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8 月 10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今日上午報道,首批 7 款智能網聯汽車在重慶高新區的西部(重慶)科學城進行試跑,包含了智能網聯無人小巴、自動駕駛通勤車、低速無人售賣車 / 配送車 / 安防巡邏車等多種用途車型,預計在 8 月底正式投入運行。報道稱,這批車輛全部接入了云控平臺,可通過道路兩側的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設施實時采集數據,再回傳云端進行計算,云端再把安全、高效的駕駛建議發送給通勤車,可“避免人為因素或突發事件帶來的安全隱患”。目前西部科學城已經集聚 40 余家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
關鍵字:
無人駕駛 車聯網
全球正在經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的發展趨勢日益顯著,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規模預計將會逐步提高。車聯網產業鏈條長,不只是關乎制造業,還涉及到軟件、通信領域的融合應用,對于促進相關產業的協同創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車聯網安全存在“木桶效應”,軟件供應鏈任何一環、用戶側手機應用、云服務等出現薄弱點,那駕乘人員和廠商的安全都將受到威脅。在中國,融合創新的車聯網產業生態基本形成,相關領域通力合作,以實現車與車、云、人、路的互聯。其中,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過程中不可撼動的底座,是
關鍵字:
新思科技 車聯網
IT之家?12 月 11 日消息,據紫光股份官微,近日,國內首個基于車聯網安全的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建設項目,在江西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組織召開項目終驗會議,會上專家經過最終資料質詢及現場審查,一致同意本項目通過終驗并簽字驗收。紫光股份稱,這是首個落地的基于新華三車聯網安全解決方案的智能駕駛項目。該項目以 C-V2X 車聯網技術為核心,以 5G 技術為網絡通路,新華三為上饒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項目打造了“車、路、云、網、安”一體化協同解決方案,形成基于車路協同的智能交通綜合應用。新華三車路協同安全
關鍵字:
車聯網 自動駕駛
v 整合基于行業標準認證的 ST33K-A安全芯片的安全單元和Java? Card 平臺,以及 G+D Digital Key? 小程序,為開發安全汽車進入系統提供系統芯片解決方案v 提高用車便利性和安全性,符合車聯網聯盟 (CCC)最新的數字車鑰匙標準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一個能夠加快數字車鑰匙開發的新平臺。有了數字鑰匙,消費者可以通過移動設備,無需鑰匙也能進入汽車。除了加強安全性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車聯網 數字車鑰匙
下一代行動通信系統5G正在汽車產業擴大實際應用,也因此專為車聯網平臺的「車用級Linux」系統,也正在受到產業的關心。以下就針對全球主要汽車業者提供的車聯服務,以及未來的發展狀況,作一簡單的介紹。TOYOTA-所有的新車款都將內建T-Connect系統 TOYOTA未來所有的新車款都會兼容T-Connect系統。豐田的T-Connect可以透過Wi-Fi或藍牙,連接數據通訊模塊(DCM)、車載通訊設備或智能手機等。例如,在發生事故或其他緊急情況下進行緊急呼叫的系統-Help Net、可遠程監控和
關鍵字:
Linux 車聯信息系統 車聯網
由于車聯網(V2X)等新興車載網絡應用需要,對于延遲、數據速率、可靠性和通訊距離提出嚴格服務質量要求,以及V2X 應用正在過渡到基于5G,與當下專用短距離通訊方法相較,帶來的一些關鍵特性和功能缺失,本文將討論在自動駕駛系統中使用 5G為 V2X 應用帶來的主要優勢。車聯網(V2X)技術是車輛運輸之未來。透過道路上車輛之間通訊(V2V)以及車輛與路燈和人行橫道等交通基礎設施(V2I)之間進行通訊,將大大增強汽車安全功能并緩解交通壅堵。V2X可使用5G在汽車、行人和交通攝影鏡頭/傳感器之間傳輸訊號,讓駕駛更加
關鍵字:
車聯網 5G V2X
對于汽車電子的發展,業內的普遍共識是,電動化是上半場,而網聯化和智能化將是下半場。電動化、智能化將會是影響汽車電子行業增長的兩大決定性因素。車聯網(車載信息系統)和 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汽車電子兩大高地。汽車智能化下 5G 利好車載信息系統。我國車載信息系統的市場規模巨大汽車電子可以分為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載電子信息系統兩大類。汽車電子控制系統與機械裝置配合使用,直接影響汽車的整車性能、安全性等。包括底盤與安全控制系統占比32%,動力控制占比24%,車身電子控制、輔助駕駛占比22%。車載電子信息系統
關鍵字:
汽車電子 車聯網 ADAS
