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臺灣芯片制造商面臨考驗
臺灣記憶體公司已選擇日本的爾必達(Elpida)作為合作伙伴,該公司表示,希望研制定制化程度更高、利潤率更高的存儲芯片,但該公司沒有詳細透露計劃如何做到這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639.htm7月21日,臺灣政府表示,只要本地D-Ram芯片制造商能夠證明其有計劃與外國企業合作開發技術,并提出重組選擇,例如將令行業廣泛受益的并購方案,那么政府將向這些公司提供政府資金。
在存儲芯片行業以外,臺灣最大芯片制造商正忙于適應行業變革,以期在此次危機結束之后以更為強大的姿態崛起。
臺積電設法維持了盈利能力,但今年第一季度其收入出現歷史最大降幅,該公司正考慮從芯片領域轉移,推行業務多元化,這是該公司22年歷史上的首次。
臺積電前首席執行官蔡力行(RickTsai)被任命為一個新部門的主管,該部門負責探索綠色能源和發光二極管(LED)照明行業的選擇。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代工芯片制造商。該公司呼吁客戶在研發工作中展開合作。
臺積電將把部分研發工作向客戶公開,希望這種合作將有利于控制因設計和生產更為復雜的芯片而不斷上升的成本。
臺積電是恢復投資計劃的首批大型芯片制造商之一,這些計劃由于經濟低迷遭到縮減,此外該公司正擴充研發團隊。
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巴夫托什•瓦杰帕伊(BhavtoshVajpayee)表示,集成設計制造商擴大外包的做法也可能令臺積電受益。
包括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和英特爾等公司在內的這類公司目前外包的生產業務比例不到10%,但由于成本不斷上升且制造高級芯片相當復雜,預計它們將把越來越多的生產業務外包出去。
瓦杰帕伊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自2001年以來,臺積電在技術方面的巨大領先地位以及在行業內部不斷上升的競爭性領導地位,幫助該公司斬獲了集成器件制造商(IDM)至少56%的外包業務,而且這一比例將繼續上升。”
臺積電已與日本富士通(Fujitsu)簽訂外包協議,以后富士通的芯片將由其制造,這令富士通得以逐步關閉其國內工廠,并放棄無法贏利的部分半導體業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