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跌13季度 藍色巨人IBM深陷轉型陣痛
7月21日,IBM公布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其第二季度營收低于分析師的平均預期,導致公司股價盤中跌幅一度深達4.75%。正處于轉型階段的IBM何時能擺脫業績下滑厄運,目前還難以預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7604.htm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IBM營收從去年同期的240.5億美元降至208.1億美元,而分析師給出的平均預期為209.5億美元。該季度IBM的凈利潤為34.5億美元,同樣不及去年同期的41.4億美元。盡管第二季度營收下降,但IBM仍舊重申了全年業績預期,認為其能在今年達到年初的業績預期。
營收下降一方面來自于IBM花錢處理了諸如半導體這樣的虧損業務,將其交給其他公司接管;另一方面則在于IBM所押注的云計算、安全軟件等業務,盡管該部分增長了20%,但并未抵消處理虧損業務所造成的損失。
路透社在報道中分析指出,IBM繼續剝離低利潤業務影響了營收,而強勢美元亦給其業績造成壓力:鑒于IBM一半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強勢美元讓IBM的業績繼續承壓。財報顯示IBM來自美洲地區和亞太地區的營收分別為98億美元和43億美元,而亞太地區的營收下滑比例最高,達到19%。
這也是IBM連續13個季度的營收下滑。目前IBM正處在一個轉型階段,將注意力放在安全軟件、云服務和數據分析等前景明朗、擁有較大增長潛力的領域,進而將自己原先依仗的服務器尤其是低端服務器,以及收銀機和半導體業務出售。
IBM稱二季度來自云計算業務的營收增長達50%。此外財報亮點還包括,第二季度是IBM出售新的z13主機服務器以來的首個完整季度,IBM該季度的硬件營收在不計入匯率變動和資產剝離交易的影響情況下,同比增長了5%。
在今年一月份,坊間一度盛傳IBM將進行重組,稱IBM將以主要的軟件項目來重新定義IBM,而非按照硬件和軟件產品線來劃分,隨后卻也不了了之。2004年IBM將其PC部門出售給聯想,也開啟了其向管理服務公司的轉型。而今轉型仍是IBM高管口中的高頻詞匯,但業績不斷下滑卻也成為了投資者所看到的家常便飯。
業績下降還只是IBM轉型的陣痛之一,路線和方向的搖擺不定也成為了影響IBM發展的一大因素。例如目前被IBM拋棄的“2015年發展路線圖”由IBM前首席執行官薩姆·帕米薩諾制定,現任CEO羅曼提在上任初期對此表示了肯定,結果導致IBM花費數十億美元回購自己的股票,以實現每股收益達到20美元的承諾。
IBM首席財務官馬丁·施羅特在今年年初接受媒體采訪表示,IBM能夠在2016年實現這一目標。外界有分析指出對于IBM來說,2015是重新調整的一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