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速視覺應用的競技場中,全局快門CMOS圖像傳感器扮演著關鍵角色。當設計需要捕捉高速動態場景的方案時,僅僅關注分辨率或幀率遠遠不夠。傳感器的核心特性——尤其是其快門機制——直接決定了能否無失真地“凍結”瞬間。深入理解全局快門在高速環境下的優勢,并權衡光學格式、動態范圍、噪聲表現(SNR)、像素架構,乃至功耗、接口、HDR處理能力等綜合特性,是選擇真正匹配高速需求的圖像傳感器的必經之路。為了幫助篩選這些規格和功能,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傳感器的預期應用。某些應用需要非常高的分辨率來捕捉靜止物體,而另一些應用
- 關鍵字:
安森美 CMOS 傳感器 HDR
- 市場近期盛傳三星將押注資源發展2納米,預計最快明年于美國德州廠率先導入2納米制程,企圖彎道超車臺積電。 半導體業界透露,三星目前以GAAFET打造之3納米,約為目前競爭對手4納米FinFET水平,分析2納米效能恐怕不如臺積電最后也是最強一代之3納米FinFET。 尤其臺積電再針對3納米發展更多家族成員,包括N3X、N3C、N3A等應用,未來仍會是主流客戶之首選。盤點目前智能手機旗艦芯片,皆使用臺積電第二代3納米(N3E),僅有三星Exynos 2500為自家3納米GAAFET; 各家業者今年預計迭代進入第
- 關鍵字:
臺積電 3納米 FinFET 三星 2納米
- 英特爾和三星正在研發先進的制程節點和先進的封裝技術,但目前所有大型廠商都已 100% 依賴臺積電。大型語言模型(例如 ChatGPT 等 LLM)正在推動數據中心 AI 容量和性能的快速擴展。更強大的 LLM 模型推動了需求,并需要更多的計算能力。AI 數據中心需要 GPU/AI 加速器、交換機、CPU、存儲和 DRAM。目前,大約一半的半導體用于 AI 數據中心。到 2030 年,這一比例將會更高。臺積電在 AI 數據中心邏輯半導體領域幾乎占據 100% 的市場份額。臺積電生產:Nv
- 關鍵字:
CMOS
- 二維材料憑借其原子級厚度和高載流子遷移率,提供了一種極具前景的替代方案。
- 關鍵字:
CMOS
- 激光雷達,對于汽車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自動駕駛汽車感知周圍環境的關鍵傳感器之一。憑借其高精度的 360 度全方位掃描能力,激光雷達能夠實時生成車輛周圍環境的精確三維地圖,精準檢測并追蹤其他車輛、行人、障礙物等,為自動駕駛決策系統提供精準且可靠的數據支持,是保障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行駛、實現智能駕駛功能落地的核心基石,正推動著汽車產業向著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向加速變革。但是在給車輛更安全的環境感知能力之時,各位讀者有沒有想過,這些越來越多激光雷達,會逐漸開始危害我們的財產安全,而首當其沖的就是手機
- 關鍵字:
激光雷達 CMOS 攝影 ADAS
- 美國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的 Finwave Semiconductor Inc 宣布了一輪新的 $8.2m 短期投資,由 Fine Structure Ventures、Engine Ventures 和 Safar Partners 領投,技術合作伙伴 GlobalFoundries 戰略參與。Finwave 認為,新一輪融資表明投資者和行業領導者對其獨特的硅基氮化鎵技術的市場潛力充滿信心,因為它正在從以技術為中心的創新者轉變為產品驅動型公司。這家科技公司由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研究人員于 2012
- 關鍵字:
Finwave 短期投資 GaN FinFET
- 在該公司的北美技術研討會上,臺積電業務發展和海外運營辦公室高級副總裁兼聯合首席運營官 Kevin Zhang 稱其為“最后也是最好的 finfet 節點”。臺積電的策略是開發 N3 工藝的多種變體,創建一個全面的、可定制的硅資源?!拔覀兊哪繕耸亲尲尚酒阅艹蔀橐粋€平臺,”Zhang 說。 截至目前,可用或計劃中 N3 變體是:N3B:基準 3nm 工藝。N3E:成本優化的版本,具有更少的 EUV 層數,并且沒有 EUV 雙重圖形。它的邏輯密度低于 N3,但具有更好的良率。N3P:N3E 的增強版本,在相
- 關鍵字:
FINFET TSMC
- 在半導體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對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別是在人工智能(AI)、5G通信和高性能計算(HPC)等前沿技術的推動下,傳統的可靠性測試方法已難以滿足需求。本文將探討脈沖技術在CMOS可靠性測試中的應用,以及它如何助力這些新興技術的發展。引言對于研究半導體電荷捕獲和退化行為而言,交流或脈沖應力是傳統直流應力測試的有力補充。在NBTI(負偏置溫度不穩定性)和TDDB(隨時間變化的介電擊穿)試驗中,應力/測量循環通常采用直流信號,因其易于映射到器件模型中。然而,結
- 關鍵字:
CMOS 可靠性測試 脈沖技術 AI 5G HPC 泰克科技
