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美上海定增45億獲受理,成今年第一大半導體定增
11月11日晚間,盛美上海(688082.SH)發布公告稱,45億元定增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根據Wind數據庫顯示,該方案是今年以來,最大預計募集資金的中國半導體行業定增方案,同時也是公司繼2021年11月在科創板IPO后的再一次融資。

本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5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擬投入研發和工藝測試平臺建設項目、高端半導體設備迭代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分別投資約9.4億元、22.55億元和13億元。
公司有意不斷拓寬產品線,實施半導體設備產品的平臺化發展。“研發和工藝測試平臺建設項目”用來配置研發測試儀器、光刻機、CMP等外購設備,結合自有設備,設立設備研發和工藝測試平臺。“高端半導體設備迭代研發項目”用來購置研發設備,配置研發人員,針對公司項目進行進一步迭代開發。此外,1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可用來優化公司資本結構,緩解中短期的經營現金流壓力。
近期,盛美上海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77億元,同比增長44.62%,歸母凈利潤7.58億元,同比增長12.72%,扣非凈利潤7.41億元,同比增長15.84%。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5.73億元,同比增長37.96%,歸母凈利潤3.15億元,同比增長35.09%,扣非凈利潤3.06億元,同比增長31.41%,單季度營收利潤指標均實現超30%的增速。截至三季度,公司在手訂單總金額為67.6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66%。
該公司還發布最新全年業績預告,2024年營業收入預測區間為56.00億元至58.80億元之間。
從同業比較來看,半導體設備公司中微公司(688012.SH)也在拓展產品矩陣,實施平臺化戰略,大力投入研發。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盛美上海在半導體清洗設備領域保持領先,而中微公司在半導體刻蝕設備保持著領先地位。
在三季度,中微公司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超95%。該公司三季度研發投入15.44億元,同比增長95.99%,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8.03%,該比例較去年同期增加8.54%。浙商證券認為,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快速增長主要由刻蝕設備帶動,同時該公司的LPCVD(低壓化學氣相設備)、MOCVD(金屬有機化合物化學氣相沉積設備)、EPI設備(在襯底上生長出的半導體薄膜設備)均有高端產品的量產或新品的付運,中微公司在不斷拓寬產品線同時,逐漸向平臺化公司發展。
北方華創(002371.SZ)也布局了多品類的半導體制造設備,是業內產品線拓展較全面的公司,最新市值已近2600億元。三季度,北方華創當期研發費用21.91億元,同比增長57.82%。根據華西證券研報,該公司的產品涵蓋了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立式爐和清洗設備。其中,2023年刻蝕設備和薄膜沉積設備的收入均為60億元左右,而立式爐和清洗設備收入超30億元。
城通證券的測算顯示,雖然近年來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取得顯著提升,但是預計2024年國產化率仍在20%左右,具有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國產替代空間大,而實現起來的難度不小,對于中國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