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管理經濟學視角 解構小米帝國
管理視角,分析解決小米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2767.htm上面是針對現象,談論小米的一些方面;接下來,針對公司整體情況,展開分析(有的地方,由于信息不清楚,可能不會展開具體論述):
1、營銷層面
在國內TMT行業,營銷高手很多,最牛當然是史玉柱,這個不解釋;剩下的那就是雷布斯,從饑餓營銷到口碑營銷,再到粉絲營銷,最后到今天的“新國貨”這樣的情懷營銷;雖說雷布斯是一個技術出身的人,但他的營銷蓋過了他的技術。
從產品的定位:從“為發燒而生”到現在小米推出粉色板的女神手機。
成功把產品定位出來、與眾不同、傳達出去,針對當時手機昂貴的現狀,小米營銷非常成功;但是失敗也在這里。
史玉柱很牛,但不是一個好企業家,生意人而已;外界對小米的期望,高到有點變態,畢竟小米只有五歲。
但小米過度營銷,確是不爭的事實。
2、財務層面
小米由于是非上市公司,查閱不到財務報表。只有相關融資信息:
2011年上半年,小米完成A輪41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2.5億美元,投資方有Morningside(晨興創投)、啟明和IDG;
2011年底,小米B輪融資9000萬美元,估值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啟明、IDG、順為基金、淡馬錫、高通、Morningside(晨興創投);
2012年6月底,小米完成C輪2.16億美元融資,估值40億美元,具體投資方不詳。
2013年8月,小米上一輪融資DST領投,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具體融資額不詳。
2014月12月低,小米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公司估值450億美元,總融資額11億美元,此次融資投資者包括All-stars、DST、GIC、厚樸投資和云鋒基金等投資機構。
可以預測一點,小米融資,應該不會太久。
小米成立了順為基金、阿里成立了云峰基金、騰訊成立騰訊產業基金,這在配合自己產業布局的時候,是非常好的一個策略。(其他財務方面,筆者胡亂猜測)
3、創新與生產層面
創新,對小米而言,目前是較為困難的。小米產品就是山寨正規化、品牌化,任何一家企業,都是從山寨開始。曾經的蘋果也是,微軟同樣。
但是關鍵是他們轉型很快,樹立自己產品的護城河,建立自己的專利池。小米的今日的困境,與小米“重營銷、輕研發”策略是緊密結合一起的。
生產層面,小米除了采用外包策略;國外的公司,雖然也是生產外包,但是他們注重微笑曲線兩端——營銷與研發設計,中國企業只學營銷,可是研發呢?
小米是在微笑,但是笑殘了,半邊嘴笑。
4、第五項修煉層面
這是領導個人角度,雷軍早期在金山,是少年天才;后來在創辦卓越,當天使投資人,起得比誰都早,卻趕了個晚集,人到40,才創辦小米。
風口論——豬在風口,都出自他自身的經歷,但客觀的分析,現在手機行業的風口已經過了。前幾天有一篇關于雷軍《未來十年依然是創業的黃金十年 | GGV 15周年峰會》演講。
抓風口,一直都是雷軍的強項,但還是需要雷軍的踏實;以前的那些經歷,成就了現在的雷軍,而雷軍對過去的否定,認為自己沒能抓住風口,才產生這樣的認知偏差。
通俗來說,一個很勤奮的人,努力了近二十年,發現自己不如某些自己曾經瞧不起的人,自然會很傷心,難免否定自己,覺得一定要抓住風口,但卻忽視了過去的近二十年的努力。
風口上的豬,只有把自己的體重減下來,讓自己心空靈下來,才能飛。蛻變,從自己開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