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近上市公司年報季尾聲,半導體企業幾家歡喜幾家愁。2020年危機并存,半導體行業脫穎而出,表現出了比較強的抗壓性和韌性。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8848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設計業銷售額為3778.4億元,同比增長23%;制造業銷售額為2560.1億元,同比增長19%;封裝測試業銷售額2509.5億元,同比增長7%。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全國集成電路產品產量增加值同比增長62%。《英才》記者選取半導體上市公司中,年報和一季報營業收入增速、凈利潤增速等指標突
- 關鍵字:
半導體 年報
- 據美媒Politico報道,荷蘭光刻機制造商、行業巨頭ASML的總裁溫寧克日前表示,美國針對中國的芯片出口禁令傷害了歐洲半導體行業,“15年之內,中國將有能力制造所有產品。到那時,歐洲供應商的中國市場將會消失。” (圖說:ASML總裁溫寧克。圖/EFE/EPA)溫寧克說,歐盟不應根據美國戰略而限制高端技術向中國出口,這樣會加速幫助中國實現“科技自主”。近年來,隨著美國對中興通訊、華為以及眾多中國高科技公司的打壓,歐洲一些芯片制造關鍵技術和產品未獲得美國許可,無法出口給中國。這種針對中國的“卡脖子”做法也
- 關鍵字:
半導體 集成電路
- 4月20日,“深惠合作、共贏灣區”深圳-惠州產業協同創新對接交流會順利舉行。在集中簽約環節,投資30億元的TCL惠州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項目上臺簽約。4月23日,廊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總投資30億元的TCL電子信息及半導體材料產業集群基地項目上臺簽約。從廣東惠州,到河北廊坊,TCL不斷擴大領地。再加上此前收購中環電子、蘇州三星等舉措,TCL的半導體帝國初步建立。一路“折騰”,一路成長的TCL不知不覺,TCL已經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進化。2021年,TCL將迎來成立40周年。在這40年時間里
- 關鍵字:
TCL 半導體
- 4月26日晚間消息,據報道,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商臺積電將在內地投資28億美元,以提高汽車用半導體的產量。報道稱,臺積電規劃在中國大陸南京廠建置月產4萬片的28nm產能,新產能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始逐步開出,2023年中達到月產4萬片規模。臺積電曾表示,為滿足結構性需求的增加,并且因應從車用芯片短缺開始擴及整個全球供應的挑戰,臨時董事會核準28.87億美元資本預算,折合新臺幣793億9250萬元,以建設成熟制程產能。這將是臺積電自2015年以來,首次在內地投資。
- 關鍵字:
臺積電 南京 半導體
- 預計到2027年,全球電動汽車充電站市場規模迅速擴展,而亞太地區電動汽車銷量的迅速成長推動了全球電動汽車充電站市場的成長。意法半導體(ST)產品可支持此一市場/應用。本文介紹主要系統架構以及主要適用的ST產品。預計到2027年,全球電動汽車充電站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估計的2,115,000個成長至30,758,000個,復合年均成長率高達46.6%。該報告的基準年為2019年,預測期為2020年至2027年。[1] 從地理位置來看,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的迅速成長推動了全球電動汽車充電站市場
- 關鍵字:
DC充電站 ST 功率
- 芯片制造商絞盡腦汁想出了一系列的辦法來緩解“芯”荒問題,包括改變制造流程來增加供應、向競爭對手開放剩余產能、審核客戶訂單以防止囤積和調換生產線等。即便如此,傳來的消息依舊令人沮喪,據行業高管稱,沒有快速的解決辦法,短缺很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芯片短缺問題似乎陷入了一個僵局:一時半會兒不會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所有人都只能等。芯片制造商的高管們表示,他們只能從現有工廠增加增量提升產能。由于制造半導體所需設備和空間的規模和復雜性,建設一個新的制造工廠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對于某些使用芯片的行業來說,這可能會影響
- 關鍵字:
芯片荒 半導體
- 1壟斷1985年的一天,英特爾老板格魯夫迷茫地望著窗外公園里的摩天輪,向身后的CEO摩爾問:“如果我們被踢出董事會,他們找個新CEO,你覺得他會怎么做?”摩爾答到:“放棄存儲器的生意。”格羅夫眼前一亮:“那為什么我們不自己做?”從這一刻開始,英特爾徹底告別了曾經讓自己光芒萬丈的存儲器市場。在此之前,英特爾幾乎就是存儲器的代名詞,但在日本公司低價策略的強力圍攻下,這家半導體巨頭業績全線下滑,最慘時居然一張訂單都沒拿到,走到瀕死邊緣。然而,公司的管理層不愿接受輸給日本的結果,惰性、迷茫、失落,籠罩著整間公司。
- 關鍵字:
半導體
