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關鍵會議,業界赫然發現,臺積電已著手開發和人腦細胞匹敵的超級芯片。 去年底,美國國防部最神秘的先進計劃署(DARPA),同意把美軍最先進的軍用芯片交給臺積電生產。 今年是臺積電設立 30 年,其市值也到達前所未有的新高峰,但臺積電還在積極前行。 當人工智能芯片成為全球企業競逐的戰略物資,處理器產業的游戲規則正在轉變之際,臺積電早已全面展開下一個 10 年的 AI 大戰略!
如果你錯過 nVIDIA(輝達)過去兩年股價成長 8 倍的機會;那么,你更應該注意,今年開始,另一波半導體大成長的趨勢正
- 關鍵字:
臺積電 AI
- 近日,格芯(Globalfoundries)要求歐盟競爭委員會調查臺積電的反壟斷行為,這個舉動有些奇怪。
這是因為歐盟委員會的禁令只對歐盟地區有效力,而歐盟地區的營收僅占臺積電總營收的7%。
如果歐盟競爭委員會的要求太苛刻,臺積電可能會停止在歐洲的業務,而這對臺積電并不重要。
如果歐盟競爭委員會要求臺積電提供證據,臺積電可能拒絕提供。
如果歐盟競爭委員對臺積電罰款,臺積電也可以拒絕支付罰款。
如果臺積電既拒絕提供證據,又拒絕支付罰款,歐盟委員會能對臺積電做出的唯一制裁
- 關鍵字:
格芯 臺積電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在臺灣交通大學演講「企業成長與創新」時指出,臺灣經濟要發展,私人企業是重要角色,政府只要把基礎建設如水電、土地、交通、法令做好即可,民間要做什么產業,政府最好不要介入太多。 張忠謀也反對臺灣政府推動的「五+二創新產業」政策,并認為一些需要大市場支持的企業轉型,「臺灣已經錯過,現在也趕不上」。 臺灣政府將投注大量資源扶植五+二產業,作為臺灣產業轉型的關鍵。五大產業包括物聯網、生物醫學、綠能科技、智能機械與國防產業,后來加上高附加價值的農業與循環經濟。 張忠謀認為,企業最該追求
- 關鍵字:
臺積電
- 臺積電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領先其他對手。根據ICInsights的調查報告,臺積電去年合并營收接近300億美元(294.88億美元),市場占有率高達59%;排名第二的是格芯(原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去年合并營收為55.45億美元,市場占有率僅11%。緊隨其后的是臺灣聯電,去年營收45.82億美元,市場占有率為9%。
臺積電每年都投入上百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旨在努力保持領先地位。而在明年上半年,臺積電將率先量產7納米制程。
格芯已經宣布7
- 關鍵字:
臺積電 格芯
- 據外媒報道,預計臺積電將獲得高通新一代電源管理芯片(PWM IC)70%至80%的訂單。
高通前一代電源管理芯片是由中芯國際(SMIC)生產的,后者在其8英寸晶圓廠使用0.18至0.153微米工藝來生產電源管理芯片。
高通將使用臺積電的BCD工藝(Bipolar-CMOS-DMOS)來生產其新一代電源管理芯片,并將臺積電作為其電源管理芯片的主要代工合作伙伴。
臺積電將于2017年底開始小批量生產高通的新一代電源管理芯片,2018年開始批量發貨。臺積電將分配更多8英寸晶圓廠產能
- 關鍵字:
臺積電 高通
- 10年前,臺積電市值還不到半導體巨擘英特爾一半,如今臺積電市值比英特爾多了300億美元,從這個定位,大家可以領會到,臺積電在未來發展人工智能上無可替代的地位。
把臺灣市值排行攤開來看,第一大的是臺積電,市值超過臺幣5.7兆元新臺幣,這已是世界頂級的實力。目前半導體產業最重要指標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臺積電已是費半指數第一大權值股,難能可貴的是,10年前,臺積電市值還不到半導體巨擘英特爾一半,如今臺積電市值比英特爾多了300億美元,從這個定位,大家可以領會到,臺積電在未來發展人工智能上無可替代的地位。
- 關鍵字:
AI 臺積電
- 集成電路制造是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核心組成部分,掌握先進的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對提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技術水平,乃至整體信息通信產業的技術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大力發展集成電路制造,擴大產業規模和提升工藝技術水平,是發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隨后國家集成電路領導小組和產業投資基金相繼成立。國家進一步扶持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特別是重視集成電路制造業的戰略布局,對國內集成電路制造業
- 關鍵字:
集成電路 臺積電
