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虹重組落定 聯姻宏力下月或見分曉
宏力董事長傅文彪兼任華虹“掌門”,可能為雙方聯姻奠定基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923.htm華虹集團經過4個多月打磨終于完成重組,共分出5家公司,并作出一個頗有韻味的人事安排:傅文彪擔任董事長。傅文彪同時也是宏力半導體公司董事長,這一安排或為華虹與宏力“聯姻”奠定了基礎。近日據宏力內部人士透露,雙方合并進展9月底可能會有消息。上海半導體業內一位權威人士也向CBN記者透露,宏力可能并入華虹集團,但宏力與華虹集團核心制造業務公司華虹NEC一樣都是代工企業,宏力與華虹NEC暫時誰也不合并誰,各自獨立運營。
分出5家公司
華虹重組一事曾于3月24日宣布過一個方案,當時僅限華虹所持上海貝嶺股份的處置,華虹將所持貝嶺全部27.8%股份轉給母公司CEC(中國電子),總價約5.4億元人民幣。CEC并不給華虹現金,而是等值減少它在華虹集團的出資額。7月31日上述股份已全部過戶。
目前華虹集團官方網站主頁展示的最新重組方案顯示,除貝嶺外,華虹還分出了4家旗下公司,分別是“南、北”華虹集成(上海、北京)、上海信虹、上海新鑫。前兩者原是兩大核心設計企業,后兩者則是華虹與上海其他國資機構參與的風投機構,主要側重于半導體項目投資。華虹方面表示,上述變動已完成工商登記變更等手續。
CBN記者獲悉,“南、北”華虹集成已全由CEC直控,它們將與北京華大等公司共同構成CEC芯片設計陣營。上海貝嶺旗下贏利不錯的設計業務可能會與它們實現新的整合。
為聯姻宏力鋪路?
重組后的華虹集團,同時完成了新的董事會高層調整。劉烈宏任集團董事監事長,傅文彪任集團董事長,趙貴武任副董事長,總裁是顧曉春。
這一人事安排顯示出,CEC在華虹集團擁有絕對話語權。因為劉烈宏目前是CEC總經理,而趙貴武雖是上海貝嶺董事長,但此前則是CEC規劃部總經理。傅文彪未出自CEC,他原是上海市信息委主任(現已改為經濟信息委員會),今年年初接替董葉順成為宏力半導體公司董事長。
傅文彪同時兼任兩大半導體企業的董事長,顯示出上海方面持續整合本地半導體代工企業的意味。
此前,上海經信委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中透露,上海半導體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場關鍵重組。而在前不久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華虹集團背后股東之一——上海儀電董事長蔣耀也表示,公司將逐步退出半導體領域,未來上海聯和投資將成為本地半導體制造的主要投資方。
上海聯和投資是上海市政府控制的國有投資機構,也是宏力半導體的大股東。貝嶺公告顯示,華虹上述重組方案中,上海聯和投資也是參與方之一。而之前它未與華虹集團發生關系。
消息人士透露,傅文彪以宏力半導體董事長身份兼任華虹集團董事長,可能是代表上海市政府方面加快促進宏力與華虹集團的整合。截至目前,雙方整合尚無確切消息,但中國半導體協會秘書長徐小田對CBN記者表示,本土半導體企業整合是必須的。該協會對外信息交流部主任李珂上周也透露,本土相關企業正發生大規模整合。
現在來看,華虹似乎在與宏力暗中爭奪重組主導權。華虹一身國家“909”工程的光環,而且正“集中力量”推進這一項目升級改造。但宏力畢竟是上海本地發展起來的企業,更想成為整合后存續企業。“到底誰合并誰,還沒最終定,這要CEC與上海方面共同規劃協商了。”上述消息人士說。
假如參與華虹重組的上海聯和投資最終參股華虹集團或華虹NEC,宏力有可能成為主導方。不過,相對而言,在產業布局、運營成熟度、人才儲備及背后資源方面,華虹確實更有優勢。來自宏力內部人士的消息說,第三季度末雙方整合可能有初步消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