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眸—聊聊ESP技術
十年前,在德國博世公司誕生了一種新的主動安全技術—ESP,十年間,ESP技術經歷著一步步的發展和成熟。如今,歐洲已經有35%的轎車裝配了ESP技術,奧迪更是每輛車標配ESP。那ESP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9420.htm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電子穩定程序”。ESP綜合了ABS(剎車防抱死系統)、BAS(制動輔助系統)和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三個系統的作用,功能更為強大。目前高檔車如奔馳、奧迪都配備這種系統。<分段符>ESP系統由中央控制單元(ECU)及轉向傳感器、車輪傳感器、側滑傳感器、橫向加速度傳感器和執行器組成,其目的是在電腦實時監控汽車運行狀態的前提下,對發動機及制動系統進行干預和調控。
ESP系統工作原理如下:在汽車行駛過程中,轉角傳感器感知駕駛者轉彎方向和角度,車速傳感器感知車速、油門開度和轉速力矩,剎車傳感器感知剎車力,而擺角傳感器則感知車子的傾斜度和側傾速度。ECU了解這些信息之后,通過計算后判斷汽車要正常安全行駛和駕駛者操縱汽車意圖的差距,然后,由ECU發出指令,調整發動機的轉速和車輪上的剎車力,從而修正汽車的過度轉向或轉向不足,以避免汽車打滑、轉向過度、轉向不足和抱死,從而保證汽車的行駛安全。下圖可以形象的說明ESP系統的作用。
有ESP與只有ABS及ASR的汽車之間的差別在于ABS及ASR只能被動地作出反應,而ESP則能夠探測和分析車況并糾正駕駛的錯誤,防患于未然。ESP對過度轉向或不足轉向特別敏感,例如汽車在路滑時左拐過度轉向(轉彎太急)時會產生向右側甩尾,傳感器感覺到滑動就會迅速制動右前輪使其恢復附著力,產生一種相反的轉矩而使汽車保持在原來的車道上。主動性是它最大的獨特之處。
ESP系統有以下三個特點:
實時監控:ESP是一個實時監控系統,它每時每刻都在處理監控駕駛者的操控、路面反應、汽車運動狀態,并不斷向發動機和制動系統發出指令。
主動干預:ABS等產品在起作用時,系統對駕駛者的動作起干預作用,但它不能調控發動機,而ESP則是主動調控發動機的轉速并可調整每個輪子的驅動力和制動力,以修正汽車的過度轉向和轉向不足。<分段符>事先提醒:ESP還有一個實時警示功能,當駕駛者操作不當和路面異常時,它會用警告燈警示駕駛者。在三個系統的共同作用下,最大限度地保證汽車不跑偏、不甩尾、不側翻和方向盤在任何狀態下能操縱自如。
ESP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主動安全技術之一,搭載ESP系統會大大提高汽車的安全性,這也是今后剎車控制系統發展的方向。現在只有在高檔車上才配備這種系統,隨著汽車一步步的發展,必將有更多的車使用這種技術。
目前在道路安全情況嚴峻的中國,ESP系統的搭載率卻只有3%,這是個讓人憂慮的現象,筆者希望中國的有車一族和汽車廠商能充分認識主動安全系統的功能及作用,盡快提高國內ESP系統的配備率,讓我們的汽車更加安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