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巨頭三國殺
7月初,ITC判定蘋果侵犯了視頻游戲圖形芯片制造商S3 Graphics兩項專利。幾天后,HTC董事長王雪紅就以左手倒右手的方法,以3億美元價格從VIA威盛手中控股了S3,成為蘋果的原告方。很明顯,這一招并不是為了坐收蘋果的專利費,而為了增強其對蘋果的話語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1433.htm有趣的是,蘋果在7月11日再次在美國ITC提起針對HTC的專利侵權訴訟。
或許只有18個月來,蘋果、三星和HTC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數字變化,才能說明三大手機巨頭相互死掐的根本原因。
2008年,蘋果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上升至9.1%,僅次于諾基亞的38.9%和RIM的19.8%,位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前三強。2009年第四季度,蘋果iPhone出貨870萬部,同比增長98%,市場份額上升至14.4%;當時HTC出貨僅240萬部,同比增長56.3%,市場排名第五,位居摩托羅拉之后,而三星還沒有進入前5名。
時間輪盤轉至2010年時,隨著Android勢頭風起,三星和HTC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猶如脫韁的野馬,出貨量和市場份額迅速逼近蘋果,并帶領Android手機全面超過蘋果iPhone。
2010年第四季度,蘋果、三星和HTC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分別為16.1%、9.6%和8.6%,但蘋果iPhone出貨量同比增長速度卻下滑至86.2%,而三星和HTC的同比增長速度卻上升至439%和258.3%。市場格局也發生根本變化,蘋果、三星和HTC分別位列智能手機市場第二、第四和第五。
游戲規則
對于喬布斯來說,三星和HTC可怕的地方在于,不僅僅是其市場份額在今年一季度在不斷擴大,而且其還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快速的增長勢頭。
“6月初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已說明,蘋果在硬件上的創新在短時間內很難再有突破。”iSuppli分析師王陽指出,蘋果對三星和HTC發起的專利訴訟,其實是想遏制一下競爭對手的快速增長勢頭,畢竟蘋果自身的上漲空間也變得十分有限。
“如果說硬件是產品的大腦和筋骨,那么軟件是產品的靈魂。”喬布斯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說,“iCloud可將你的內容存儲在云端,并推送至你的所有設備,甚至不用把設備從口袋里掏出來。”
但被喬布斯推崇的云計劃,卻被業界質疑為在模仿谷歌Android的創新,蘋果在完善自身生態體系,彌補缺憾。
獨立IT評論人王斌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蘋果在通信技術和平板技術方面還是領先于競爭對手,但一項新技術領先期一般只有三年。相反,通過專利訴訟,或許拖延競爭對手抄襲的速度,讓蘋果領先的時間更長一些。
王陽也表示,如果蘋果繼續采用三星的配件,三星可以很容易抄襲。原料都一樣,很難說得清,誰在模仿。
在王斌和王陽看來,手機巨頭的“三國殺”的最終結局肯定是和解,三方相互專利授權,并最終形成智能手機市場新的游戲規則和新的專利授權網,為未來潛在的進入者設下新的門檻。
HTC的麻煩
魏武揮
同時,資本市場也對HTC這一年來的表現青眼有加:從10年的頭上300余元新臺幣一股起步,直上千元高峰,成為臺灣市場上所謂的“股王”。
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HTC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一些公司開始和它打起專利官司。比如加拿大有個半導體廠商Mosaid就控告HTC侵犯了它手機緊急通話技術專利。不過,這個公司相對較小,相比起蘋果對HTC的官司而言,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蘋果敏銳地注意到,對抗Android的辦法之一就是找Android設備廠商的麻煩。摩托羅拉到底樹大根深,運營多年,而HTC,幾乎可以用“暴發戶”來形容,且并非美國公司,找上這么一個靶子,以HTC在Android上的份額,實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對于HTC來說,這個麻煩,可是真真切切的。
蘋果在今年的3月份,向ITC(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訴狀,控告10項旗下專利被HTC侵權。而ITC是有權禁止HTC在美銷售的。換句話說,如果這個官司蘋果獲勝,HTC將面臨極其困難的局面,因為在今天它的營收構成中,有一半來自于美國地區。雖然專利官司一般最終結局是以和解為主,HTC也會面臨數十億美元的和解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