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信息路”
2009年4月8日,北京——信息和通信技術作為重要的生產力工具,對于改善農民生活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各級政府、高新技術產業和社會各界應該共同努力,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推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這是出席“2009信息技術推動新農村建設產業論壇”的各方代表所達成的共識。該論壇于今日在北京舉行,是2009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262.htm作為一次高規格的產業論壇,“2009信息技術推動新農村建設產業論壇”以“要致富,信息路”為主題,圍繞信息技術如何推動新農村建設展開深入探討。論壇由英特爾公司董事會主席克格瑞·貝瑞特主持,研討嘉賓來自學術界和信息通信產業界,包括中共中央黨校徐祥臨教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正茂,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王珠珠,海爾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總裁高以成,上海金仕達衛寧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寧,以及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敘。
在第十五次訪華之際,英特爾董事會主席貝瑞特博士為本次論壇帶來了全球化的視野,共同探討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推動中國新農村的發展。貝瑞特博士還是聯合國信息通信技術與發展全球聯盟(UN GAID)主席,每年訪問30多個國家,積極倡導利用信息技術消除“數字鴻溝”,為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創造機會。
貝瑞特博士表示:“讓更多的農民利用并享受信息技術,將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這需要政府和產業界的共同努力。”
在談及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改變人們的生活、創造更多的機會時,貝瑞特博士指出,信息技術推動新農村建設包含四個重要環節:為農民提供可接入互聯網的電腦終端設備,提供寬帶網絡連接,為農民提供有價值的互聯網信息內容和軟件解決方案,以及為農民學習使用電腦提供培訓。
中央黨校徐祥臨教授高度評價了政府的“三農”政策和中央為使農民從經濟發展中受益所做出的努力。他表示:“現在農村的經濟發展很快,很多農村家庭有經濟能力消費電腦產品,社會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了。但是‘數字鴻溝’依然存在,同樣收入水平的城鄉居民,信息獲取的能力及便利性存在很大差距。要利用‘電腦下鄉’的機會去填平這個鴻溝。”
目前,電腦下鄉已經覆蓋到全國,13%的政府補貼也讓更多的農民能夠買得起電腦。作為中國領先的電腦廠商,海爾15款電腦下鄉產品全部中標。海爾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總裁高以成表示:“海爾有一個非常好的農村銷售和服務網絡,1萬個銷售網點、5,000個服務網點。海爾將為農民開發出簡單好用的電腦產品,把最好的服務、最好的信息提供給農民。”
中國有8億農民,農村信息化需求是現實的、迫切的。農村人口密度低,尤其是邊遠農村,通過移動通信網絡,中國移動“村村通工程”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了現代化的通信手段,也為農村信息化發展建設了“信息公路”。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正茂介紹說:“中國移動與各級政府合作,結合各地特色,率先在全國統一推出了農村信息化服務——農信通服務,為農村量身定制了農村信息機,搭建了農村信息服務站;同時,為方便農民工就業,還專門推出了‘務工易’服務。中國移動也非常愿意和英特爾以及電腦廠商、軟件廠商、內容服務商等緊密合作,通過‘政府主導,移動搭臺,全社會參與’的農村信息化發展模式,攜手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