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半導體企業中的佼佼者——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下稱“中星微”,VIMC.NASDAQ)“星光移動”手機多媒體芯片全球銷量突破1億枚。日前,《第一財經日報》從“星光中國芯工程”十年成果與展望報告會(下稱“報告會”)了解到上述信息,這是繼2006年“星光”數字多媒體芯片全球銷量過億后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中星微某負責人解釋到,2006年銷量過億的數字多媒
關鍵字:
中星微 IC設計 視頻監控
隨著風險資本枯竭,且主要企業已準備合并,全球經濟危機正迫使中國芯片設計公司進行拖延已久的整合。
展訊通信(Spreadtrum)總裁武平表示:“我們的產業正在進入調整期。”他補充表示,作為中國三大芯片設計公司之一,展訊通信已準備好加入剛剛開始的整合。
?
他在采訪中告訴英國《金融時報》:“收購其他公司是我們的一項選擇,被其它公司收購也是一項選擇。”
在他發表上述講話之際,中國的無生產線半導體設計(fabless)領域增長已
關鍵字:
展訊 IC設計
整體來看,2009年國內產業仍將保持增長的態勢,但增幅將繼續回落。預計2009年產業的整體增幅在4%左右。
2008年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年。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迅速蔓延,世界半導體市場隨之開始步入衰退。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長與對外出口逐步放緩,國內半導體市場增速也在明顯回落。受這些因素的影響,200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呈現增速逐季下滑的走勢,全年產業整體銷售額規模在1300億元左右,增速僅為5%上下,相較于2007年24.3%的增速有較大幅度的回落。
從2008年國
關鍵字:
封裝 IC設計
2008年12月31日,伴隨著2009年新年鐘聲的臨近,2008廣電行業十大評選活動正式落下帷幕。杭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NationalChip)滿載而歸,不僅贏得“十大民族品牌(傳輸制式)”殊榮,CEO王匡博士也成功當選“十大企業風云人物”。杭州國芯又一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在廣電業界的品牌力量。
本次評選活動歷時三個多月,共有幾百余家知名企業及人物報名參選,競爭相當激烈。在經過大眾投票、專家評審、數據調研等一系列科學嚴謹的評選過程后,杭州國芯一舉奪
關鍵字:
杭州國芯 IC設計
盡管上海、北京、無錫等半導體產業一片慘淡,二線城市半導體產業投資卻熱情不減。繼山東濟南持續推進華芯12英寸半導體項目之后,河南省首個半導體制造項目、投資10億美元的8英寸工廠晶誠科技在鄭州已經正式投產。
中原芯
晶誠科技主要從事8英寸芯片及相關半導體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規劃總投資10億美元,目前初期完成投資20億元人民幣。
這是河南省與鄭州市2006年、2007年重大建設項目之一,也是中部地區打著中部崛起概念設立的第一座8英寸半導體工廠。河南省政府與鄭州市相關部門表示,它
關鍵字:
晶誠科技 IC設計
在全球半導體行業困境面前,國際半導體巨頭將矛頭瞄準了本土半導體設計企業。
日前,《第一財經日報》從可靠途徑獲悉,美國Aptina近日已經悄然并購了上海智多微電子公司的手機軟件平臺設計部門。
上海智多微電子公司一位內部員工證實了這一消息,該內部員工表示,由于自己也正在辦理離職手續,交易金額并未宣布。
成立于2003年9月的智多微電子主要從事移動多媒體應用處理芯片和手機平臺解決方案的研發,目前已經開發出9款多媒體應用處理器。智多微電子董事長兼CEO胡祥在去年10月還曾對媒體表示,智多微電
關鍵字:
Aptina 芯片設計 IC設計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半導體產業歷經景氣嚴重下滑之際,負債沉重的荷蘭芯片制造商執行長Frans van Houten向荷蘭媒體表示,盡管有些同業可能倒下,但該公司不致。
Frans van Houten并指出,已經在上個月取得4億美元的信貸額度;截至9月底為止,該公司手中握有15億美元,凈負債約45億美元。
“這將讓我們可以支撐很久,恩智浦不會破產。”周一報導引述他的談話指出。
“有許多芯片制造商可能倒下,那是因為他們手中沒有現金,或者需要再融資。我們
關鍵字:
恩智浦 IC設計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恩智浦今天稱更換其CEO,任命監管委員會委員理查德·克萊默(Richard L. Clemmer)于2009年1月1日起接替現任CEO萬豪敦(Frans van Houten)。
萬豪敦在周三的一次聲明中表示,“執掌公司帥印已有4年時間,最近我對未來思考頗多,且決定當前是再次前行的最佳時機。”整個半導體行業正經歷大幅衰退,克萊默可謂是“受命于危難之中”。
萬豪敦本周對荷蘭報紙Het Fi
關鍵字:
恩智浦 IC設計 CEO
據報道,荷蘭芯片生產商恩智浦公司出人意料地宣布,公司董事理查德克萊默(Richard L. Clemmer)將取代現任CEO弗朗斯范豪滕(Frans van Houten),任命從2009年1月1日起生效。
范豪滕周三在聲明中稱,在擔任CEO四年后,我考慮了未來,認為是時候從事其他事業了。可以說克萊默是臨危受命接管CEO一職,因為恩智浦正經歷一個困難時期。本月初,UniCredit將恩智浦列為未來2年歐洲12家可能破產的公司之一。
本周早些時候,范豪藤曾對荷蘭報紙《Het Financie
關鍵字:
恩智浦 IC設計 CEO
硅谷模式令人神往,尤其在中國現有條件下,崇尚創新,所以把它奉為至尊也合乎情理。然而仔細觀察在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中,可能有點異樣,為何失靈值得思考?
