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45納米芯片大戰結局: 松下IBM或擊敗英特爾

        45納米芯片大戰結局: 松下IBM或擊敗英特爾

        ——
        作者: 時間:2007-08-10 來源:賽迪網 收藏
        關注領域四核之戰的朋友可能不會陌生,英特爾不斷以重磅新聞轟炸AMD,宣稱自己的將第一個上市。然而現實可能出乎業界的預料,第一個將芯片搬上貨架的可能既不是英特爾,也不是AMD,而是松下或IBM。  

        據國外媒體報道,以45納米競賽“王者”自居的英特爾,可能對上述說法不以為然,它會說英特爾已在內部演示了45納米芯片,代號為“Penryn”,根據計劃今年底該芯片將上市,而AMD的45納米芯片可能要到2008年才能上市。然而業界所關注的并非產品演示,就真正供貨而言,真正的勝者可能是松下和IBM。  

        日本消費電子巨頭松下6月份開始制造45納米視頻編碼與解碼芯片,名為“UniPhier”,該芯片用于高分辨率視頻顯示設備。  

        IBM的45納米項目籠罩著神秘色彩,代號為ASICs,即特別應用集成電路。該芯片集成多種應用,比如無線射頻、模擬電路和支持功能等,屬于基本的非PC處理器電路。另一款45納米芯片由IBM、臺灣特許半導體和三星組建的合資公司生產,名稱為“通用平臺”(Common Platform)。  

        有人可能認為松下和IBM研制的芯片屬于非主流產品,不妨看看業界其它廠商,幾乎所有的芯片商都奔著45納米芯片努力。美國通信芯片廠商高通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已完成45納米制程芯片的設計,已準備交付晶圓車間進行生產。盡管高通沒有透露芯片的類型,但據推斷很可能是3G手機的CDMA芯片。  

        或許人們會問,45納米制程對芯片真有那么重要嗎?是的,首先它可能大大降低能耗,因為一個芯片上可集成更多二級管,正如英特爾在宣傳資料中所言,45納米芯片的密度是65納米芯片的兩倍(即同樣面積集成兩倍的二級管數量)。可節約30%的能耗,因為45納米芯片的轉換電壓更低。  

        相比之下,高通的產品可能更有影響,因為45納米芯片對無線系統的意義更甚于PC,低能耗對手機產品來說非常關鍵。當然,對超薄移動PC,或手持網絡瀏覽器,45納米制程也是一項關鍵技術。與此同時,德州儀器也在研制45納米芯片。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道孚县| 遂昌县| 赫章县| 内黄县| 青川县| 普安县| 城口县| 张掖市| 自治县| 莱州市| 阳高县| 泸定县| 正镶白旗| 定边县| 望江县| 牟定县| 遵义县| 郯城县| 凤山县| 吴堡县| 达尔| 明光市| 玉山县| 永兴县| 嘉禾县| 信阳市| 龙门县| 祁阳县| 望奎县| 育儿| 武乡县| 西城区| 贡嘎县| 堆龙德庆县| 榆林市| 广南县| 湛江市| 万荣县| 绥宁县| 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