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電子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2009年中國汽車電子
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
伴隨著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中國汽車工業基地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國內已經初步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產業集群、珠三角產業集群、京津環渤海產業集群和東北產業集群四大汽車制造集群,集群內配套的汽車電子產業的聚集效應也開始顯現。但相對來說,目前整體上看,中國汽車電子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內涉及汽車電子生產的企業有1000多家,絕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產品單一,且技術含量低。這些企業的技術也主要來源于國外,與汽車電子跨國公司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未來幾年,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比重不斷增加將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汽車電子將向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擇優配套將推動全球汽車電子產業區域轉移的速度進一步加快,中國將成為此次轉移的重點國家。因此,中國汽車電子產業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預計未來5年國內汽車電子市場和產業將以年均35%左右的速度高速發展。預測到2009年時,產業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重要的汽車電子產品制造國之一。
國內汽車電子企業
應加快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
對于發展我國汽車電子產業,提高國內汽車電子企業的競爭力,提出如下幾點看法和建議:
1.加強國內外企業經濟技術合作,融入全球產業體系。
融入全球產業體系有利于中國汽車電子廠商擺脫過去單一、封閉的配套體系;與國際市場接軌,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質量認證體系;推進國內汽車電子廠商的兼并聯合和對外合資合作;提高生產集中度,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建立適應國際、國內市場需要的銷售網絡系統和與國際接軌的服務體系;拉動與汽車電子產業緊密相關的半導體、電子、汽車、冶金、機械等產業的同步發展。
2.加強技術研發力量,加快自主創新。
中國汽車電子產業還很弱小,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要引進技術,做好消化吸收工作,但重要的是要加快自主創新,突破技術壁壘,進入合資轎車企業的OEM配套圈。
從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的角度看,汽車電子產業后期發展國家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進口、KD組裝、引進技術和規模生產、趨于成熟四個階段。目前中國的汽車電子產業基本上處于兼有第二、三階段特征的時期。提高技術開發能力和產業增值能力,應當成為當前汽車電子產業發展中關注和追求的目標。如航盛電子從研發銷售汽車音響起家,占據一定市場后迅速利用客戶優勢拓寬發展領域,如今已開始進軍GPS定位系統、汽車數碼智能防盜系統、車身電子控制系統等高端產品。
3.開發汽車電子半導體產品,掌握核心技術。
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與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有賴于上游半導體產品和集成模塊的研究開發。近幾年國內IC芯片業的技術水平迅速提高,集成電路制造技術水平經歷了2000年在建0.35微米8英寸制造線,到2004年中芯國際北京12英寸線建成投產,少數先進生產線的制造技術已提升到0.18微米乃至0.13微米;設計企業的業務活動已經從芯片設計擴展到系統解決方案,一批企業已具備0.13微米~0.25微米的設計開發能力,可以自主設計開發幾百萬和上千萬門水平的集成電路。建議國內汽車電子企業加強與相關半導體企業的合作,同時加強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建立企業自主開發平臺,進行車用半導體器件,特別是核心器件的設計開發,以實現產品的國產化,提高產品技術競爭力。
4.制定產業標準,完善相應的法規體系。
技術標準是汽車電子的發展核心,汽車電子的應用與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標準法規的推動,沒有標準就無法達到經濟規模,這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需要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例如,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目前一些產品國內企業也能生產,但是需要到國外去認證,這樣不僅耽擱了時間,而且還會產生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因素,使國內企業失去了許多機會。因此,為加快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適時出臺相應的標準和完善相應的法規體系是十分必需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