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prise linux ai 文章
最新資訊
- 2021年4月22日,在電子產品世界直播間里英特爾攜手商業合作伙伴,與各路開發者精英共同探討,AI開發者如何實現自我成長,實現AI賦能的產品創新,激發企業新活力;同時為開發者帶來眾多AI職場洞察與機會,助力實現個人職業輝煌。 AI人才的成長需要科學的校企培養機制,英特爾與明星企業及頂尖院校一起聯袂帶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AI人才需求分析及人才培養專題討論。 英特爾長期致力于與生態伙伴一道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及項目實踐機會以賦能開發者技術水平的提升。此次英特爾與微軟聯合官宣基于2021世界地球日發起的“A
- 關鍵字:
英特爾 OpenVINO 微軟 AI 黑客松
- 時隔半年,MLPerf組織發布最新的MLPerf Inference v1.0結果,V1.0引入了新的功率測量技術、工具和度量標準,以補充性能基準,新指標更容易比較系統的能耗,性能和功耗。 V1.0版本的基準測試內容云端推理依舊包括推薦系統、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和醫療影像等一系列工作負載,邊緣AI推理測試則不包括推薦系統。MLPerf Inference v1.0 所有主要的OEM都提交了MLPerf測試結果,其中,在AI領域占有優勢地位的NVIDIA此次是唯一一家提交了從數據中心到邊緣所有ML
- 關鍵字:
GPU NVIDIA AI
- 要點: 新思科技與瑞薩電子(Renesas)合作,將DSO.ai設計系統引入先進汽車芯片設計創新的強化學習技術可大幅擴展對芯片設計工作流程中的選項探索 DSO.ai已被證明可自動收斂到性能、功耗、面積(PPA)目標,從而可提高設計團隊的整體效率新思科技(Synopsys, Inc.)近日宣布,其屢獲殊榮的自主人工智能(AI)設計系統DSO.ai?已被瑞薩電子引入到先進的汽車芯片設計環境。借助DSO.ai的強化學習技術,瑞薩電子可提升其搜索巨大設計空間的能力,以實現更好PPA解決方案,從
- 關鍵字:
新思科技 DSO.ai 瑞薩電子 汽車芯片
- 近日,Habana Labs宣布美國圣地亞哥超算中心為Voyager研究計劃選擇了Habana Lab AI 加速器。后者是典型的ASIC(專用芯片),但是可與英偉達的GPU在AI訓練市場一比高低。為何Habana Lab AI 加速器有如此強大的威力?未來的超算架構會青睞哪種AI芯片?
- 關鍵字:
AI ASIC GPU 202105
- 意法半導體宣布進一步擴大資源豐富的STM32MP1*雙核微處理器開發生態系統,增加新軟件包,系統可支持最先進的開源安全計劃。通過提供實現OP-TEE(開放式便攜式受信任執行環境)和TF-A(可信固件-A)項目等安全機制的軟件代碼,意法半導體幫助STM32MP1開發人員分析解決在實際應用開發中遇到的重要的信息安全概念: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偽驗證。此外,意法半導體還與Sequitur Labs公司合作擴大嵌入式安全授權合作伙伴名單。Sequitur Labs 的EmSPARK? Security Sui
- 關鍵字:
STM32MP1 STM32 AI IoT
- 騰訊證券3月10日訊,高科技是投資領域中備受青睞的寵兒,能為投資者提供無與倫比的尖端時尚和長期的股票回報。這是可以理解的:在數字化的世界里,科技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融合程度已經到了相當緊密的程度,而科技公司無論大小,顯然都有能力從這一趨勢中獲益,它們提供的產品和創新將促進和擴大我們高科技足跡的增長。人工智能技術(AI)走在了科技浪潮的前沿,這種技術使得機器能夠從經驗中學習,適應變化,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地處理更多的信息,因此正在推動技術的發展。新的人工智能系統正在令自動駕駛汽車成為可能,使銷售和營銷變得個性
- 關鍵字:
AI 美股
- 國微集團作為老牌的國產芯片設計公司,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做出過貢獻,并以國產化集成電路芯片在國際和國內專用市場獲得成功。通過其所積累的豐富的半導體設計經驗,結合國產芯片產業鏈中關鍵環節的需求,持續專注于芯片設計的全流程EDA系統開發與應用,具備產業化推廣和應用能力。國微集團通過產學研合作促進技術發展和人才支撐,與多所知名大學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和項目合作,推進EDA教育體系完善。
- 關鍵字:
視密卡 CAM CA EDA AI 仿真 全流程 驗證1 202102
- 寒武紀公告,公司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預計虧損3.5億元到5.2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虧損收窄金額為6.59億元到8.29億元,較上年同期收窄55.89%到70.31%。
- 關鍵字:
寒武紀 AI 智能芯片
- 1? ?2020—2021市場評估2020 年對集成電路產業來說是不平靜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行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也因而催生出了新的業態和機遇。縱觀對產業帶來的影響,我們發現2020 年這一年,來自疫情以及中美關系等多重因素對我們這個產業造成的深層次影響也是前所未有的。疫情初期,由于疫情流控造成的正常產品市場流動停滯,暫歇性產業停工等給年初的市場和供貨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我們也看到在傳統產品市場受阻的同時,一些新型細分型應用需求帶動產業繼續前行,例如帶動了以測溫芯片為代表的醫療
