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消息,Monica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季逸超(Peak)今日在社交平臺透露,Manus使用了Claude大模型和不同的阿里千問大模型(Qwen)的微調模型開發。“當我們構建Manus時,只拿到了Claude 3.5 Sonnet v1,所以需要很多輔助模型?,F在Claude 3.7看起來真的很有前途,我們正在內部測試,會發布更新?!睋私猓珻laude是美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Anthropic發布的大型語言模型家族,擁有高級推理、視覺分析、代碼生成、多語言處理、多模態等能力,該模型對標ChatG
關鍵字:
Manus Claude 阿里千問大模型 AI
3月11日消息,日前,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科大訊飛提問:貴公司目前擁有多少張算力卡?面對阿里千億級投資,公司將在算力競爭上如何應對?對此,科大訊飛表示,過去幾年在受限的有限算力資源條件下,關于星火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成本效率的持續優化也做了大量投入,和直接使用英偉達卡上開展的各種工程優化不同,科大訊飛選擇了更難的全國產算力路線。據介紹,大模型對算力的需求為訓練和推理兩個方面,而訓練實現的難度遠大于推理。科大訊飛稱,這就是雖然陸續有公司宣布可以在國產算力平臺上提供大模型的推理服務,但仍只有訊飛星火一家是訓練和推
關鍵字:
科大訊飛 算力 星火大模型 AI
三步打造專屬AI助手,看英特爾AI Assistant Builder如何“開掛” AI PC開發者福音:英特爾AI Assistant Builder 讓數月開發周期縮短到幾天,斬獲MWC2025最佳AI首秀
關鍵字:
英特爾 AI PC MWC MWC2025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將在未來幾年內推出基于RISC-V?的全新汽車微控制器(MCU)系列,引領RISC-V在汽車行業的應用。這個新系列將被納入英飛凌成熟的汽車MCU品牌?AURIX?,擴展公司目前基于TriCore??(AURIX? TC系列)和?Arm?(TRAVEO?系列、PSOC?系列)的汽車MCU產品組合。這個新的AURIX??系列將涵蓋從入門級?MCU一直到高性能?MCU的大量汽車應用,其范圍將超越當前市場上的產品。在本次Emb
關鍵字:
英飛凌 RISC-V 汽車級RISC-V MCU
3 月 10 日消息,聯合新聞網今天(3 月 10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英偉達有望在 3 月 17~21 日舉辦的年度 GTC 大會上,宣布 GB300 AI 芯片。報道稱該芯片能耗大幅提升,散熱需求激增,將全面導入水冷技術,掀起“二次冷革命”。消息稱英偉達為了解決 GB300 的散熱需求,將棄用傳統氣冷方案,全面導入水冷技術,這不僅將推動水冷板和水冷快接頭的用量激增,還標志著“二次冷革命”的到來。消息稱 GB300 的水冷管線比 GB200 更多、更密集,快接頭需求量因此大幅增加。臺企雙鴻、奇鋐以及水冷
關鍵字:
英偉達 GB300 AI 芯片 水冷技術
為了解決邊緣傳統和 AI 計算的重大功耗挑戰,Ambiq 發布了 Apollo330 Plus 片上系統 (SoC) 系列。它提供了一組豐富的外設和連接選項,以在邊緣推動始終在線的實時 AI。該系列繼基礎 Apollo330 Plus、Apollo330B Plus 和 Apollo330M Plus 之后,提供 250-MHz Arm Cortex-M55 應用處理器等功能,采用 turboSPOT 和 Arm Helium 技術。還包括 48/96MH
關鍵字:
SoC 邊緣設備 實時 AI Apollo330 Plus
人工智能 (AI) 正在重新定義汽車的制造、購買、維護和駕駛方式,它影響著從制動到加速再到轉向的方方面面。當今的 AI 驅動型轉向系統可以比人類駕駛員更快地檢測和響應潛在危險。通過監控傳感器和攝像頭輸入并分析駕駛員行為,AI 可以處理數據并做出實時決策,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并優化轉向響應。目前,人工智能增強轉向在車輛中最常見的應用是自動車道保持、自動泊車、低速機動、預測性轉向調整和半自動駕駛汽車中的駕駛員輔助。隨著 AI 增強型轉向系統的優勢得到更廣泛的認可,人們最初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恐懼正在迅速消散,人
關鍵字:
AI 轉向系統 駕駛體驗
3月7日,國芯科技在最新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透露, 基于“RISC-V CPU + AI NPU”雙核方案,公司在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應用領域打造系列化新芯片產品。其中,在汽車電子MCU芯片方面,公司結合了客戶產品應用需求、AI技術發展趨勢和自身CPU技術設計積淀,已啟動首顆基于RSIC-V架構的高性能車規MCU芯片CCFC3009PT的設計開發。CCFC3009PT是面向汽車智能駕駛、跨域融合和智能底盤等領域應用而設計開發的高端域控MCU芯片,芯片適應汽車電子域控器的高算力、高速通信、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
關鍵字:
工業控制 risc-v MCU CPU NPU 國芯科技