一批批海外學子,仗著理解硅谷模式,又熟悉國情,因而回國創業,展現其自身價值。尤其在集成電路設計業中,相對孕育更大的機會。因為它們都有在國外公司的工作經驗,以及有一個團隊,加上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所以自信地認為采用硅谷模式,在中國搞個IC設計公司有成功的機會。
通常所謂硅谷模式,在IC設計初創公司中有三種基本類型。1)得不到風投的資助而消失;2)得
關鍵字:
半導體 硅谷 IC設計
盡管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產業面臨的環境各不相同,在國際競爭中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但貼近市場、自主創新是對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共同要求,也是我國半導體產業擺脫當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關鍵手段。
2008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受國際市場疲軟、市場環境變化和部分重點企業業務調整的影響,發展速度呈現逐季放緩的走勢。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第三季度只有約2%的緩慢增長。據統計,今年1月-9月國內集成電路總產量為319.93億塊,同比增長5.9%;全行業銷售總額為9
關鍵字:
集成電路 金融危機 IC設計
據國外媒體報道,中星微(Nasdaq: VIMC)今天宣布,該公司已經采納了一項股東權利計劃,旨在保護中星微及其股東的最佳利益。
中星微董事會批準實施這項股東權利計劃,將在2008年12月22日收盤時按每股已發行普通股一份權利的方式分發給股東,這些權利將依附于已發行普通股的權證,中星微不會向股東發放單獨的權證。只有在個人或集團獲得中星微20%或以上投票權證券的所有權,或宣布對20%或以上投票權證券發起收購要約的情況下,中星微股東才可實施這些權利。
這項股東權利計劃有效期到2018年12月1
關鍵字:
中星微 IC設計
中國第一大廠,終于在11月11日得到大唐電訊的金援,讓出16.6%的股權。
中芯積極引進新資金的動作,標志著芯片代工()這個用上百億資金打造的產業在中國發展陷入瓶頸。英國《金融時報》發表評論稱,對于半導體產業來說,資金固然重要,但軟實力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這里的軟實力,一是群聚效應,一是專利。其中,群聚效應是中國發展晶圓代工產業最欠缺的元素,即上下游供應鏈的連系及客戶關系的建立。晶圓代工最主要的客戶是上游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芯片設計公司),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將芯片“藍圖”畫
關鍵字:
集成電路 IC設計 半導體
隨著德州儀器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在印度建立其芯片設計部門,印度的集成電路(IC)設計產業也從此誕生。初期的項目主要是為德州儀器承擔少量設計工作。此后印度IC設計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全球10大無廠半導體設計公司,以及 25大半導體供應商中的23家,都在印度開展了大量業務。這樣的增長可以歸功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低成本的高素質勞動力、對消費電子產品和移動通訊產品的需求急速增長以及強大的IT基礎設施。
目前有200多家芯片設計公司在印度運營,主要集中在四個城市:班加羅爾,海得拉巴,德里/ Noida和Ch
關鍵字:
德州儀器 芯片設計 IC設計 印度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日提出兩岸產業合作新思維,認為大陸應全力做大業規模,制造就交給臺灣,“大陸設計、臺灣制造”,在半導體業會締造雙贏的模式。這位臺灣科技業“教父級”的領袖新思維,全面顛覆目前臺灣電子業“臺灣研發,大陸代工”的模式。
張忠謀表示,大陸目前是全球最大市場,很適合發展無晶圓設計業;事實上,大陸已經有幾百家IC設計公司,但可以再集中規模,因為IC設計也需要規模經濟;至於晶圓制造,臺灣已做得相當好,因此
關鍵字:
臺積電 IC設計 DRAM
ic設計介紹
IC設計是將系統、邏輯與性能的設計要求轉化為具體的物理版圖的過程, 也是一個把產品從抽象的過程一步步具體化、直至最終物理實現的過程。為了完成這一過程, 人們研究出了層次化和結構化的設計方法:層次化的設計方法能使復雜的系統簡化,并能在不同的設計層次及時發現錯誤并加以糾正;結構化的設計方法是把復雜抽象的系統劃分成一些可操作的模塊,允許多個設計者同時設計,而且某些子模塊的資源可以共享。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