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市場分析 > 下一個「芯片金礦」,玩家已就位

        下一個「芯片金礦」,玩家已就位

        作者: 時間:2025-06-03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6/471047.htm

        當夕陽的余暉透過 1950 年紐約的玻璃窗,灑在阿西莫夫伏案疾書的稿紙上。

        在發表《我,機器人》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位科幻巨匠或許未曾料到,自己筆下那些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正以另一種形態叩擊著人類文明的邊界。

        「智能眼鏡,將會是遠超 VR 的產品。」

        Meta 創始人扎克伯格在日前的一次訪談中篤定。Meta 的一季度財報也證實了扎克伯格的觀點,公司表示 Ray-Ban Meta AI 眼鏡月活躍用戶是一年前的 4 倍多。

        一場關于人機交互的革命,在鏡片的方寸之間展開。

        等待一陣風

        AI 眼鏡的火爆,是 Meta 以一己之力將這個品類推到了 AI 硬件的前端。具體來看,2024 年全球智能眼鏡的出貨量中,Ray-Ban Meta 一款眼鏡就占據了其中的 60%。

        4 月初,Meta 官宣代號為 Hypernova 的新眼鏡研發計劃,價格預計在 1000 ~ 1400 美元區間。據稱這款新品將實現從 AI 向 AI + AR 的技術跨越,用戶可以體驗更加沉浸式的虛擬與現實融合場景。


        蘋果 CEO 庫克早就被爆「一心撲在智能眼鏡研發上」,誓要推出一款對標 Meta 的 Ray-Bans 智能眼鏡的產品,計劃將在 2026 年底正式推出首款 AI 智能眼鏡。

        小米已經將 AI 眼鏡設立為獨立產品線,對標 Ray - ban Meta。華為 2021 年發布了首款搭載 HarmonyOS 的智能眼鏡,成為 AI 眼鏡探路者。到了今年,最新推出了華為智能眼鏡 2,定價 2299 元。


        百度智能眼鏡的發售時間,也是從預計的 2026 年,直接提到了 25 年上半年。樣品還沒見到,連百度百科都準備好了。

        今年 5 月,已經有 10 款 AI 眼鏡上線。

        5 月 27 日,雷鳥發布了四款 AI 眼鏡新品。在這之前,谷歌在 5 月 20 日與中國公司 XREAL 發布了 Project Aura AR 眼鏡。5 月 25 日,李未可發布了搭載高通驍龍 AR1 平臺的 AI 拍攝眼鏡;5 月中旬,聯想也發布了兩款 AI 眼鏡新品。

        除了上述企業,Rokid、影目科技、致敬未知、谷東科技、回車科技、加南科技等旗下皆有 AI 眼鏡。

        短短數月市場上已經涌現出上百個 AI 眼鏡的產品發布或者研發計劃。僅是今年第一季度,該領域融資額就突破 20 億美元,資本亦是瘋狂涌入。

        但與「百鏡大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AI 眼鏡的銷售數據。

        據洛圖科技(RUNTO)線上監測數據,2025 年第一季度,智能眼鏡(含 AR 眼鏡)銷量大約 11.6 萬副。其中,AI 拍攝眼鏡僅 1.6 萬臺。另據 CINNO Research 統計數據,今年第一季度,無顯示的 AI 智能眼鏡(含音頻)銷量僅為 1.9 萬臺。

        普通用戶距離智能眼鏡的距離依然很遠,真正愿意為智能眼鏡買單的消費者可謂寥寥無幾?,F在入局 AI 眼鏡的廠商,都像是準備就緒的豬。已經爬到了「薛定諤」的風口上,就等著下一波風開始吹。

        芯片廠商,已就位

        這一輪 AI 眼鏡的突破,重點在于硬件功能和 AI 能力的深度融合。

        當 AI 眼鏡增加了麥克風、攝像頭、存儲、 等電子零部件,并且實現語音交互、拍照等功能后,用戶的體驗進一步提升。

        隨著玩家的不斷加入,AI 眼鏡廠商正在硬件上達成「共識」。拆解 AI 眼鏡的核心零部件,按照成本排序:、存儲芯片、結構件、傳感器、攝像頭模組、代工組裝等。

        三種 方案,激烈角逐

        目前,AI 眼鏡搭載 SOC 芯片共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系統級 SoC。這類方案的優勢在于高度集成與全能性能。

        這方面采用 4nm 工藝的高通 AR1是眾多廠商的主要選擇,Meta 眼鏡使用高通的 AR1Gen1 芯片,續航約四小時;OPPO 在驍龍峰會上也展示了應用了驍龍 AR1 Gen1 芯片開發的 XR 眼鏡產品。

