牌廠商轉型,規模較小的IDH生存比較艱難。對于大的ODM、OEM廠商來說,這次是很大的機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6763.htm同時,他也表示,本土的品牌公司還是比較有希望,因為他們有市場基礎和經驗,例如聯想和華為等。但對于擅長價格戰的中國山寨手機來說,就比較困難。山寨手機只能存在于市場和技術成熟的階段。對于新產品來說,技術不再是具備低準入門檻的成熟技術,價格也不再是市場的唯一砝碼,山寨手機的競爭力就大大減弱。中國的山寨手機一定要在質量上下工夫。因為從無到有階段已過,功能手機也是如此。山寨要下山,要么被縮編成為正規軍,要么被清理出去,這種可能性會加大。
本土企業應找準定位
本土廠商要從軟件、硬件和服務方面提升價值,縮短產業鏈周期,加強供應鏈管理。
對于中國本土公司來說,如何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如何保證可持續發展,戴偉民給出了下面幾點建議:一是從軟件、硬件和服務方面提升價值。軟件是智能手機實現差異化的重要突破口,硬件和服務也需到位,這樣就可以全方位地保證產品的價值,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二是要縮短產業鏈周期,加強供應鏈管理,確保產品上市的速度加快,提升產品在市場中的主動權。三是加強與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合作。在渠道方面,國內3G智能手機主要由運營商控制。手機廠商應該加強與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的合作,豐富產品的應用體驗。
此外,戴偉民也提到,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看起來很大,但對于本土中小企業來說又似乎不大。如何更好地抓住機遇,需要專注找準定位和切入點。
首先是在千元智能手機領域。將智能手機價格定位在千元之內,并強化用戶體驗。目前國內幾個品牌的智能手機在市場表現力不錯,且產品性能表現良好,用戶反響不錯。在中國,千元智能手機的消費群體占有比較大的比例。
其次,立足本土化。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生產具有本土特色功能的手機。比如可以將手機變成醫療終端,這樣用戶就可以不用花時間專門上醫院排長隊掛號、檢查和問診。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快捷、便利。對于老百姓來說,比較實用。
再者,針對特定市場??梢愿鶕煌挲g階段生產不同功能和側重點的手機產品。比如:針對老人的智能手機,他們比較看重大字體顯示、聲音和品質,要突出操作的簡易和方便。此外,也可做針對兒童的智能手機,根據他們的成長情況以及學習能力等,使手機具備相應的功能。這些特定的智能手機將來是比較有市場的。
《系辭傳》中講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戴偉民表示,處在當前形勢下的中國IC設計企業,只有外和而內堅,以變應變,同時做到資源的分享,在產業鏈上各環節更好地合作,這樣最終才能夠贏,才能走得更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