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行業要聞 > 聚焦移動應用 高通探索校企合作新方向

        聚焦移動應用 高通探索校企合作新方向

        作者: 時間:2011-11-1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隨著等無線通信技術和各種智能終端的加速普及,作為行業技術創新重要推動力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日益顯現出全新趨勢——貼近用戶的現實應用取得了長足發展。2011年11月9日,第四屆“公司大中華區高校合作項目交流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主樓會議廳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中科院等國內10所頂尖高校與科研院所的師生匯聚一堂,與公司一道,展示和分享了各類與無線技術和移動應用緊密相連的創新技術成果。公司自1998年起在中國開展校企合作研究以來,目前已經與中國10多個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了100多個聯合研發項目,為中國電信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源源不斷地注入了新鮮活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5966.htm

          多媒體技術助力智能終端

          相比于往年無線基礎研究項目“挑大梁”的局面,今年的交流會上,各類新穎、尖端的多媒體技術成為絕對的重頭戲,也牢牢抓住了在場聽眾的眼球。據介紹,高通在中國的校企合作歷時13年,而多媒體科研項目才剛剛開展了2年,但其增速與成就均令人矚目——在今年的22個項目中,多媒體項目占到了11個;無論是視頻搜索、立體模型匹配、手勢識別、在線圖片搜索還是語音與音頻編碼等項目,都取得了切實的進展和成果。

          高通公司首席技術官兼研發部門高級副總裁Matt Grob在主題演講后表示,無線基礎技術研究無疑是高通與高校合作的持續重點,但隨著智能終端與應用的爆炸式發展,高通在中國的校企合作也越來越多地向多媒體技術領域拓展,特別是與智能終端用戶體驗密切相關的圖像/視頻處理、并行計算和語音編碼等方向。這些“源動力”技術的突破,將有助于智能終端性能和功能的大幅度提升,并支持移動應用的豐富與強化。

          上海交通大學熊宏凱教授的視頻搜索項目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熊教授介紹說,由于超過70%的網民都會自然地發現和觀看視頻節目,該技術中孕育了無盡的商機。他的團隊與高通合作進行了視頻內實時對象搜索技術的探索,可以實現從海量視頻數據內尋找感興趣的任意復雜物體,從而支持事件識別、視頻內容交互、虛擬現實乃至擴增實境等進一步應用。在移動領域,視頻搜索技術可以隨時隨地搜索并展示視頻內容并進行交互,并衍生出視頻內容定制、移動廣告、移動視頻會議等功能——例如,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投影,從而參加虛擬的可視會議并實現交互,這“或許是實現時空穿梭的最接近方式”。

          其他一些多媒體研發項目也展現了其對移動終端性能的提升潛力。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史曉華教授在Surf領域的優化研發,使一些非圖形領域的需要大運算量的標準算法得以用圖形處理器實現,從而支持攝像頭的實時圖像識別,這將在人臉與目標識別及相關運算處理中發揮重要作用。西安電子工程大學的常義林教授主持的二維到三維視頻轉換項目,則可將傳統二維電影自動轉換為3D電影,而無需使用立體攝像機重新拍攝。

          “擴增實境”展現豐富應用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已成為近年來無線技術領域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在去年的演講中, Matt Grob曾以多個先鋒式的應用實例與大家分享該技術的廣闊前景,特別是在游戲和娛樂、指南說明、遠程控制、市場營銷和互動媒體等領域的應用潛力。而在今年,這些預見和期待業已成為現實——由高通公司和中國電信共同贊助的首屆“增強現實大賽”在當天的交流會上頒出大獎,參賽團隊也紛紛展示了他們基于“擴增實境”技術實現的創新應用。

          榮獲桂冠的臺北科技大學隊基于高通“擴增實境”SDK,開發了名為“掌上Nature拼圖”的少兒教學應用。孩子們手持裝有該應用的手機,將攝像頭對準掛在樹上的鳥窩手卡,就會在手機屏幕中出現鳥兒的動畫并可與之互動;將攝像頭對準水池中的鵝卵石手卡,則可在屏幕上看到荷葉、青蛙和魚等,并通過點擊查看其不同習性。此外,將“液體”“氣體”“固體”手卡和“升溫”“降溫”手卡進行不同組合并放到攝像頭前,還可以在手機中看到虛擬的3-D的水的物態變化演示。