        第二種,MCU 級 SoC + ISP。這類方案的優勢在于極致低功耗與成本控制。MCU(微控制單元)主要負責簡單的邏輯控制與基礎運算,功耗極低;而 ISP(圖像信號處理器)則專注于圖像數據處理。

        這方面代表性方案有恒玄科技 BES2500YP、紫光展銳的 W517,集成了高性能的 SoC 和 ISP。也有一些 MCU 的方案,國外廠商這邊,ST 意法半導體推出了 STM32N6 MCU,表示可以用于 AI 眼鏡,國內這邊方案包括富瀚微 MC6305、瑞芯微 RK3588/RK356X、炬芯科技 ATS3085 等。

        由于 MCU 與 ISP 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生產成本可控,使得搭載該方案的 AI 眼鏡價格親民,能夠快速打開下沉市場。

        第三種,SoC + MCU。這類方案的優勢在于既兼顧了性能,又兼顧了能耗。

        SOC 適用于高計算需求的應用,如分時操作系統、人工智能和攝影功能,而 MCU 則適用于低計算需求的應用,如音頻處理。但缺點也很明顯,成本太高。并且對芯片設計和系統開發的技術要求也較高。

        以上三種方案中,恒玄科技市場副總裁高亢、炬芯科技穿戴和感知事業部總經理張天益都認為兩年內 ISP+MCU 綜合來看會是更優選,能夠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和落地場景,同時考慮到行業內很多應用生態跟 IP 處理器相關,所以 SoC 也不會被取代。

        AI 眼鏡,兩種存儲方案

        AI 眼鏡中不斷增加的新功能,對于存儲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一方面,DeepSeek R1 等端側模型推動 AI 眼鏡從云端依賴轉向本地化處理,NOR Flash 和 LPDDR5 等低功耗嵌入式存儲芯片需求顯著增長。另一方面,AI 眼鏡在使用場景中往往需要存儲如影像、資料等大量數據。IDC 數據顯示,2025 年 AI 眼鏡平均存儲容量將從 8GB 增至 16GB。

        目前 AI 眼鏡中使用的存儲方案有兩種:eMCP 類存儲產品和 ePOP 類存儲產品。

        eMCP 類存儲產品,是將多個芯片(如 DRAM 和 NANDFlash)封裝在一起的存儲產品,具有體積小、功耗低、性能穩定等特點。這類存儲主要布局廠商以兆易創新、普冉股份、東芯股份等為代表。

        ePOP 類存儲產品,是一種新型的封裝技術,將多個芯片封裝在一起,形成一個緊湊的存儲模塊。這類存儲產品輕薄小巧、功耗低,非常適合用于 AI 眼鏡等智能穿戴設備。這類技術以佰維存儲為代表,目前佰維存儲的 ePOP 系列產品已成功應用于 Meta 等公司開發的 AI 智能眼鏡中。

        CIS 芯片,趨向小型化

        當前 AI 眼鏡產品主要有 4 種形式:

        無攝像頭無顯示,如李未可 Meta Lens,Chat AI 眼鏡待機時間最高可達 5 天;

        無攝像頭帶顯示如魅族 StarV Air2,主要應用場景在 AI 問答、翻譯等;

        帶攝像頭無顯示,如 Ray-Ban Meta,AI + AR 能夠有效提升產品的智能屬性;

        帶攝像頭帶顯示,如 Rokid AI 眼鏡,搭載高通 AR1、12 MP 相機。

        當前,帶攝像頭成為 AI 眼鏡的一個剛需,并且也算是 AI 眼鏡一大賣點。畢竟,用戶能夠直接體驗的也是攝像功能。

        目前圍繞 AI 眼鏡,CIS 企業也展開了小型化競爭。

        格科創新了高性能 CIS 封裝技術——TCOM(Tiny Chip On Module)封裝。相比同規格 COB 封裝芯片,模組尺寸縮小 10%。而且,與行業現行的小型化方案相比,具備顯著的成本優勢和更高的背壓可靠性。目前,據了解格科 500 萬像素 CIS 已在 AI 眼鏡項目量產。

        豪威集團目前成功贏得亞馬遜 AR+AI 眼鏡項目訂單。此前,市場僅有索尼的 IMX681 一款產品能滿足這些要求,因此索尼在高端 AR/AI 眼鏡圖像傳感器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然而,豪威憑借其在 CIS 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成功研發出專門面向 AR/AI 眼鏡的新型圖像傳感器,并憑借優異的性能獲得了亞馬遜等國際大客戶的青睞。

