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兩岸經貿是雙贏

        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兩岸經貿是雙贏

        ——
        作者: 時間:2005-12-13 來源: 收藏
         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在接受《中國時報》訪問時表示,臺灣當局對企業赴大陸投資的限制,只是讓韓國等競爭者把市場占去;許多不明智的政治決策與限制政策,只是“損人不利己”。他同時也指出,兩岸經濟互補性非常強。 

          據報道,被譽為“中國之父”的張汝京在專訪中,對兩岸的競爭誠實地說,大陸追得愈來愈緊,對臺灣優勢漸失。 
          張汝京指出,臺灣目前對到大陸設廠的制程限制,采取慢慢開放的方式,但其實遠遠落后市場現況與需求。一種技術,如果只有臺灣獨有,限制有其效果;但如果不是獨有,限制全球第一名的臺灣企業不能來,結果是第二、三名跑來,超越臺灣變成第一名,臺灣反而因此受損。大家都看得出來,這種限制非常不恰當。

          張汝京說,2000年中芯剛成立時,大陸半導體八成多都仰賴進口,五年下來,不少廠商成立,也擴廠、量產了,但自給率仍只有5%。這表示大陸市場成長太快、太大。對于填補這個空間臺灣業者最有優勢。遺憾的是,因不明智的政治決策,導致眼睜睜地看著大好商機流失,市場讓韓國廠商占去。

          張汝京表示,兩岸的經濟與產業可以說的是“互補性非常強”。大陸的優勢是市場非常大,是臺灣的2到3倍,未來的潛力更大;此外,人才充足。大陸每年理工科系畢業大學生達40萬人,可以讓企業有充分的人力資源。大陸也擁有非常好的終端應用的下游廠商。 

          而臺灣的優勢,主要在設計的經驗非常多。由于發展較大陸早20年,培養出非常多人才。臺灣的市場行銷能力也非常強,大陸本地的市場行銷能力雖然也非常好,但主要是以國內市場為主,談到海外市場與行銷,臺灣還是好。此外,臺灣在資金取得方面亦擁有優勢,臺股非常靈活,臺灣的融資管道多;還有臺灣的經營管理經驗非常好。 

          因此,張汝京認為如果運用臺灣的經驗、制度、管理、設計能力、財務能力,加上大陸的成本競爭優勢、市場能力,那幾乎可以說是無往不利。只要不再用意識形態與政治干擾經濟作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兩岸經貿與投資絕對是雙贏。


        關鍵詞: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蓬安县| 长治县| 河间市| 富阳市| 杭州市| 濮阳市| 台州市| 淳安县| 禹城市| 岗巴县| 新田县| 利辛县| 虞城县| 凤翔县| 永仁县| 策勒县| 涿州市| 赣榆县| 武义县| 闵行区| 镶黄旗| 诏安县| 仙居县| 华阴市| 海南省| 新乡市| 元氏县| 麦盖提县| 威信县| 即墨市| 讷河市| 德令哈市| 安义县| 仲巴县| 收藏| 都昌县| 枣阳市| 塔城市| 大城县|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