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我國絕緣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絕緣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作者: 時間:2010-07-08 來源:cnbeta 收藏

          日前,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楊小牛研究員課題組在/絕緣體高分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結果被國際著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以 “卷首插畫”的形式給予重點報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0703.htm

          在傳統觀念中,絕緣體會阻礙電荷傳輸,因此一般來講,在/絕緣體中,絕緣相往往扮演著降低材料電學性能的角色。然而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在 特定外場條件下,二維表面處的載流子遷移率并不差。楊小牛課題組首次在體相/絕緣高分子復合材料中發現并確認了絕緣基質增強的半導體電荷傳 輸現象,隨后將這一規律推廣到無特定外場條件下的三維體系,并用更普適性的物理量—電導率來論證了這一點。

          通過控制聚噻吩/絕緣聚合物共混物制備過程中結晶和相分離的競爭關系,可抑制大尺度的兩相分離,由此得到均勻的半導體/絕緣體復合材料。這種材料表現出絕緣基質增強的半導體電荷傳輸現象。研究人員認為,載流子以極化子形式在復合材料中進行傳導。由于絕緣基質極化率較低,極化子在半導體/絕緣體界面處傳輸時受到周圍極化環境的影響較小,有助于降低界面處的電荷傳輸活化能,由此提高了兩相界面處的載流子遷移率。

          從此意義上講,對于兩相共混體系,增強的體相電荷傳輸性質需要滿足下列3個條件:首先,鑒于電荷主要在共混兩相界面傳輸,絕緣聚合物的介電常數必須足夠低才可能降低電荷傳輸活化能,從而有效提高半導體相的載流子遷移率;其次,半導體/絕緣體兩相相分離尺度需要足夠小,才能大幅提高兩相接觸界面;第三,要求半導體相要有較好的連續性,有利于減小電荷傳輸的阻力。

          在半導體聚合物中通過共混引入通用絕緣聚合物,不僅可以提高其電學性能,而且可降低基于塑料的的成本,提高其柔韌性和環境穩定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乌兰浩特市| 新巴尔虎右旗| 义乌市| 抚顺市| 乐山市| 宜春市| 诸城市| 沅陵县| 通化县| 当阳市| 兴国县| 贵州省| 宝坻区| 万载县| 准格尔旗| 虹口区| 务川| 温泉县| 资中县| 武城县| 邯郸市| 雷山县| 十堰市| 忻州市| 乌鲁木齐市| 青海省| 崇阳县| 叶城县| 湖南省| 成安县| 利辛县| 迁安市| 滁州市| 雷波县| 尼勒克县| 奈曼旗| 抚松县| 建平县| 宁波市|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