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中國電源管理IC市場不懼芯片產業放緩

        中國電源管理IC市場不懼芯片產業放緩

        作者: 時間:2009-02-2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盡管2009年以兩位數的速度下滑,但預計該市場將在下半年反彈,增長速度將超過全球產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422.htm

                據iSuppli公司,盡管預計2009年中國管理市場營業額跌幅將達到兩位數,但預計下半年將出現反彈,并在未來幾年以健康的速度增長。

                2009年中國出貨的管理銷售額將比2008年下降12.2%,從42億美元降到37億美元。2008年銷售額比2007年時的35億美元增長3.5%。

                銷售額將在2009年下半年開始回升,為2010年增長8.4%創造條件。而且,2008-2012年該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高于全球以及全球管理市場。同期中國電源管理IC市場銷售額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3.6%,而整體市場是0.7%。

                復蘇動力主要來自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以及本地消費者的需求。這是中國政府刺激內需和本國消費的結果。具體而言,無線與消費銷售增長,中國建設3G網絡,以及工廠企業增加采購,將在未來幾年推動該市場增長。

                在2008年42億美元的銷售額中,線性調節器、調節器、驅動器IC和電源管理占了大部分,合計銷售額達24億美元,占58.16%。iSuppli公司認為,未來幾年這些領域將在總體銷售額中占較大比例。

                和中國整體市場一樣,電源管理IC也主要用于數據處理、無線通訊和消費應用。這些應用在整體電源管理IC銷售額中占38億美元或93%。雖然電源管理IC用于所有設備之中,但需求主要來自PC、顯示器和手機所使用的電壓調節器。

                中國國內市場在不斷成長,外國企業主導著中國的電源管理市場,德州儀器、國家半導體和飛兆半導體在總體市場份額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而且,最大的10家廠商都是歐美企業。二線廠商主要是東芝、NEC、夏普和富士通等日本廠商,以及Richtek等臺灣企業,這些企業在低端市場獲得了成功,尤其是在消費電子市場。

                領先供應商往往采用集成器件制造商(IDM)模式,但與此不同的是,中國只有三家國內電源管理IC廠商采用了這種模式。而且,中國國內的多數供應商都歷史較短,規模較小。與此同時,只有ASMC、貝嶺和CSMC是專門的模擬代工廠商,可以提供成熟的模擬工藝。

                但是,iSuppli公司樂觀預期,未來五年中國企業將在電源管理市場取得成功,并將向國際廠商發起強力挑戰,就象在邏輯市場的情形一樣。但iSuppli公司認為,與CMOS邏輯產業不同的是,中國要想取得成功,應該發展一種IDM模式來整合代工廠商和無廠設計公司。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平遥县| 寿阳县| 绵阳市| 漳浦县| 海城市| 贵德县| 兴和县| 渭源县| 黔东| 铅山县| 永丰县| 琼海市| 葵青区| 垣曲县| 宿迁市| 阳谷县| 高安市| 丰都县| 博罗县| 北碚区| 义乌市| 清苑县| 岫岩| 忻城县| 蓝山县| 霍林郭勒市| 微博| 阳朔县| 乌兰察布市| 万州区| 新竹县| 文成县| 宁南县| 普兰店市| 嘉善县| 谷城县| 双流县| 安西县| 读书| 赤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