          北京理工大學的同學們則展示了擴增實境技術是如何幫助“理工男”掌握烹飪技術的——他們的“廚房好幫手”應用采用無標識別技術,可以迅速識別手機攝像頭拍到的任何食品并給出相應的營養與烹飪指示。在現場,演示的同學將手機對準不同水果,“廚房好幫手”立刻識別出香蕉、蘋果和橘子;選中香蕉則顯示其營養成分和卡路里含量。更神奇的是,該應用還會立刻提供基于某種食材的多款菜譜;比如點擊“拔絲香蕉”,還可播放拔絲香蕉的烹飪視頻,讓你親眼目睹制作全過程。

          其他獲獎作品也充分展現了“擴增實境”應用的無窮魅力,以及大學生無拘無束的創新思維。臺灣淡江大學參賽團隊的“家具組裝”應用通過識別家具各部件上的指示標簽,可以在手機中顯示拼裝所需的部件、位置和步驟,還能提醒某個螺絲是否安裝、某個部件是否安錯了方向等傳統說明書中難以提供的信息。來自清華大學參賽團隊的“Measure the World”應用則使你可以利用隨身攜帶的硬幣、紙幣等參照物,配合手機攝像頭快速測量各類物體的高度、面積、角度和位置等。

          應用導向加速高校人才培養

          無論是多媒體項目的增長,還是“擴增實境”應用的開花結果,都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面向實際應用特別是可以快速融合進移動終端或應用中的技術,正成為頂尖高校與移動通信領軍企業校企合作的新方向。值得指出的是,這一趨勢不僅加速了技術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對校企合作中極為重要的科研能力提升及人才培養作用,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效應。

          北京郵電大學楊大成教授是最早與高通開展聯合研究項目的教授之一,他對此深有感觸。楊教授指出,高通在中國的合作項目歷時久遠,“一直堅持下來很不多見”。他認為,高通與中國高校長達13年的不間斷合作,為無線通信領域內的的人才培養和經驗積累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參與科研項目的同學們在研發中獲得了許多“真刀真槍”的經驗和成果,并且能夠緊跟全球最前沿、與市場需要更相關的技術熱點,不僅自身眼界和技術實力得以提升,在就業市場中也更具競爭力。目前,高通與北郵的合作項目已培養出一百多名佼佼學子,他們畢業后進入領先企業中進一步發揮自身研發優勢,也推動了中國無線通信行業的創新發展。

          熊宏凱教授對高通校企研發的積極意義也有獨到的見解,在中美兩國高校均有科研和教學經歷的他指出,相比于美國,中國學生盡管極為勤奮,但所接受的教育模式過于關注相互間的比較而非科研問題本身的意義;在課題選擇方面,國內高校也偏重于跟隨,不夠重視自身特色的把握和專注。高通的校企合作項目不同于許多“甲方乙方”、“指定項目,給我成果”的合作模式,而是鼓勵和支持高校在某些方向內自由選擇研究課題,這樣的模式更利于高校科研團隊發揮自身特長尋找創新突破點,而同學們也可以在此過程中更專注于自身興趣與專長的發展。

          毫無疑問,無線行業的科研與創新正越來越多地汲取其他領域的技術成果,并需要更充足的科研實力與人才支持。高通公司在中國的校企合作項目,恰恰為此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鑒。通過向現實應用傾斜,高通公司與中國高校不斷在“源動力”技術研究上實現更多進步和突破,為智能終端與應用帶來更多革命性的功能與特性。



        關鍵詞: 高通 3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太原市| 漾濞| 松阳县| 麻阳| 泰安市| 泸西县| 莆田市| 揭东县| 拉孜县| 家居| 镇沅| 阿拉善右旗| 团风县| 武宣县| 胶州市| 鹤峰县| 水城县| 甘泉县| 高要市| 泌阳县| 高阳县| 武安市| 榆林市| 铅山县| 温州市| 兰州市| 漯河市| 景泰县| 水城县| 晋州市| 泗水县| 达尔| 会昌县| 塔城市| 沭阳县| 翁源县| 夹江县| 道真| 平泉县|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