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成為汽車和半導體行業新的突破點
安全、節能、環保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與這些要求相適應,汽車電子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半導體在汽車成本中所占比例也越來越高,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每輛汽車平均含有的半導體產品在2004年已經達到了223美元,并將在2015年增長到400美元。預計2003年到2008年汽車半導體市場的平均增長率為11.1%,由2003年的137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232億美元。同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04年中國轎車產量增長率已接近90%,預計2005年中國汽車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大約可達到2500億元~3000億元。
"汽車制造業在中國的快速增長,將極大地帶動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同時,由于汽車機械設計和制造已接近完美,汽車繼續改進的空間將集中在汽車和電子的結合上,今后汽車革新將來自汽車電子。"意法半導體(ST)公司亞太區汽車電子業務總監Giuseppe Izzo先生表示。該公司作為汽車電子元器件三大供應商之一,產品范圍從車身、底盤到傳動系統和安全設備,幾乎覆蓋汽車的所有相關領域。
"汽車電子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需要汽車電子半導體供應商提供核心器件技術配合,在提供最好的半導體器件的同時,還要致力于提供相關的開發平臺環境和汽車電子系統解決方案的參考設計。"飛思卡爾半導體汽車及標準產品部高級總監及亞太區總經理朱保賚表示。該公司在8位,16位及32位汽車MCUs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位(Dataquest統計),在傳感器市場占第三位,而其豐富的半導體器件系列可用于所有的汽車電子系統控制單元中。此外,由于汽車業對半導體產品具有許多特殊的要求,汽車電子產品不僅要求在極苛刻的環境下運行,同時還要保證足夠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為此,飛思卡爾還專門建立了零缺陷質量管理體系。
制造工藝一直是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最終推動力,ST體對從HSCMOS(納米蝕刻)、智能功率處理器到超大電源管理的幾乎所有的制造工藝都進行了連續的研發投資,現有的屬于汽車級制造工藝的典型代表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CMOS和e-Flash、Bi-CMOS和BCD(兩者都采用0.12微米技術),以及用于超大電源管理的VIPower縱向智能功率技術。
網絡化和智能化將是今后汽車電子的發展方向,電子控制裝置將通過CAN總線提供穩定、可靠的低成本網絡連接;電機、開關、傳感器和車燈等則通過LIN總線進行網絡連接。為此,飛思卡爾開發了8位HC08/S08系列,16位HCS12/S12X系列MCU,并于近期向業界展示了其基于8位控制器908MCU的CAN/LIN總線車門控制方案、車燈控制方案、CAN/LIN網絡解決方案等。此外,隨著車載汽車裝置趨向于以計算機作為平臺,該公司也致力開發信息娛樂產品,包括利用Amadeus媒體處理器研發之便攜式和車載MP3音頻解決方案,基于PowerPC mobileGT平臺的Telematics/車載信息娛樂方案,以及多聲道環繞Onyx DSP聲音頻方案等。
芯片封裝是ST的一個傳統投資領域,也是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實力所在。功率SO封裝使ST能夠高效制造符合汽車工作溫度范圍(-40+125)的強電流產品(超過10A)。此外還有更多的汽車級封裝,如TPFP、PQFP等。
2004年,ST公司在全球的銷售額達到了87.6億美元,其中汽車電子產品占其全球銷售總額的15%,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汽車電子現已成為意法半導體在中國新的業務增長點。據悉,ST將在上海設立一個專門的汽車電子技術中心,并將通過與該公司在歐洲、美國和日本設立的各種專門技術中心合作,為中國汽車業提供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