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政策加持華大半導體布局衛星導航芯片

        政策加持華大半導體布局衛星導航芯片

        作者: 時間:2015-05-19 來源:DIGITIMES 收藏

          在政策扶持及資金環境的改善下,大陸的產業發展愈見樂觀,為掌握此波契機,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特別成立華大公司,做為業務的統一營運平臺,藉由將集團內相關IC設計公司納入華大半導體旗下,以進一步發揮各子公司之間的合縱連橫之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4438.htm

          其中,北京中電華大更挾著在智慧卡晶片設計累積10余年的豐富經驗;進軍導航衛星產業領域,且將在今年領先業界量產整合基帶及射頻的北斗多模相容定位系統單晶片(SoC)。

          為彰顯扶助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決心,大陸當局已于2014年9月成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也就是業界通稱的“大基金”。此筆基金的設立旨在支援大陸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生態系統的整合。

          更多

          基金重點投資領域包括微晶片制造業、晶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出資公司包括華芯投資、國開金融、煙草等。“大基金”初期投資金額高達1,200億元人民幣,可說是有史以來大陸積體電路產業的最大投資手筆,預計未來5年將是基金密集投資期,可有效帶動大陸半導體產業資本的活躍流動。

          大陸砸重金推動力拚國際IC產業水準

          此筆基金是根據大陸政府制定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所設立。此份綱要的重大目標就是要在2015年建立有助于產業發展的融資平臺和政策環境。

          透過種種措施,大陸當局希望能將2015年的大陸積體電路產業銷售收入拉到人民幣3,500億元以上;且整體產業的銷售收入年成長率可以超過20%,并希望大陸積體電路產業的技術水準能逐步拉近與國際水準的距離,至2030年能有第一批企業成為國際Tier1業者。

          其實大陸在過去數十年間便曾多次祭出半導體產業推動政策,但這些措施并無法有效解決大陸積體電路產業落后的狀況,大陸的積體電路市場仍是外商盤據的局面。

          根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2013年,大陸積體電路進口總額2,322億美元,甚至超過原油進口總值2196.5億美元,積體電路與原油至今仍是大陸最大的兩宗進口商品。另根據大陸資訊產業商會消息,2013年全球積體電路設計公司排名中,前十名并無大陸企業入列,排名最前的企業是位居全球第14名的展訊通信公司。

          因此,此次國家產業投資基金的成立,肩負重大期望,希望能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及社會資金,一舉促進工業轉型升級。事實上,在“大基金”啟動后,大陸許多龍頭企業已陸續展開收購、重組,帶動整個積體電路產業的大整合,其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便是投入相當積極的集團之一,并透過華大半導體的成立打造集團積體電路業務營運平臺,將相關企業納入此平臺之中。

          成立半導體業務營運平臺整合資源應戰

          “透過兼并重組,我們可以將資源聚焦于重點優勢企業,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積體電路企業,進而帶動整個產業做大、做強,”華大半導體總經理董浩然表示,“可以說,政策給大陸積體電路產業基于市場化的整合,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機會和時間。”

          CEC的動作極具代表性,因為該集團是大陸唯一涵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EDA工具等積體電路完整產業鏈的企業,在2013年財富500強中排名395位,年收入人民幣1938億元。CEC旗下的華大半導體則成立于2014年,位于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目前華大半導體旗下的公司包括上海華虹積體電路、上海貝嶺及中電華大(HED)等。

          董浩然強調,“透過華大半導體,CEC可以更快速地調整企業結構和業務布局,順利實施內部資產重組計畫,這能有效提升CEC在積體電路產業中的競爭優勢。”除擔任華大半導體總經理外,董浩然同時也擔任北京中電華大電子總經理。

          北京中電華大(HED)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專業的積體電路設計廠商。該公司在大陸的智慧卡產業堪稱享有領導地位,所自行設計開發的32位CPU核心,是大陸安全晶片領域的最高水準代表作,包括大陸的第二代居民身分證、中石化加油卡、社保卡、稅控IC卡內都有著該公司所設計的晶片。

          智慧卡創佳績 衛星導航為下一波高峰

          “我們在智慧卡領域做到頂尖后,開始積極布局下一個能帶領公司再度邁向高成長的目標,”董浩然進一步指出,“幾經評估,我們認為衛星導航產業將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領域,畢竟人類對于導航定位的需求只會持續增加,且在可預見的相當長的時期內,衛星導航都會是室外定位的主要方式,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從資料來看,GSA統計自2012年起,全球衛星導航產業產值開始規模增長,增至1,500億歐元,預計2022年市場達到2,500億歐元。

          就大陸的衛星導航市場來看,北斗系統的發展為大陸導航產業規模帶來了龐大的成長空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和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為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據瞭解,在未來5年內,北斗系統將實現全球區域覆蓋,從南美到北極、從阿根廷到瑞典,北斗地面跟蹤站相繼建成,整個系統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以及30顆地球非靜止軌道衛星組網而成,而2015年正是北斗走向全球的元年,大陸衛星產業開啟全球化模式。

          此外,北斗系統在大陸的導航精度將達到2.5米,超過GPS。一般預期隨著北斗精度的提升,導航裝置將隨之升級,國防應用及民用市場規模都將進一步擴大。目前大陸導航市場中,國防和行業應用市場占20%,大眾消費市場占80%。隨著北斗系統的發展,大陸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在2013年產業規模已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大陸衛星導航定位市場,2020年預計將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

          北斗系統全球化 推動龐大商機

          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與大陸當局的強力推動有莫大關系。由于衛星導航所涉及的層面極廣,攸關國家發展,因此大陸相關部門從2012年至2013年間已開始逐步加強對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的支持,陸續推出一系列系統性產業扶持政策。