- 攝像頭CMOS傳感器(CMOS Image Sensor, CIS)是成像設備的核心部件,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安防監控、汽車電子、工業檢測等領域。以下是國內外主流的CMOS傳感器廠家及其主要特點和代表性型號:從智能手機到自動駕駛,從安防監控到工業檢測,CIS的身影無處不在。隨著技術不斷演進,CIS市場格局也在悄然變化。今天,我們就來一次全景掃描,盤點國內外主流CMOS傳感器廠商,以及那些正在崛起的新興勢力。當年最缺芯片的時候,我別的不擔心,最擔心買不到索尼的Sensor,結果一開始我們用中國臺灣的可以替代
- 關鍵字:
CMOS 圖像傳感器 ISP
- 3月3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位于新竹和高雄的兩大臺積電工廠將是2nm工藝制程的主要生產基地,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進入全面量產階段。在前期試產中,臺積電已經做到了高達60%的良率表現,待兩大工廠同步投產之后,月產能將攀升至5萬片晶圓,最大設計產能更可達8萬片。與此同時,市場對2nm芯片的需求持續高漲,最新報告顯示,僅2025年第三、四季度,臺積電2納米工藝即可創造301億美元的營收,這一數字凸顯先進制程在AI、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的強勁需求。作為臺積電的核心客戶,蘋果將是臺積電2nm工藝制程的首批嘗鮮者,預計iP
- 關鍵字:
臺積電 2nm 量產 蘋果首發 晶圓 GAAFET架構 3nm FinFET
- 當涉及到技術創新時,圖像傳感器的選擇是設計和開發各種設備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這些設備包括專業或家庭安防系統、機器人、條形碼掃描儀、工廠自動化、設備檢測、汽車等。選擇最合適的圖像傳感器需要對眾多標準進行復雜的評估,每個標準都會影響最終產品的性能和功能。從光學格式和、動態范圍到色彩濾波陣列(CFA)、像素類型、功耗和特性集成,這些標準的考慮因素多種多樣,錯綜復雜。在各類半導體器件中,圖像傳感器可以說是最復雜的。這些傳感器將光子轉換為電信號,通過一系列微透鏡、CFA、像素和模數轉換器(ADC)產生數字輸出
- 關鍵字:
圖像傳感器 CMOS 成像性能
- 3月7日消息,近日,綜合韓聯社、ZDNet Korea、MK等多家韓媒報道,SK海力士在內部宣布將關閉其CIS(CMOS圖像傳感器)部門,該團隊的員工將轉崗至AI存儲器領域。SK海力士稱其CIS團隊擁有僅靠存儲芯片業務無法獲得的邏輯制程技術和定制業務能力。存儲和邏輯半導體高度融合的趨勢下,將CIS團隊和存儲部門聚合為一個整體,才能進一步提升企業的AI存儲器競爭力。
- 關鍵字:
SK海力士 CIS CMOS AI存儲器
- 異質異構Chiplet正成為后摩爾時代AI海量數據處理的重要技術路線之一,正引起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廣泛關注,但這種方法要真正實現商業化,仍有賴于通用標準協議、3D建模技術和方法等。然而,以拓展摩爾定律為標注的模擬類比芯片技術,在非尺寸依賴追求應用多樣性、多功能特點的現實需求,正在推動不同半導體材料的異質集成研究。為此,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張衛教授、江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黃偉教授合作開展了Si CMOS+GaN單片異質集成的創新研究,并在近期國內重要會議上進行報道。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研究生杜文張、何漢釗、范文琪等
- 關鍵字:
復旦大學 Si CMOS GaN 單片異質集成
- onsemi
AR0823AT 是一款 1/1.8 英寸的 CMOS 數位影像感測器,擁有 3840 H x 2160 V
的有效像素陣列。這款先進的汽車用感測器能以高動態范圍 (HDR) 并結合 LED 閃爍抑制 (LFM) 捕捉影像。AR0823AT
可在每一幀中同時捕捉低光與極高亮度的場景,其 2.1 μm 超級曝光像素能實現高達 150 dB
的動態范圍,而無需進行自動曝光調整。這顯著降低了場景依賴的汽車關鍵系統的延遲,實現更快速且更安全的數據收集與決策。AR0823AT 的雙輸出
- 關鍵字:
安森美 AR0823AT Hyperlux CMOS Digital Image Sensor
- 根據相機及影像產品協會(CIPA)公布的數據,2024 年 1 月至 5 月,中國市場相機出貨量全球占比達到 23.4%,躍居繼美洲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在智能手機沖擊下曾一度遇冷的相機市場,如今因直播電商、短視頻等新興產業的崛起而重新煥發生機。產品創新與流量經濟的交織,正在為傳統行業打開一條全新的消費路徑。日本佳能副社長、執行董事小澤秀樹也表示,2023 年中國數碼相機市場實現了 25% 的增長,其中無反相機更是增長了 31%,預計 2024 年這一增長勢頭將持續,無反相機的增長有望達到 35%。隨著近
- 關鍵字:
無反相機 CMOS 傳感器
cmos finfet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cmos finfet!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cmos finfet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cmos finfet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