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間的兼并不可避免?
回顧過去60年的歷史,TI是在半導體業中唯一仍排在前10位的公司。看過去半導體業中兼并的過程,許多公司是在邁向下一代先進技術中而消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7763.htm此種現象未來會是怎么樣?領先半導體公司的市場份額將繼續減少?顯然,并不一定如此,但是可以肯定半導體業的特征與其它成熟工業不同。其特征主要是數量上的增長, 每年有近15%的芯片數量增長及50%以上的晶體管出貨數量增加。而在前10年中, 芯片中晶體管的數量年均增長率達50%,相比較于全球汽車業僅0,1%增長, 石油業增長1%及計算機增長9.3%。
半導體業在數量上的增長與其它工業不同
在如此高的累積數量增長下推動學習曲線的成本下降,在過去10年中每年晶體管的成本下降35%及總體上能使新的應用市場達到規模化。如2001年的MP3播放機的價格與今天的攝像機相同, 而今天攝像機中用的存儲器容量增長了10倍, 而且與2001年時的尺寸及功耗幾乎相同。
如果晶體管數量繼續依這個速率增長下去, 推動各種新的應用呈現及半導體業將持續的增長, 其結果是未來10年的領導者將由能推動市場應用者來擔當。
由于存儲器成本下降推動各種新的產品及應用
半導體在新應用中增加滲透最有趣的例子是隨著市場應用的銷售額增加,而芯片的價格卻不斷下降。如數碼相機,其中使用的半導體主要是非揮發存儲器,圖像傳感器 。在1990年代初期,固態圖像傳感器的售價為20-25美元,直到最近10年,圖像傳感器的總市場銷售額,仍是很小,幾乎可忽略不計。在2000年代圖像傳感器的價格己從20-25美元下降到5美元。在這價格范圍時,由于使用數量急速上升,使得在過去幾年中圖像傳感器的TAM達到半導體總銷售額的3%以上。在此同時,NAND閃存價格每年下降65%, 主要是市場需求數量成正比增加。其結果是數碼相機的銷售額及其使用的半導體持續的增長。
銷售數量與價格下降
在新的應用和市場增長推動下,此種模式在半導體業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復, 即應用數量的增長推動了半導體芯片價格的下降。應用市場的擴大又推動銷售額增大,進而為發展新技術提供資金, 進一步促進成本的下降, 又能增加新的應用市場誕生。如在數碼相機情況下, 低成本的固態圖像傳感器及存儲介質推動其銷售量的上升, 同樣能在數字攝像, 安全系統, 醫療中圖像處理, 汽車中及其它許多場合中得到大量的應用。因此, 半導體TAM的增長不僅是因為晶體管的價格每年下降35%, 而是由于許多新的應用市場的推廣共同促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