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的持續走強將增大日本企業外包壓力
日本一些領先的科技公司上周四承認,日圓持續走強可能會導致更多外包現象,它們警告說,日本本土目前的生產水平可能會難以為繼。出于對強勢日圓的惶恐,日本企業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全球制造模式,其緊迫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雖然日本制造業的空洞化現象已持續了數十年之久,但索尼公司、松下公司和東芝公司的高管在發布財報時說,這種趨勢將會加劇,原因就是日圓走強以及3月11日地震和海嘯暴露出的相關風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1972.htm東芝執行副總裁久保誠(Makoto Kubo)說,有些業務部門開始質疑是否可能維持在日本的生產;日圓上漲得如此厲害,生產體系無論任何改進都趕不上它的步伐。日圓走高會損害那些大部分銷售額來自海外的日本公司,因為以外幣結算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在換成日圓后價值會縮水。
松下首席財務長上野山實(Makoto Uenoyama)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由于日圓堅挺、企業稅偏高以及對電費上漲的憂慮,在日本本土維持制造業務的做法變得極為困難。索尼首席財務長加藤優(Masaru Kato)也表達了類似看法,他說索尼將繼續在可能的情況下把更多業務移至日本以外的地方,這是20年趨勢的一部分。
但是,雖然索尼和任天堂公司(Nintendo Co.)等企業因各自具體的問題下調了本財年的利潤目標,但包括松下、東芝和富士通公司(Fujitsu Ltd.)等頗具影響力的公司在內的大多數日本企業依然維持自己對下半年業績回升的預測,其依據一方面是日本正在迅速從災難中恢復過來,另一方面是在下半財年市場對電子產品的需求通常較強。
這些因素可能會減弱日圓升值的影響,幫助日本企業在截至2012年3月的六個月內提升業績。這期間,美國學生返校季及假日購物會提升市場對科技產品的需求。
3月11日發生地震和海嘯后,日本很多科技公司都暫停了在日本的生產。此外,它們由于關鍵零部件短缺,還曾導致半導體、手機和平板電視機等產品延遲發貨。但經過日本公司的積極努力,目前情況已大有好轉。
索尼首席財務長加藤優在東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地震對第一財季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供應鏈很快就恢復正常,所以我們預計從第二財季開始情況會大為好轉。盡管如此,索尼依然以電視機銷量疲軟和日圓兌歐元走強為由,預計其截至2012年3月這一財年的公司凈利潤為600億日圓(合7.693億美元),較今年5月份時所預測的800億日圓低了25%。
東芝也說,雖然公司在災難發生后曾一度將生產暫停,但地震除對剛剛結束的第一財季有影響外,預計不會對公司營業利潤造成進一步負面影響,東芝的產品十分多樣化,既有核反應堆,也有半導體和個人電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