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軟件無線電技術將引發手機革命

        軟件無線電技術將引發手機革命

        ——
        作者: 時間:2007-09-27 來源:CNET 收藏
        Vanu Bose是一名知名工程師的兒子,但在1996年公布其大膽的想法時,并沒有因此而受到“特別關照”。

        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碩士學位時,Bose的研究項目是利用處理手機中的無線電信號。他至今還記得,當成功地演示其技術后,一名聽眾站起來說,這將是世界上最為昂貴的手機。

        Bose沒有理睬這種批評。他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芯片日益增長的處理速度將大幅度降低這類手機的成本。但他不會自己生產手機,而是希望能夠改造手機基站,使它們由集硬件、于一體的復雜系統成為主要依靠運行的系統。

        我們中的大多數都不將手機看作是無線電設備,但實際上它是。任何無線設備都會用到無線電信號,解決利用軟件處理無線電信號有明顯的潛在優勢:其一,與派遣技術人員登上天線塔增添組件相比,升級軟件要方便、便宜得多。基于軟件的無線電信號處理━━業界稱之為“軟件無線電”,能夠同時處理多個手機信號。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手機廠商通過升級軟件來增添新的信道或技術能夠在成本極低的情況下擴大網絡的覆蓋范圍和增添新的服務。

        這一前景促使Bose在1999年成立了一家名為Vanu Inc公司,當時他還在攻讀研究生學位。Vanu的主要業務是開發軍用軟件無線電設備。后來,Vanu進入了商業市場,目前,它的AnyWave無線基站已經有了數家客戶。

        Bose并非第一個從事軟件術研究的人。軟件無線電這一概念是在1980年代末提出來的,Joseph Mitola被認為是第一個提出這一概念的人。

        摩托羅拉、愛立信等大公司在它們的基站中使用了部分軟件術。但是,Bose是第一個在市場上推出能夠利用一臺設備同時處理多個網絡信號軟件的人。

        軟件無線電為一個困擾業界已久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漂亮的解決方案:如何用一個手機進行跨網絡通信。例如,GSM標準被廣泛地應用在歐洲,AT&T在美國也采用了這一標準,但CDMA手機卻不能在GSM網絡上運行。

        Bose的軟件使手機自動地切換模式成為可能。盡管AnyWave Base Station仍然包含有無線電發送和接收天線等零件,Vanu主要業務可能是向生產無線基站的企業銷售軟件。

        Charles River Ventures一般合伙人Bruce Sachs表示,這將使得Vanu成為“無線基站業界的微軟”。Sachs說,每年無線基站市場的規模高達數十億美元,隨著手機運營商向WiMax或HSDPA等技術升級,無線市場的大門就會向Vanu打開。

        軟件術在新出現的市場上也有很大潛力,例如femto cell(一種超小型的無線基站)。femto cell可以插入電源插座中,增強企業或家庭中的無線信號強度。

        但這還只是一個未來的市場:ABI Research分析師Ian Cox預測稱,在2012年前,軟件無線電市場不會真正繁榮起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井陉县| 固始县| 始兴县| 海城市| 吉隆县| 长春市| 郯城县| 富宁县| 大港区| 大名县| 濮阳县| 开平市| 盐亭县| 正宁县| 芷江| 文山县| 云南省| 满洲里市| 南宫市| 康乐县| 邵阳市| 鹿邑县| 肇庆市| 卢湾区| 深水埗区| 嘉义市| 湘乡市| 桐乡市| 喀什市| 绥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纳雍县| 普兰店市| 巫溪县| 且末县| 玉环县| 汶川县| 德令哈市| 临漳县|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