- 全球半導體短缺,已傳導至上游供應商。諸如臺積電、聯華電子等不得不漲價來滿足需求。與此同時,為了緩解半導體供應短缺,臺積電宣稱2021年將招聘9000人來緩解業務擴大帶來的人才不足。4月2日消息,據日經中文網報道,全球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將從2021年12月31日起的新的一年里,從客戶接到的半導體訂單不會給予此前的優惠,更重要的是,由于制造成本增加,臺積電還將在事實上漲價數個百分點,并在今后3年時間內啟動1000億美元的投資。而在2021年,臺積電將投入創新高的280億美元進行投資。另據相關人士報道稱,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 據外媒報道,據兩名印度官員表示,印度計劃向每家在該國設立制造部門的半導體公司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現金補貼,以求在智能手機組裝行業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加強該國的電子供應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印度制造”計劃幫助該國成為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手機制造大國。印度認為,現在是吸引半導體公司在印度本地擴大生產的時候了。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稱:“政府將向每家將設立制造部門的半導體公司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現金補貼。我們向他們保證,政府將成為買家,在私人市場上也會鼓勵企業購買當地制造的芯片。”
- 關鍵字:
半導體
- 汽車產業的缺芯焦慮,似乎并沒有隨著時間減弱。 有業內人士估計,缺芯困局將從2021年上半年繼續延續到下半年,不僅如此,缺芯行業的波及面正擴散得越來越廣。 今年1月,本田、大眾、福特等車企紛紛宣布由于芯片供應不足而減產或關停部分工廠,隨后,手機、面板等消費電子行業也面臨缺芯的情況,整個半導體供應鏈的上中下游都受到影響。 全球缺芯情況究竟如何?問題卡在哪?何以解憂? 受到芯片供應不足影響,根據第三方信息服務提供商IHS Markit預測,2021年第一季度,汽車產量將會比最初預期少67.2萬輛。在一位
- 關鍵字:
全球缺芯 半導體
-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與專注于MEMS[1]微鏡技術的深度科技創業公司OQmented,宣布合作推動MEMS微鏡技術在增強現實 (AR) 和3D感測市場的發展。雙方合作旨在利用兩家公司的專業知識,推動MEMS微鏡激光束掃描(LBS)解決方案市場領先背后的技術產品的發展。意法半導體是全球領先的MEMS器件廠商,設計、制造和銷售各種MEMS傳感器、致動器,以及相關組件,包括驅動器、控制器和激光二極管驅動器,為此次合作貢獻其龐大的
- 關鍵字:
ST OQmented MEMS
- (原標題)中美半導體行業協會宣布成立“中美半導體產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 中、美兩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經過多輪討論磋商,今天宣布共同成立“中美半導體產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將為中美兩國半導體產業建立一個及時溝通的信息共享機制,交流有關出口管制、供應鏈安全、加密等技術和貿易限制等方面的政策。 兩國協會希望通過工作組加強溝通交流,促進更深層次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工作組將遵循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和全球貿易規則,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中美兩國半導體產業的關切,為建立穩健、有彈性的全球半導體價值鏈共同做出努力
- 關鍵字:
半導體
- 3月10日訊,TCL科技公告,公司擬與TCL實業共同設立TCL半導體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擬定名,簡稱“TCL半導體”)。TCL半導體擬定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公司與TCL實業分別出資人民幣5億元,各自占比50%。TCL半導體將作為公司半導體業務平臺,圍繞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半導體功率器件等領域的產業發展機會進行投資布局。
- 關鍵字:
TCL 半導體
- 芯東西3月9日消息,小小一塊芯片,攪動著全球各國科技業的神經,IDC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業產值達到了4420余億美元,2021年則有望飆升到4760億美元。在芯片產品重要的戰略、商業價值之下,新老玩家你方唱罷我登場,勉力在各個產業鏈環節中分得一杯羹。目前全球半導體領域的領先玩家基本上都是在20世紀中后期成立。比如,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成立于1968年。但是,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的“精英俱樂部”中,有一位玩家的歷史可追溯到1930年、至今已跨越了約91年的時光。事實上,這位玩家本身的歷史,就
- 關鍵字:
半導體 德州儀器
- 領先的半導體產品及先進算法供應商Semtech公司近日宣布推出LoRa Core?產品組合,以及該系列的一個全新芯片組。LoRa Core產品組合可在全球范圍內提供LoRaWAN?網絡覆蓋,其應用可面向多個垂直行業,包括資產追蹤、智能樓宇、智慧家居、智慧農業、智能表計、工廠自動化等。LoRa Core產品組合由sub-GHz收發器芯片、網關芯片和參考設計組成。包括SX126x系列、SX127x系列和LLCC68收發器芯片;SX130x系列網關芯片;傳統網關參考設計以及LoRa? Corecell網關參考設
- 關鍵字:
LoRa 半導體 芯片
半導體(st)應用軟件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半導體(st)應用軟件!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半導體(st)應用軟件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半導體(st)應用軟件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