- 北京時間9月21日晚間消息,路透社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國半導體制造公司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已要求歐盟對臺積電展開反壟斷調查。
GlobalFoundries由AMD拆分而來、與阿聯酋阿布扎比先進技術投資公司(ATIC)和穆巴達拉發展公司(Mubadala)聯合投資成立的半導體制造企業。在芯片代工市場,GlobalFoundries是臺積電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該市場的其他競爭廠商還包括臺聯電和中芯國際等。
調研公司IC Insights數據顯示
- 關鍵字:
GlobalFoundries 臺積電
- 臺積電為了打贏7納米制程之戰,在各方面積極布局,日前合作伙伴新思科技(Synopsys)針對7納米制程成功完成DesignWare基礎和介面PHY IP組合的投片,與16FF+制程相比,臺積電的7納米制程能降低功耗達60%,并提升35%的效能。
臺積電的7納米制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世代,不同于10納米制程偏向過度性質,7納米不但是長壽制程,且瞄準未來潛力無限的高速運算(HPC)市場,且會是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一較高下的一個技術里程碑。
新思表示,針對臺積公司7
- 關鍵字:
臺積電 新思
- IC Insights 19 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2017 年專業晶圓代工市場預料將成長 7%,而 40nm以下特征尺寸裝置的銷售額有望年增 18% 至 215 億美元, 是最主要的成長動能。
報告稱,40nm以上的 IC 晶圓代工市場,2017 年雖將有 60% 的份額,但預估銷售額僅會略增 2 億美元。 相較之下,40nm以下的晶圓代工銷售額,2017 年卻有望大增 33 億美元。
臺積電的科技在各大晶圓代工巨擘中,仍是領導者。 2017 年臺積電估計會有 58% 的營收來自 40nm
- 關鍵字:
臺積電 40nm
-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韓國三星電子挑戰臺積電的晶圓代工龍頭地位,宣示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占有率,要從2016年的7.9%,在5年后躍升至25%。
三星從日本的汽車電子大廠開始“拉客”,上周五在東京舉行晶圓技術論壇,接下來還要在德國、美國與韓國舉行。
三星的日本行銷主管Changsu Lee上周四在東京舉行的會前記者會中誓言,“我們目標是市場第二大”。
他并未提到臺積電,但強調三星在存儲芯片的龍頭地位,是三星技術的一大利多。
201
- 關鍵字:
三星 臺積電
- 3月份由張謀忠親自領軍與南京市政府簽署協議,將投資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5億元),也是臺灣歷年來對大陸最大的單筆投資,在南京建立一座12英寸晶圓工廠及一個設計服務中心。9月份臺積電南京12寸廠開始裝機,將會對中國半導體產生怎么樣的影響?
據了解, 臺積電投資重心仍集中臺灣,除了12寸規模已近百萬片,是大陸的50倍外,未來配合臺灣全力協助解決3nm所需的水、電、土地及環評,投資金額高達5000億元新臺幣的3nm投資計劃。
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
臺積電規劃,南京12英寸晶圓廠預計2
- 關鍵字:
臺積電 華為
- 臺積電(2330)南京廠今日上午正式舉行進機典禮,由董事長張忠謀親自主持,大陸中央及地方貴賓云集,顯示對臺積電南京投資案重視。
海思及聯發科將是首批客戶
張忠謀表示,大陸集成電路在中國制造,臺積電可助一臂之力。 南京廠預計2018年下半年量產,陸媒預估中國海思及聯發科(2454)將是首批客戶。
工程師已陸續由臺灣進駐
今年上半年臺積電工程師已經陸續由臺灣進駐南京廠協助建廠事宜,8月16奈米大型機臺陸續透過華航包機,由臺灣運往南京祿口機場,而南京市政府為了迎接重量級貴賓,加快浦口
- 關鍵字:
臺積電 EUV
- 臺積電南京12寸廠開始裝機,讓臺積電也搶「中國制造」商機,但臺積電投資重心仍集中臺灣,除了12寸規模已近百萬片,是大陸的50倍外,未來配合臺灣全力協助解決3nm所需的水、電、土地及環評,投資金額高達5,000億元新臺幣的3nm投資計劃,應會留在臺灣。
臺積電強調,大陸只是臺積電全球布局的一環,因大陸客戶近年來占臺積電營收占比快速成長,為就近服務客戶,才會選在南京設廠。
據了解,臺積電規劃初期月投片量2萬片,以目前為海思及聯發科等以大陸為重心的客戶,就能全數吃下。
不過,隨著手機和未來
- 關鍵字:
臺積電 海思
- 繼臺積電、清華紫光后,美國國際集成電路芯片研發總部及生產基地項目將于9月12日落戶南京,助力南京江北新區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 關鍵字:
集成電路 臺積電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