DeepSeek激起了資本的熱情,點燃了市場的希望。科技產業,人人都想“沾光”。下游市場來看,各路廠商都在適配DeepSeek模型。有人用它辦公,也有人用它算命。如此熱情之中,半導體行業的上游會受到怎樣的影響?DeepSeek的旋風,是否掀起半導體產業的一場革命呢?隨著摩爾定律的持續演進,當下大規模芯片所集成的晶體管數量已超過 100 億個。鑒于芯片設計流程與設計本身的高度復雜性,幾乎所有設計團隊均需借助商業 EDA 工具來輔助完成整個芯片設計任務。芯片的設計與實現涉及一套極為復雜的流
關鍵字:
AI EDA
●? ?開發新的?AI?模型以增強?RAN?性能和吞吐量,增加系統容量并降低功耗●? ?通過此次合作使三星能夠在全球范圍內部署?AI?優化的?RAN?軟件●? ?本次演示由?AI-RAN?聯盟推動,并在?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示是德科技與三星聯合展示基于NVIDIA AI Aerial平臺的AI-for-RAN技術是德
關鍵字:
是德科技 三星 NVIDIA AI Aerial AI-for-RAN
電動汽車 (EV) 領域,里程焦慮和電池壽命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一場無聲的革命可能正在進行中:人工智能 (AI) 正在進入電動汽車技術的核心——電池管理系統 (BMS)。雖然 AI 在幾乎任何行業中都受到的關注往往超過其應有的關注,但問題是“為什么以及如何將 AI 應用于汽車電池,它能否在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精確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預測?電動汽車電池:AI 的游樂場當談到 AI 對復雜問題和大型數據集的永不滿足的胃口時,電動汽車電池提供了完美的游樂場。鋰離子電池組由數百甚至數千個單獨的“呼吸”電化學電
關鍵字:
AI 電池管理系統
快科技3月6日消息,今天的AI圈沸騰了,AI智能體板塊大漲。Manus的發布,讓中國AI科技再一次震撼全世界。今日,來自中國的AI創業公司Monica發布了全球第一款通用AI 代理——Manus,源自拉丁語中的“手”。Monica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季逸超(Peak)用一段4分47秒的視頻,向世人展示了到底什么才是下一代人工智能。據官方介紹,Manus是一個通用的AI代理,可以連接思想和行動:它不僅會思考,還會提供結果。Manus擅長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任務,在用戶休息時完成所有事情。季逸超表示:“Man
關鍵字:
Manus AI 大模型
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最新進展極大地提高了它們通過提示答案進行推理的能力。但事實證明,隨著他們的推理能力提高,他們越來越多地成為一個相關問題的受害者:分析癱瘓。來自一個大型團隊的最新預印本論文,其中包括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作者;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發現,具有推理能力的法學碩士容易過度思考。換句話說,模型陷入了自己的頭腦中。想得太多是什么意思?這篇關于過度思考的論文尚未經過同行評審,它將過度思考定義為“模型偏愛擴展的內部推理鏈而不是環境交互的現
關鍵字:
推理模型 計算成本 AI 模型
澎湃新聞記者 胡含嫣國內最新AI(人工智能)智能體產品的出現推動相關概念大漲。3月5日晚間,初創公司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發布AI
Agent(智能體)Manus的早期預覽版,將其稱為“全球首款通用智能體產品”。在介紹視頻中,Monica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稱Manus是團隊所認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在其他AI“生產想法”的時候,Manus可以“生產成果”。從介紹來看,使用者只需要給Manus一個簡單的指令,它就能自動完成復雜的任務。Manus被團隊稱為“首款通用A
關鍵字:
Manus 人工智能 AI
研華科技近日舉行法人說明會,會上正式發布全新品牌宣言 “Edge Computing & WISE-Edge in Action”,展望 2025年,整體運營預期將穩健向上。臺北,3月5日,2025 – 全球工業物聯網廠商研華科技今(5)日舉行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劉克振與陳清熙、蔡淑妍、張家豪等三位總經理親自主持。會上,研華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暨財務長陳清熙介紹了2024年整體營運情況,并表示2025年隨著接單勢頭回溫、持續擴大Edge AI市場的應用布局,整體運營預期將穩健向上。此外,會
關鍵字:
研華 AI 邊緣計算
ai risc-v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risc-v!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risc-v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risc-v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