汽車智能化的軍備賽已深入芯片領域。36氪從多位行業人士處獲悉,蔚來正在規劃自主研發自動駕駛計算芯片,該計劃尚處于早期,主要由蔚來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斌推動。接近李斌的知情人士告訴36氪,雖然自研芯片項目還未經董事會討論,但蔚來掌舵人李斌的意向已經很明確,正在思考最終架構,并且已經在“向公司高管和股東們吹風,提前做一些溝通。”對于該消息,有蔚來汽車核心高層向36氪表示:暫不便評價。一位芯片從業人士告訴36氪,自研芯片所需的資金投入可以從10億人民幣到10億美元不等,“具體看自研程度”。2020年以來,蔚來相
關鍵字:
小鵬 蔚來 車聯網
10月16日,小鵬車主和部分蔚來車主的微信群炸開了鍋。據車主反饋,車輛的車機系統出現大面積斷網,車機內部顯示有信號但無法正常聯網。雖然斷網期間車輛可以正常行駛,車機系統亦能正常操作,但諸如在線音樂,導航信息,車載智能語音系統等功能通通無法正常使用,這引起了大批車主的不滿。當日晚上,蔚來官方發布公告,技術部已初步查明為運營商網絡問題,導致車輛的APP端遠程控制出現異常,目前正與運營商溝通并解決問題。而小鵬官方亦發布公告稱,初步調查為運營商網絡參數異常,會出現車機無法上網、APP無法進行遠程控制等異常狀況,目
關鍵字:
小鵬 蔚來 車聯網
有著中國電子行業風向標之稱的2020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即將于7月3-5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盛大召開,四展聯動,預計展出近160,000平米總面積以及近3,000家參展商齊聚現場。2020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將全方位聚焦包括智慧出行在內的多個行業熱點,并將從它們出發,開辟各類精彩專題活動,為業內人士提供行業資訊以及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實名制認證+線上預約,安全觀展響應國家防控號召,本屆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實名預登記系統新升級上線!掃描二維碼或前往官網進行預登記 ① 請您憑真實、有效個人身份證信息參與預登記,提前
關鍵字:
車聯網 ST 裕太車通 瑞薩
據悉,字節跳動正悄然組建車聯網團隊,計劃推出自己的車輛信息娛樂系統方案,實現旗下抖音、今日頭條等移動互聯網產品在汽車終端落地。
關鍵字:
字節跳動 車聯網 車載場景
Berry?Leonard?(Qorvo汽車電子產品總監) 1 車聯網趨勢 隨著4G/5G頻帶的廣泛擴展和先進載波聚合技術對數據帶寬的擴充,車聯網的發展趨勢正緊密跟隨先進的智能手機應用。 其它技術趨勢包括基于C-V2X或DSRC的V2X(Vehicle to Everything)、高精度GPS(GNSS)、雷達、毫米波和UWB關鍵FOB。 以上技術及方案通過多種途徑支持自動駕駛/ADAS。 ● V2X——通過將車輛連接至車輛、路邊設施、交通信號燈和許多其它系統來確保安全。V2X將成為未來自
關鍵字:
202005 車聯網 Qorvo
Stephan?von?Appen?(美光科技?嵌入式產品事業部?汽車產品市場總監) 1 四大熱門領域 美光尤為關注的四大領域是:豐富的汽車客艙體驗、自動駕駛、車聯網和共享出行。 1)豐富的汽車客艙體驗,也就是我們過去常說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n-Vehicle-Infotainment,IVI),它對內存的需求最大。這套系統開始搭載越來越多的高清顯示器、平視顯示器(HUD)、3D地圖和娛樂流媒體功能,因此也需要一流的計算性能和相應的高內存帶寬,同時還得考慮到整車有限的電量能給到它的配比。 2
關鍵字:
202005 汽車客艙 自動駕駛 車聯網 共享出行
近日,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與世界領先的歐洲可認證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RTOS)開發公司SYSGO,將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CES 2020消費電子展(2020年1月7-10日)上聯合展示一個安全型Telematics車聯網解決方案。這款由雙方合作開發的汽車安全網關基于意法半導體的安全Telematics和通信連接專用汽車處理器Telemaco3P系統芯片(SoC)與SYSGO的基于
關鍵字:
車聯網 RTOS
近幾年,汽車行業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變革,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趨勢讓車變成了移動的智能大腦。5G的商用開啟、汽車芯片的快速發展、政策的頻頻利好也給車聯網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1月8日,騰訊車聯與蘑菇車聯在北京宣布將展開全面戰略合作,給車聯網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關鍵字:
騰訊 蘑菇 車聯網
車聯網 介紹
車聯網即汽車移動物聯網,是指是利用先進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技術、控制技術、智能技術,對道路和交通進行全面感知,實現多個系統間大范圍、大容量數據的交互,是物聯網最典型的代表。對每一輛汽車進行交通全程控制,對每一條道路進行交通全時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為主的網絡與應用。 一句話簡介:智能交通、智能物流、便民出行 通過無線通信技術、GPS技術及傳感技術的相互配合實現解決智能交通的管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