          其中包括2013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國家科技部于2012年9月制定并發布《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規劃北斗導航產業的目標、任務。

          有鑒于北斗系統的前景可觀,以及整體衛星導航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中電華大((HED)視衛星導航為有助公司成長再攀高峰的關鍵產業,于是,挾著在智慧卡累積十余年的IC設計經驗,再加上于2013年透過并購策略引進優秀導航技術團隊,中電華大(HED)正式進軍衛星導航產業,投入北斗衛星導航晶片設計,且預計于今年(2015)便能率先量產整合基帶及射頻晶片的系統單晶片(SoC)產品。“目前推出北斗多模相容定位晶片的公司不只我們,但是我們將是正式量產單晶片產品的第一家公司。”董浩然強調。

          大陸的衛星導航市場龐大,消費性需求占其中的8成,然而截至目前為止,這個市場大部分由GPS占據,導航終端大部分都是使用GPS晶片,約占大陸導航市場的95%以上。而北斗系統之所以無法進一步突破市場,與導航晶片及終端的價格有很大關系。

          “北斗終端若要普及,則在體積、成本、性能及功耗方面都需進一步改善,而具有決定性作用則是北斗導航晶片,”董浩然認為目前大陸北斗導航晶片的性價比未臻理想,正是導致北斗產業推廣速度緩慢的重要原因。因此,以后進者的姿態進入衛星導航產業,中電華大(HED)的首要目標就是研發設計出性價比高的北斗導航晶片。

          高性價比是關鍵2015年量產單晶片產品

          “大陸其他早先投入北斗導航晶片的業者,發展至今可能都已有10年以上的歷史,”董浩然分享他對競爭對手的觀察指出,“但由于之前的市場進展緩慢,因此相對而言,這些先行者已出現疲態,在最新技術及資金的掌握上未必占有優勢,而中電華大(HED)一開始就是以最先進的技術投入,因此能在性價比的要求上有所突破。”

          事實上,在2013年,中電華大(HED)已推出第一款導航晶片,2014年接續推出北斗多模相容 SoC定位晶片。根據中電華大(HED)所提供的資料指出,中電華大(HED)所推出HD8xxx系列產品,產品形態是以整合射頻和基帶的SoC晶片為主,支援GPS、BDS、GLONASS和Galileo等全球四大定位系統,并支援WAAS、EGNOS、QZSS等增強系統。

          之所以要推出多系統相容的方案,尤其是與目前最普及的GPS相容,主要是在都市高樓林立的環境,僅憑兩顆GPS衛星無法辨識仰角較低的視野,而融合北斗系統后,即可加入另外3顆衛星,能有效提高衛星可見度、系統穩定性,因此華大致力于克服不同系統相容性、設計復雜性,推出北斗與GPS等其他系統的多模相容晶片。

          HD8xxx系列又可分為兩大類:基礎型及高性能型。基礎型具有快速定位、智慧功耗管理、抗干擾技術及host-based/standalone模式等特點,重點應用鎖定穿戴式產品、行動產品及運動產品等領域。高性能GNSS產品除具有基礎型功能外,還具有強大的處理能力、支援LCD控制介面及支援二次開發等特點,可以實現客戶產品的小型化、低成本目標,應用重點領域包括車載、手持類、高爾夫球機及安全加密產品等市場。

          整體而言,為了提高競爭力,現階段推出的導航晶片皆須具有低功耗的特點,中電華大(HED)的晶片產品當然也強調低功耗設計,并整合了DC/DC和LDO模組、低電壓監測、天線監測等功能。

          另外,中電華大(HED)在智慧卡技術累積10余年的經驗,也為導航晶片設計提供更多特點,例如,針對需要保密的應用情境,加密機制就能滿足所需,其他還有支援各類感測器應用的演算法、為豐富資料交互介面的各類短距離通信技術等,都有利中電華大(HED)進入不同的市場領域。

          尋求戰略夥伴合作共同進軍相關應用市場

          事實上,除了衛星導航定位技術本身外,中電華大(HED)也極為關注衛星導航技術延伸的相關技術、與其他技術相互融合,更將針對物聯網應用推出全面的系統解決方案。而面對廣泛的市場應用,針對自身不足的部分,中電華大(HED)則采取戰略合作的方式,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市場需求產品,以彌補彼此的技術與產品線的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中,前文提到的華大半導體營運平臺就得以發揮作用,能整合旗下IC設計業者的力量,發揮綜效以占得市場先機。

          此外,在衛星導航相關應用市場的開拓上,董浩然強調臺灣業者是極為重要的合作夥伴,“我們可以掌握晶片設計技術,然而在鎖定特定應用的解決方案方面,我們必須尋求臺灣業者的協助。”尤其在智慧穿戴及物聯網,甚至是車載方面,臺灣業者對于應用端有極深刻的瞭解及掌握能力,因此中電華大近年積極與臺灣相關業者交流,希望臺灣業者能基于中電華大(HED)的晶片開發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共同進軍潛力看好的大陸北斗衛星導航及衍生應用市場。



        關鍵詞: 半導體 GNSS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霍山县| 壤塘县| 鄂托克前旗| 武隆县| 塔河县| 红安县| 泰来县| 汨罗市| 青川县| 棋牌| 辽阳县| 滨州市| 临夏县| 勃利县| 灌南县| 九台市| 西乌| 武功县| 澄迈县| 梧州市| 嵊州市| 怀柔区| 新宁县| 滨州市| 新源县| 莱芜市| 隆尧县| 云南省| 大连市| 太白县| 通化县| 广州市| 海原县| 寻乌县| 洛阳市| 泸定县| 盈江县| 恭城| 合水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