        此外,傳音所發布的 AI Glasses 系列,產品配備了型號為豪威 OV50D 的 5000 萬像素攝像頭,這可能是目前像素最高的 AI 眼鏡,相對應的是,該產品采用的是少見的物奇微 WQ7036+意法半導體 STM32N6+ISP 方案。

        ODM,布局加速

        由于 AI 眼鏡涉及精密光學、傳感器、芯片模組等復雜組件,代工企業(OEM/ODM)憑借成熟的制造工藝和柔性供應鏈,成為品牌方快速進入市場的關鍵。

        目前國內 AI 眼鏡 ODM/OEM 代工廠比較出色的有:歌爾股份、立訊精密。

        歌爾股份?是全球代工龍頭,占據全球中高端 VR 頭顯 80% 的市場份額,與 Meta、索尼、PICO 等頭部客戶深度綁定。其與小米合作代工新一代 AI 眼鏡,可能帶來超 30 萬臺訂單。同時,公司與 Waveoptics 合作推出輕薄 AR 眼鏡樣機,具備大視場角和全彩顯示功能。

        立訊精密與東南大學合作研發了業界首款 PVG 光波導 AR 眼鏡「云雀」,該產品具備實時翻譯、演講提詞、導航等功能。立訊作為蘋果供應鏈的核心廠商,立訊精密有望參與蘋果 AI 眼鏡的代工生產。蘋果計劃于 2025 或 2026 年推出采用光波導鏡片、鈦合金框架的 AI 眼鏡,立訊精密或與富士康共同提供支持。

        當前,除了上述環節,AI 眼鏡賽道還有不少企業做好了準備。

        在 4 月 21 日,弘信電子在互動平臺透露:「AI 眼鏡由于要在較小的鏡框里植入柔性電路板功能,難度非常大。憑借我們在研發方面的積累,我們已經取得了客戶的訂單?!购胄烹娮邮嵌鄠€智能眼鏡產品 FPC(柔性電路板)的重要供應商。

        目前部分 AI 眼鏡正在探尋采用光波導+Micro LED 的單色或全彩顯示方案來實現輕量化與高顯示效果。碳化硅材料的衍射光波導因其高折射率被重點研發,可擴大視場角(FOV),目前單副鏡片光學模組成本約 200 美元,預期隨量產成本下降。Meta、蘋果等大廠推進反射/衍射方案,國內廠商如水晶光電和舜宇光學在光波導技術上重點布局,預計全彩顯示眼鏡在 2026 年后逐步量產。

        還沒開場,就開卷

        數據顯示,從 2024 年第四季度到 2025 年第一季度,無論是 AI 音頻眼鏡、AI 拍攝眼鏡還是 AI+AR 眼鏡,市場均價都出現了數百元不等的降幅,市場競爭火藥味十足。

        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4 年 AI 音頻眼鏡均價 1500 - 1999 元,今年 1 - 2 月降至 1000 - 1499 元;AI 拍攝眼鏡從 2024 年的 3000 元以上,降至今年同期的 1500 - 1999 元。僅 AI + AR 眼鏡價格相對堅挺,2024 年及今年 1 - 2 月,2500 元以上價位仍占主流。

        外觀功能類似,能吸引消費者的只能是價格。從已上市產品來看,AI 眼鏡價格整體跨度較大,從 1000 元到上萬元不等。功能越復雜,價格越高,如「音頻 + 拍照 + AR+AI」功能齊全的眼鏡,價格普遍較高;而僅具備基礎 AI 音頻功能的眼鏡,價格相對親民。不過,即使在同一功能路線下,不同品牌間也存在顯著價格差,部分廠商希望「以價換量」。

        不過,即使現在 AI 眼鏡看起來是「百鏡大戰」,但走到未來可能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局面,真正可以存活的品牌可能不會超過 5 家。

        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眾多巨頭加入,參考智能手機行業,智能眼鏡最終或形成類似「蘋果+安卓」的雙寡頭局面。

        雷鳥創新創始人兼 CEO 李宏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終局視角看,AI 和 AR 眼鏡作為下一代計算平臺,兼具平臺型產品與時尚屬性,預計其市場規模會超越手機,會有七八家企業脫穎而出。



        關鍵詞: So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西畴县| 三穗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安达市| 蓬溪县| 甘德县| 阿拉善右旗| 沿河| 建平县| 巨鹿县| 石林| 柳江县| 义马市| 平泉县| 顺义区| 秭归县| 满城县| 日照市| 永和县| 昌平区| 闵行区| 四川省| 洛隆县| 左云县| 锡林郭勒盟| 彭州市| 龙州县| 峨山| 边坝县| 绥阳县| 邻水| 丰宁| 固安县| 清镇市| 都昌县| 四平市| 巩留县| 普兰店市| 博湖县|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