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中芯國際(00981.HK)宣布,與中芯北京、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及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測試、開發、設計、制造、封裝及銷售集成電路,將專注45納米及更先進的晶圓技術,目標是產能達到每月35000片晶圓。
此次投資總額約為35.9億美元(約合279.3億港元)。中芯方面的投資將達到6.6億美元。
此次投資的合資公司名為中芯北方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芯北方集成”),由中芯北京、中芯國際、中關村發展集團及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分別擁有4
- 關鍵字:
中芯國際 45納米 晶圓
- 不到兩個指甲蓋大小的芯片,內存達8GB,讀取一部4GB的高清電影,僅需43秒鐘——世界最快的45納米閃存,已在武漢誕生。29日,市長唐良智調研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該公司透露,這種最新式的閃存,將在今年一季度實現量產。
“我們正努力把閃存的技術節點,往前推進。”剛剛履新武漢新芯CEO的楊士寧說,“我們為美國公司生產的閃存,是最快、容量最高的NOR閃存。”
此外,武漢新芯擬投資6.35億美元,將原每月3萬片的12
- 關鍵字:
武漢新芯 閃存 45納米
- 北京時間8月10日晚間消息,中芯國際今日晚間公布其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第二財季報告。第二財季營收為3.524億美元,與第一財季3.706億美元相比下降4.9%,較去年同期下降5.9%。
- 關鍵字:
中芯國際 45納米
- 中芯國際董事會發布致股東公開信,并表示中芯國際已經踏出了邁向持續盈利之路的堅實步伐。
以下是公開信全文:
親愛的股東們:
我們剛剛度過一個寫滿艱難挑戰的2009年,就迎來了一個充滿發展機遇的2010年。今年上半年的全球半導體業有超乎人們預期的高增長,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已經超過了50%。中芯國際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穩步增長,具體體現在二零一零年上半年總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成長77%,毛利率自去年第四季扭虧為正以來連續二個季度維持在雙位數并持續健康增長;本公司的產能利用率
- 關鍵字:
中芯國際 半導體 45納米
- 經歷了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大幅下挫后,當前全球電子化學品需求已經恢復至下挫前的水平。與此同時,生產商面臨的成本壓力以及市場熱捧新型材料兩大因素正在促使電子化學品行業進行革新和產業鏈的整合。這是從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于7月中旬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2010年SEMICON West國際半導體展上傳出的信息。
微電子公司ATMI公司執行副總裁陶得·海因波特曼表示,與2009年相比,當前電子化學品工業表現景氣,客戶消費信心更加充足。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全球半導體生產
- 關鍵字:
半導體材料 65納米 45納米
- 近期DRAM市場供需雜音多,由于終端需求前景不明,7月合約價不見起色,仍持續往下修正,加上隨著40和50納米制程微縮導致產能增加,進而壓抑價格走勢,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家DRAM廠在40和50納米世代轉換不順消息頻傳,新產能是否能如期出籠仍存變量,因此,第3季DRAM價格還有多少修正空間,目前仍處于混沌狀態。
DRAM業者表示,自從PC大廠祭出降低DRAM搭載率策略后,原本供給吃緊的DRAM市場頓時松動,原本搭配4GB模塊被砍到僅搭配2GB,等于少掉50%的DRAM產能消耗量,加上歐洲債信問題
- 關鍵字:
Elpida DRAM 45納米
- 位于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的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12英寸45納米半導體單片清洗設備,11日正式啟運運往韓國知名存儲器廠商海力士,這也是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12英寸半導體設備進入韓國市場。
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暉博士介紹說,這臺設備作為量產設備,裝備了8個獨立的清洗腔,并運用全球獨有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APS兆聲波(空間交變相移技術),最大產出率可達到每小時 400片,為45納米和32納米節點硅片清洗提供了高效、零損傷的顆粒及污染去除方案。
當今
- 關鍵字:
半導體芯片 45納米
- 全球晶圓(Global Foundries)在臺北計算機展(COMPUTEX)首日在臺舉行記者會,宣布一系列擴產計畫,執行長Douglas Grose指出,Global Foundries將擴充12寸晶圓廠產能,位于德國的Fab1將成為歐洲首座Giga Fab,另外也將目前正在興建的紐約Fab8,將每月產能增加到6萬片。
