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芯搶進小米手機供應鏈 或成下一個聯發科?
小米日前舉辦的米粉節,12小時內狂銷了211萬支手機,其中限定優惠價人民幣499元的4.7吋紅米2A居功甚偉。在小米巨大出貨量的拉動下,負責供應紅米2A處理器的聯芯是否能成為下一個聯發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2543.htmOFweek網站指出,大陸市場競爭激烈,價格越壓越低,但規格卻一家更比一家高,同時也帶給廠商巨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米手機則是立下了2015年的出貨量8,000萬~1億支的目標。
若想要達成目標,小米要做的還有很多。畢竟2014年小米手機出貨量約為6,500萬支,若要想在2015年增加1,500萬~3,500萬支的出貨量,僅小米系列的產品是很難做到的,必將依靠紅米系列產品的支援才有保證。
如今憑藉與聯芯的合作,將小米旗下的終端價格拉低至入門級的人民幣500元,既豐富自家的產品線、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最大限度提升出貨量,同時還能將山寨廠商趕盡殺絕。然而,更低的價格代表著必須要對成本的苛刻控制,擺在面前的聯芯就是最佳的選擇。
而小米之所以會選擇聯芯,雖然是為了控制利潤已經十分微薄的低價機種,但同時也須兼顧其處理器性能。紅米2A是聯芯L1860C處理器的首發機型,擁有4個1.5GHz處理內核,外加1個獨立低功耗省電內核。
L1860C整合以Mali T628MP2高性能雙核繪圖處理器(GPU)(榮耀6也采用此CPU),支援最新高級圖形標準。并采用最先進的28納米HPM制程,具有優秀效能比。從這些角度來看,小米選擇聯芯也不是沒有原因。
過去這段時間,與高通、聯發科等耳熟能詳的處理器廠商相比時,聯芯無論是在知名度、技術積累、出貨量等方面都遠遠不如。聯芯是大唐電信集團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核心企業,專業從事2G、3G、4G移動網路終端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提供3G/4G移動終端芯片及解決方案。
在3G時代,聯芯LC1810曾一度輝煌成為TD人民幣千元雙核智能機的標竿,獲得包括酷派、中興、聯想、華為、天語、天邁等數十款上市機型采用。但3G時代中國移動的疲弱,終究還是沒給聯芯太多的發展空間。TD制式手機銷量的萎靡,也限制了聯芯產品的進化,品牌知名度較低也讓其不被大眾消費者所熟知
因此,雖然小米選擇聯芯的理由十分簡單,對聯芯卻意義重大。而聯芯能否成為下一個聯發科更是備受關注。報導指出,聯發科在山寨手機盛行的年代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也讓聯發科成為了目前中低階手機處理器的霸主。
小米此次選擇聯芯,如若成功,華為、聯想、魅族等或有可能跟進,必然將助益聯芯處理器的銷量。除了大陸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外,新一代通訊技術4G的逐漸普及,手機的更新換代又將推動手機芯片的需求。從這些角度來看,聯芯成為下一個聯發科不無可能。
不過另一方面也有聲音指出,在目前的市場格局之下,聯芯的突圍并不容易。就目前的手機處理器市場來看,高通和聯發科分別占據了高階和低階市場。而聯芯處理器雖然不差,但是缺乏技術和專利是大陸IC設計廠商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即便能靠出貨量占領部分市場,面對強大的高通和聯發科,聯芯未來恐怕仍然必須面臨諸多的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