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將成汽車產業自主化成敗關鍵
中國業者積極追趕國際競爭對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044.htm沒有強大的自主零配件供應商,何談強大的自主品牌!現在中國的汽車品牌共有355個,其中自主品牌占69%、國外合資品牌占31%。商用車品牌有57個,其中自主品牌約占50%。商用客車品牌有158個,其中自主品牌占76%。轎車自主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弱:在100個轎車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7個。但雖然號稱自主品牌,車輛內部的電裝系統、傳動系統仍被國外供應商所把持。各類新技術如BSG混合動力系統、6速自排變速箱等更是直接來自國外供應商。此情況若不改善,自主品牌永遠無法與合資品牌平起平坐。在“中國汽車產業與中國汽車零部件十一五發展綱要”中都明示大力扶持自主零部件供應商,除了將外商獨資企業排除在外,還提出了“自主創新”的新概念。
2010年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目標
目前整體上看,中國汽車電子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內涉及汽車電子生產的企業有1000多家,絕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產品單一且技術含量低。這些企業的技術也主要來源于國外,與汽車電子跨國公司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未來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智能化”和“集成化”成為兩大前進方向。蓬勃的汽車市場提供了中國汽車電子產業良好的發展機遇。2004年中國汽車電子產業銷售收入已經由2000年的113億元擴大到433億元,未來5年國內汽車電子市場和產業將以年均35%左右的速度高速發展,預測到2009年時業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中國有機會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汽車電子產品制造國之一。
伴隨著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中國汽車工業基地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國內已初步形成了長三角產業集群、珠三角產業集群、京津環渤海產業集群和東北產業集群四大汽車制造集群,集群內配套的汽車電子產業的聚集效應也開始顯現。現在已有國家級汽車電子產業園區三個,分別位于武漢、蕪湖和無錫,并受到當地政府大力支持。蕪湖汽車電子產業園的建立,得益于中國本土汽車廠商奇瑞汽車堅持自主創新策略。無錫的產業基地則專注于汽車燃油噴射裝置、感測器、汽車儀表等應用,并吸引了包括博世及SiemensVDO等國際企業進駐。倘若你打算前往上海車展,除了炫目的各式概念車與嶄新車型之外,也別忘了到汽車零部件展區替中國零部件廠商們打打氣,他們可謂中國汽車產業的“無名英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