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訂單少龍芯陷困局

        訂單少龍芯陷困局

        作者:劉春香 時間:2008-06-13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收藏

          “現在整個IT產業正處于走下坡路的時候,大家都在尋找突破點,而我們選擇生產低成本就是相當好的一條路,而根本不會在這個方面花心思”,吳權林補充,我們國家很多落后地區的人還沒有見過,在那里開始培育市場是再好不過的時機,第一可以憑借價格優勢,第二還可以借此突破操作習慣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4149.htm

          而市場人士對此卻頗有微詞。他們認為,價格競爭必須要有市場主體,而目前及以后,技術能否得到市場認可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低價格必須有規模來支撐,按照目前產業化基地的生產設備、人員以及規模,遠遠沒有價格競爭優勢。 

          龍之翔 荊棘密布 奮飛之路依然很長

          產業化基地的高層人士透露,將合并中科龍夢和中科夢蘭,最大的心愿是兩年內上市。但是,上市融資成功與否先不談,即使融資成功,龍芯的技術壁壘和市場份額怎么打開,仍是龍芯人面臨的任重而道遠的難題。

          “我們的遠期目標是成為主流的之一,搶占一定的市場份額”,張福新對記者坦言,但從目前的發展局勢來看,這一產業化的進程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困難。

          一名IT經銷商表示,由于龍芯產業化沒有時間表,使大家看不到未來,他為此顯得非常沮喪。

          而中科院一專家認為,如果從產業和國家高度上看,龍芯這樣的產品是中國必須有的東西。中國發展到現在,信息化應用方面應該說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從單位到家庭已經是“無處不芯”了,但主要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外國人手里。即使再發展,用得越多就會給老外交更多的錢,這從最簡單的DVD播放機都可以看出。因此,龍芯對中國應該是戰略性的,必須突破。這也是龍芯能夠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生存并有希望的保證。

          另一位IT業資深人士認為,最起碼從國家安全和產業競爭看,龍芯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掌握這一技術,那就永遠受制于人。但是,小小的芯片卻又代表了最高深的技術,全球也只有走在前面。他認為,在芯片這樣的高技術產品領域,就依靠夢龍這樣的企業,區區2000萬元投資,要真正做出芯片無疑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如果真要開拓這一領域,那應該是像搞大飛機一樣傾國家之力來做超大工程。他補充說,龍芯不斷提出不和正面競爭,這在事實上已經體現出他們對于競爭的擔憂。如果龍芯真的要發展,那應該就是國家工程,而不是現在這樣的小打小鬧,如果是國家工程,那整個設計制作流程就應該有所改變,而不是目前這樣的企業行為。

          而記者發現,網絡上對于龍芯未來的評論也是毫不留情,許多網友都認為,市場若沒有國家的強制保護,并且投入巨資讓一批精英沉下心來真正搞科研開發,就根本沒有希望成功。

          龍芯的未來究竟如何,是否應該現在就提什么市場化?龍芯的未來究竟在哪里?未來之路還是很長,很長。

          名詞解釋

          龍芯

          龍芯(英語:Loongson,舊稱Godson[1])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自主開發的通用(中央)芯片,是決定性能的核心部件,也是整個系統的核心。通俗地說,相當于人的大腦,指揮全身各個部位的工作和運行。

          據悉,在這個電腦核心部件市場領域中,到目前為止,主要被Intel和所壟斷,其地位似乎無人能撼動。我國處于無“芯”狀態很多年。而自從2002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研制出我國第一款自主開發的高性能通用芯片——龍芯之后,結束了我國計算機產業的“芯”病。

          龍芯自出生開始,一舉一動都成為整個計算機產業關注的焦點,傾注了國人太多的目光。這種關注不僅僅局限于產品本身,更是關乎民族自有品牌的崛起。面對Intel和AMD這兩個巨無霸,龍芯從一出生開始就在疑問中度過,有人認為龍芯是中國制造的代名字,但也有人認為,龍芯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背景資料

          龍芯發展歷程

          2001年3月,中科院計算所龍芯研發項目正式啟動。

          2002年6月,龍芯1號CPU研制成功。同年12月,“龍芯產業化聯盟”成立。

          2003年10月,龍芯2號流片成功。

          2004年9月,多次改進后的龍芯2C流片成功,性能相當于高端奔騰II芯片。

          2005年5月,龍芯課題組派出骨干成員赴江蘇參與組建龍芯產業化基地。

          2006年3月,龍芯2E增強型流片成功,性能與中端奔騰IV芯片相當。

          2006年10月,中法兩國簽署中科院與意法半導體公司合作研發龍芯多核處理器的框架協議。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仁县| 威信县| 中方县| 阿克| 张掖市| 东源县| 昂仁县| 扎兰屯市| 烟台市| 万盛区| 永胜县| 九寨沟县| 斗六市| 廊坊市| 靖宇县| 黔南| 丰原市| 旬邑县| 湘潭市| 江源县| 石泉县| 博爱县| 葫芦岛市| 吉木乃县| 荣昌县| 沧州市| 武夷山市| 宝坻区| 新蔡县| 康乐县| 长岭县| 新密市| 昆山市| 保靖县| 巨鹿县| 齐河县| 永清县| 台安县| 江西省| 延吉市|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