- 關鍵字:
AI RFID 202101
- 大事記人工智能① 世界AI強國排名:中國以85.8分排名第三,第一、二名分別是美國和歐洲韓國知名研究機構IITP近日對外發布了一組調研數據,通過對于科研專家進行的問卷調查,將全世界范圍內的AI強國來了一次評分排座次,最終結果顯示中國位列全球第三,日韓位列四五名。這份調查問卷將美國作為了#人工智能#的標準參照,以美國為100分,據此標準,歐洲得分為89.5,中國則為85.8分。韓國的部分專家學者認為,韓國在感官智能方面有一定的領先,但在更多的AI領域里,韓國都要落后于日本和中國。② "下一代超級計
- 關鍵字:
AI
- 12月28日上午消息,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 材料是一切科技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技術已推動多輪科技革命。然而,受限于成本高昂、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問題,諸多新型材料未能實現大規模應用。達摩院認為,未來幾年,以氮化鎵和碳化硅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將在材料生長、器件制備等技術上實現突破,并應用于5G基站、新能源汽車、特高壓、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場景,大幅降低整體能耗。 新材料的價值遠不止提供更優的性能,它還能突破傳統材料物理極限,達摩院預測,碳基
- 關鍵字:
AI 腦機接口 科技 趨勢
- 用電腦這么多年,大家現在能分清CPU和處理器的關系嗎?很多年中,大家默認處理器就等于CPU,后者全稱是中央處理器,一個人就能演完整場戲,不過現在的處理器可要復雜得多了,不只是有CPU的份兒了。以Intel為例,他們對自家酷睿的叫法是“智能處理器”,多年來不斷地豐富處理器的內涵,從單純的CPU開始,之后增加了核顯GPU,最近幾代則是增加了AI核心,成為名副其實的智能處理器,特別是在Tiger Lake十一代酷睿處理器上。目前在x86處理器中,只有Intel的酷睿處理器是做到了CPU、GPU、AI三位一體的,
- 關鍵字:
處理器 AI Intel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將把人類帶往何方? 最壞的結果,可能就是《黑客帝國》中的境況——現實世界由一個被稱作“母體”的人工智能系統控制,人們的身體由AI飼養,而他們的意志則被麻醉在虛擬世界,沒有自由和思想,但也沒有痛苦。 一個永恒的命題出現了,這時你會選擇吞下紅色藥丸還是藍色藥丸。紅色帶你通往殘敗的現實世界,它要求你反抗;而藍色意味著留在舒適的虛擬空間,它只需你服從。 盡管我們暫且不用像電影中的基努·里維斯(Keanu Reeves)一樣煩惱這個終極
- 關鍵字:
算法 AI
- 人工智能(AI)作為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代表著現今最先進的生產力,并已經廣泛運用到人類社會各行各業,在醫療領域也不例外。 肝膽外科作為外科領域傳統而又經典的學科,主要通過手術干預的方式治療肝臟和膽道疾病,雖然肝膽外科疾病譜隨著人類社會發展正在悄悄改變,因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肝炎的發病率降低,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則帶來了肝膽腫瘤的高發,但肝膽外科的使命始終不變,即病變組織的切除及結構功能的重建。 新的科學技術連同新的科學理念,為人工智能時代肝膽外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產品逐漸“落地” 人工智
- 關鍵字:
AI 肝膽外科
- Facebook AI 近期更新博客介紹了一篇新論文,即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易于解釋的神經元可能會阻礙深層神經網絡的學習」。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提出了一種策略,通過可偽造的可解釋性研究框架的形式來探討出現的問題。 人工智能模型到底「理解」了什么內容,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對于改進人工智能系統來說至關重要。而不幸的是,計算機科學家解釋深層神經網絡(DNN)的能力遠遠落后于我們用它們實現有用結果的能力。 一種常見的理解DNN的方法集中在單個神經元的屬性上,例如,尋找出一個單獨的神經元,
- 關鍵字:
Facebook AI DNN
enterprise linux a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enterprise linux a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enterprise linux a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enterprise linux a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