Douglas Grose表示,德國Fab1將成為歐洲首座Giga Fab與最大的12寸廠,產能增加33%,由每月6萬片提升到8萬片,用以增加45奈米、40奈米與28奈米制程產
- 關鍵字:
GlobalFoundries 45納米 40納米 28納米
- 半導體業發展到了一個新時代,由于摩爾定律快接近終點,工藝研發的成本急速增長,按投資回報率的要求,己經促使許多頂級制造大廠改變策略,走fab lite的模式及走共同合作研發的道路。
研發成本高聳
在市場經濟中,原先都是排它性的,所以過去很難有合作性,更多的是互相競爭。如今由于IC研發成本的急速增長,光靠自身的力量己無法承擔,促成一種新的市場理念誕生,即“共生同榮”,即有錢大家賺,這樣的市場才能持久,生存下去。
如下圖所示;在1999年的0.13微米時,對于該類產
- 關鍵字:
摩爾定律 45納米
- 日系存儲器大廠爾必達(Elpida)和子公司瑞晶12日同步公布2010年1~3月財報,爾必達單季營收為1,475億日圓,毛利率36.8%,營運獲利持續成長,達337億日圓;爾必達表示,2010年資本支出將達1,150億日圓,較2009年增加163%,2010年位元成長率將達45%;瑞晶首季營收則是新臺幣121.58億元,稅后獲利40.81億元,換算每股稅后1.39元。
爾必達受惠DRAM價格上揚,12日公布2009年財報(會計年度為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的獲利持續成長,而20
- 關鍵字:
Elpida 45納米 晶圓
- 英特爾據說已經通知其客戶稱,到今年年底,英特爾處理器將有 25%集成圖形芯片。
我們說的是配置45納米圖形芯片的32納米Clarkdale處理器。這意味著在2010年年底,英特爾每個處理器的內核將比以前賺更多的錢,因為英特爾現在要提供一個集成的圖形處理器。
這種趨勢將繼續下去,因為在2011年第一季度,英特爾計劃推出Sandy Bridge處理器。這是配置整體集成的32納米圖形芯片的雙核和四核處理器。英特爾將來主要生產在處理器配置集成圖形處理器的芯片。這對英特爾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
- 關鍵字:
英特爾 45納米 32納米 Clarkdale 處理器
-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據說已經通知其客戶稱,到今年年底,英特爾處理器將有25%集成圖形芯片。
我們說的是配置45納米圖形芯片的32納米Clarkdale處理器。這意味著在2010年年底,英特爾每個處理器的內核將比以前賺更多的錢,因為英特爾現在要提供一個集成的圖形處理器。
這種趨勢將繼續下去,因為在2011年第一季度,英特爾計劃推出Sandy Bridge處理器。這是配置整體集成的32納米圖形芯片的雙核和四核處理器。英特爾將來主要生產在處理器配置集成圖形處理器的芯片。這對英特爾來說是一個好消
- 關鍵字:
英特爾 45納米 處理器
- 上次是硬盤,這回服務器壞的是電源,已經切換備份線路,不過問題并不嚴重,數據都在,請大家放心.
3月16日消息,英特爾向媒體證實,該公司本月底將發布八核服務器芯片。八核Nehalem-EX服務器芯片將面向4路服務器。
據國外媒體報道 稱,英特爾至強平臺主管香農·波林表示,芯片中每個內核都能同時運行兩個線程,4路服務器將同時擁有64個虛擬內核。英特爾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表 示,Nehalem-EX將是該公司目前速度最快的芯片。英特爾去年就公布了這款芯片,但沒有公布
- 關鍵字:
英特爾 45納米 服務器芯片 Nehalem
- 中微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AMEC),日前宣布總金額為4千6百萬美元的第四期融資圓滿結束。中微公司原有投資方上海創業投資有限投資公司,美國華登國際風險投資公司,光速風險投資合伙人,美國高盛公司,紅點風險投資,全球催化劑合伙人,中西部合伙人,灣區合伙人,以及美國高通公司投資部繼續參與了這輪投資。自2004年成立以來,中微公司從風險投資公司融資總數超過了1億5千萬美元。
“我欣慰的看到中微公司在去年的金融危機,和半導體產業極度不景氣的情況下,經受住考驗。”上海創業投資公司總裁,
- 關鍵字:
AMEC 45納米 32納米
- 繼臺積電提高2010年資本支出達48億美元,晶圓專工大廠聯電3日亦宣布,提高2010年資本支出達12億~15億美元,其中約有94%將用于擴充12寸先進制程產能。聯電執行長孫世偉表示,聯電65納米成長會非常迅速,45/40納米世代占營收比重將增加,同時良率已很穩健。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聯電紛上看2010年晶圓代工產業將成長3成,樂觀預期公司可望同步跟著成長,并加碼資本支出,透露在兩大龍頭廠帶領下,將再度掀起12寸廠投資熱潮。
孫世偉表示,對于2010年展望非常樂觀,預估半導體產業可望成長13~1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65納米 45納米 40納米
45納米介紹
1906年,世界第一枚電子器件劃時代而生。此后百年間,隨著晶體管與集成電路的成功開發,人類開始步入速度驚人的芯片時代。
我們知道,能夠帶來突破性性能與尺寸的新體系結構,需要在更小的體積內放入更多的晶體管數目,需要更高級的芯片制程工藝。
從第一顆處理器到90納米處理器,乃至65納米處理器都是如此。英特爾把這種以兩年為周期的芯片與微體系結構快速發展步調稱為“Tick-tock”戰略。當硅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