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董事長貝瑞特談創新論及企業責任策略
對于高等教育機構,貝瑞特則更期望政府和產業界向他們積極投資,以推進重要的技術創新。他在2009年達沃斯經濟論壇上指出大公司并不善于進行突破式創新,因為“他們的資金太緊張,難以接受這種創新帶來的風險”。他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資金給大學和大型實驗室的研發,讓他們創造改變世界的新想法。” 貝瑞特的這一論調,其實在他去年第14次訪華時就有所表露,當時他表示:“下一個惠普、英特爾或谷歌,也許會產生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或其他任何一所創新的大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263.htm貝瑞特關于技術創新、推廣和投資教育的這些見解,其實都是英特爾在過去四十年中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和履行企業責任的過程中獲取的寶貴經驗,不論對于政府、產業界還是教育界來說,它們都是頗具啟示意義的思想火花。而且,英特爾也一直在將這些想法付諸于實踐,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在危機中堅持創新”為例,在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爆發和蔓延后,英特爾仍按既定時間表推出了其最新的Nehalem微架構處理器,并完成了32納米芯片制造工藝的開發,從而穩穩占據了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并成功激起了客戶的購買欲;又如在投資支持基礎教育方面,英特爾教育計劃中旨在通過培訓中小學教師、幫助他們將技術手段融入教學過程來提升教學效果的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在全球的推廣時間已有十年以上的歷史,截止目前該項目已在全球40個國家培訓了600余萬名教師,僅在中國,它在過去8年來也已培訓了125萬名中小學教師,并讓上億學生從中受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