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行業:企業間歇性停產 行業洗牌前奏
近日有消息傳出,四川省一些多晶硅企業已經出現間歇性停產。四川省經委機械冶金建材處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正在就硅材料暴跌的情況向省政府起草文件,提請采取措施“救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378.htm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指出,以上數據雖然只是四川省多晶硅產業的現狀反映,但作為全國多晶硅生產大省,四川多晶硅產業目前的現狀應該是國內多晶硅產業的一個縮影。盲目擴張導致的產能嚴重過剩的后遺癥已經逐漸顯現,部分多晶硅企業間歇性停產或許只是新一輪風暴的開始,而這一輪風暴就是國內多晶硅行業的大洗牌。
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多晶硅概念在國內逐漸升溫,許多上市企業紛紛涉足其中。2008年雖然遭遇經濟危機,但很多企業仍然逆市擴產。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多晶硅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6年以來我國多晶硅項目累計投資已達440億元。另外,目前我國在建項目多晶硅項目總數逾20個,總投資額逾700億。
以四川省為例,2007年該省多晶硅產量僅為700噸左右,2008年這一數字突破2000噸,僅在樂山、雅安兩地,已建和在建多晶硅產能已超過5000噸。與此同時,多晶硅項目還在不斷上馬。投資27億元的天威四川硅業3000噸/年多晶硅項目建設目前已經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四川廣元硅產業園區總體發展規劃日前基本敲定,一期項目將新建3000噸/年半導體級多晶硅生產線,預計2009年11月園區首個項目建設動工。2010年上半年,東汽峨半1500噸項目、樂電天威3000噸項目、天威四川硅業3000噸項目預計將建成投產。
伴隨著國內多晶硅投資狂潮的則是,2009年國際多晶硅遠期合同加權平均價格比2008年下跌30%至107美元/公斤,現貨價格則在2009年5月已跌至60美元/公斤以下。而國內的多晶硅成本普遍在每公斤50美元至70美元,個別沒有閉環式生產的公司,成本高達每公斤100美元。這也就意味著,國內多晶硅企業的利潤已經相當微薄,甚至出現虧損經營的狀況。這種狀況企業短期或許可以承受,但若持續長久,企業就會不得不選擇退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