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界動態 > 半導體業:尋求創新與創收雙贏

        半導體業:尋求創新與創收雙贏

        作者: 時間:2008-02-28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創新”是目前最熱門、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我國產業要發展,要從制造向創造轉移,創新可以說是必由之路。“數字時代最重要的是創新和速度。”那么如何創新,特別是在產品上市時間的不斷縮短和價格的不斷下降的大環境下,企業的產品創新應圍繞哪些市場熱點展開,如何規避或降低產品創新過程中的風險等等都是值得整個產業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整個產業鏈中,設計創新無疑是最受矚目的,而市場的認可程度也成為評判創新產品成功與否的關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9309.htm

          以設計帶動創新

          芯片設計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是最活躍的,設計創新在整個產業鏈條中也是最有活力的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居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設計如若創新乏力,比什么都更加“可怕”。

          IC(集成電路)產品創新需要設計業、系統整機設計業和制造業人士的共同努力。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俞忠鈺就曾表示,在當前國內IC產業結構里面,產品創新首先需要IC設計業界的努力。

          在IC設計創新上,國內的一些企業已經走在了前面。在第二屆中國半導體創新產品評選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創新等不同形式的創新交相輝映。芯邦的SD/MMC存儲卡控制芯片、展訊的多媒體娛樂基帶芯片SC6600M、炬力的便攜式多媒體音視頻處理芯片、中星微的手機嵌入式數碼相機圖像處理芯片、博通的5.8GHzCMOS射頻收發器等在創新上均發揮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蔣守雷表示,展訊的通信芯片,解決了我國手機核心芯片完全依賴國外的歷史;展訊的通信芯片瞄準3G,一旦3G市場興起,其市場前景非常巨大。

          但是,不可否認,我國IC設計業創新能力還有待加強。就目前來講,起到行業龍頭或眼睛作用的國內設計公司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技術層面上給IC制造和封裝測試企業提供的做大做強的機會還不是太多。可以說創新是今后中國半導體產業特別是設計業發展的核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設計分會理事長王芹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創新是科學,是艱苦的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也沒有捷徑可循。

          我們的創新活動要尊重科學,要研究科學規律,同時也要學會規避風險。設計業尤其要重視這一點。企業要直面競爭,既要創造自己的專利,也要學習他人的專利,通過規避有成果的專利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用市場促進創新

          提到創新,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核心技術、基礎研究。浙江大學VLSI設計研究所所長嚴曉浪認為,我們鼓勵自主創新,但并不等于全部由自己創新。他認為所有的過程都依靠自己創新,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既很難做到,效率又比較低。我們應該充分應用前人的科技成果,“站到巨人的肩膀上”面向未來,不斷創新。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設計分會常務副理事長魏少軍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在堅持原始創新的同時,更要注重集成創新,特別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邁向更高的臺階。開放和合作是企業必須堅持的原則,自主創新并不等于自己創新,更不是要關起門來搞閉門創新,事實上,這樣的閉門創新也不會成功。應該充分利用我們龐大的市場來促進創新。

          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板封裝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謝潔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界與學術界不同,學術界可以將創新的方向更多地關注在基礎研究上,這對國家整體的長期發展是必不可少的,而產業界應更多地關注創新要為企業創造利潤,當然有些可能不會在短期內體現出來,但目的和方向是明確的。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閉門造車搞出一個市場上不需要的創新產品。

          產品創新要注意給產品增加贏利能力,很多公司都忽視了這點,創新不創收的怪圈一直困擾著產業界。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于燮康強調,中國的半導體企業在從事創新的過程中不要一味地追求“高、精、尖”技術,而應盡量在國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注重消化吸收,再創新,少標新立異,更多貼近消費者,無微不至地為消費者所想,把消費者的愿望和要求作為創新的出發點,哪怕是消費者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也值得認真考慮。企業要學會從消費者的煩惱中捕捉用戶的需求,并從解決消費者的煩惱出發,來確定自己的細節創新定位。只有抓住一點一滴的細節創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場回報。

          南通富士通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石明達建議,從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看,技術創新方面宜著眼于市場需要,要開發有市場潛力的技術和產品。技術創新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這樣開發的新技術、新產品才能得到應用和驗證,才具有價值。

          營造創新環境

          近年來,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環境應該說有了很大改善,但18號文件之后新政策遲遲沒有出現,可以說近一兩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政策出現了“空檔”,于燮康認為是“青黃不接”,他認為,當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已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抓住時機,就能贏得戰略主動;放棄時機,就是放棄發展集成電路產業。

          “我們希望政府盡快出臺包括財稅激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市場促進、投融資、人才保障、標準與知識產權、創業促進、產業基地、行業管理和法律責任等內容的新政策,新政策的盡快出臺將有利于進一步營造和完善產業創新環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于燮康認為。

          2000年國務院發布的18號文件,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氛圍。對于如何使科技創新的人才資源和環境資源得到集聚,如何使從事高水平集成電路產品研發的單位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問題,嚴曉浪建議,在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過程中,國家要對集成電路的生產、研發單位給予特別的關注,促進人才、資本與技術的結合,促進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盡快建立,鼓勵高校研究所與企業以各種方式緊密結合,共同攻克一些共性關鍵技術。在掌握了關鍵技術之后,企業再發揮差異化創新的作用,開發富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魏少軍表示,當務之急一是要有新的政策出臺,二是要回到18號文件的公平原則上。

          不可否認,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也相繼出臺了許多政策和方針,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強調,在這種情況下,要特別關注以下幾點,第一是政策的落實。其次,在產業宏觀引導方面,政府應該將產業鏈的整合上升到戰略高度。第三,政府要盡快建立和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投融資環境,打開融資渠道。一個健康活躍的投融資環境對于集成電路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來說比技術本身更重要,這一點還未被充分認識到。



        關鍵詞: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新乡县| 木兰县| 定陶县| 林芝县| 罗甸县| 韶关市| 台州市| 安多县| 海盐县| 西和县| 信阳市| 滦南县| 随州市| 台北县| 昔阳县| 光泽县| 佳木斯市| 高陵县| 泸定县| 苏尼特左旗| 肥乡县| 绥芬河市| 忻州市| 台湾省| 内江市| 长泰县| 抚宁县| 鲁甸县| 佛冈县| 滦平县| 东乌| 嘉定区| 宁夏| 永平县| 普陀区| 和平县| 佛教| 中阳县| 增城市|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