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再突破

        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再突破

        作者: 時間:2015-08-10 來源:經濟日報 收藏
        編者按:大陸近年來積極調整其半導體產業結構,臺灣若能在大陸市場采取更積極的布局策略,將有利于其爭取大陸的潛力客戶。

          近來業界并購消息頻仍,金額屢創紀錄,尤其以大陸清華紫光集團傳出將以每股21美元價格,總計230億美元收購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最令臺灣市場震撼。雖然一般認為美光所擁有的技術相當敏感,收購案能獲美國政府同意的機率不高,但協議若成真,將成為中國對美國企業最大收購案,大陸發展產業再度展現強烈的企圖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8473.htm

          觀察中國大陸發展產業的策略,可歸納為三個主軸,亦即透過提高領導層級(以副總理擔任半導體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及產業基金(初期規模1,200億人民幣)來達成自給率、結構調整及國際化的目標。此次傳出并購美光,主要是希望能快速提升技術能力及國際地位的重要舉措。若并購成功,不僅將削弱我半導體產業既有的優勢,更將影響臺灣資訊電子產業在關鍵零組件的議價能力。

          由于半導體是臺灣在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產業,2014年產值超過2.2兆元,占國內生產毛額14%,對臺灣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動見觀瞻,但面臨中國大陸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在推動,許多業界人士因而呼吁政府對此不應袖手旁觀,應設置新臺幣千億元以上的半導體主權基金,協助產業并購、整合,并投資新興新創的半導體公司。

          我們認為臺灣政府不僅應該透過資金協助壯大臺灣半導體產業,更應思考如何透過各種政策作為,如人才延攬及法規松綁來協助產業進一步發展,例如在技術面,透過更具吸引力的優惠措施來協助半導體企業擴大研發及設備支出,以研發能量與制程技術的領先,來創造不同世代的競爭優勢;也應思考如何運用新科技、新工具、新應用及新服務來協助建構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價值鏈,而能在臺灣生根及深耕。

          在市場面,長期而言,全球終端應用市場成長力道逐漸減緩,預期未來全球半導體市場年成長率僅約0~5%之間。

          反觀大陸市場,隨著全球3C終端產品組裝基地大幅往大陸地區遷移,半導體市場的板塊也跟著變化,2009年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全球占有率約20%,2018年預估將上升至31%,在全球市場將具有舉足輕重之影響力。

          也就是說,全球半導體市場往亞太傾斜,亞太半導體市場往大陸傾斜的趨勢已然確立,也因市場的變遷,國際大廠陸續前往大陸布局。

          而除了市場的吸引力之外,客戶要求在大陸制造IC并直接出貨的壓力,也是迫使大廠將生產基地轉移大陸的驅動因素,包括Intel與Samsung皆已在中國大陸設立12寸廠,對臺灣半導體廠商逐漸產生壓力。

          尤其,中國大陸近年來透過快速成長的市場,積極調整其半導體產業結構,除維持中芯等晶圓代工產業外,更利用政策性資源與國家自主標準發展投入挹注本土廠商,甚至利用終端系統品牌廠,以向上游整合的方式,協助廠商發展,而中國本土家電、消費性電子終端品牌的興起,更為其發展半導體產業之利基。

          在此關鍵時刻,臺灣業者若能在大陸市場采取更積極的布局策略,將有利于其爭取大陸的潛力客戶,再藉由兩岸的分工,將高階產品訂單引介至臺灣生產,進而擴張臺灣業者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同時也可以有效供應其本土需求,避免當地產能過度擴充,造成如過去面板一般供過于求的景況。

          因此,如何透過兩岸協商機制與政策松綁,協助半導體產業掌握中國大陸終端系統品牌起飛的時機,搶占供應鏈關鍵地位,藉此抑制國外競爭對手之崛起,進而掌握大陸的內需商機,使臺灣廠商能擁有更多策略空間與成長契機,絕對是現階段政府除了協助半導體業技術升級之外最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 半導體 IC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江县| 海晏县| 大姚县| 西城区| 阿坝| 远安县| 志丹县| 城市| 东乌珠穆沁旗| 梨树县| 连江县| 新邵县| 泾川县| 科技| 高邑县| 保德县| 乌鲁木齐市| 驻马店市| 政和县| 黑河市| 福建省| 沙湾县| 襄垣县| 大英县| 鹤壁市| 隆林| 大竹县| 山西省| 资中县| 方山县| 会同县| 兰坪| 克山县| 黔西县| 西贡区| 盘锦市| 无锡市| 阿荣旗| 黑河市| 桐乡市|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