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廠商:實力地位決定一切
三星電子第三財季的業績堪稱2011年以來的最差水平,以往貢獻了最大利潤的智能手機業務現在發生了徹底改變。
三星的實力地位強勁,它有完整的產業鏈,包括半導體、顯示器、手機和TV等終端電子產品。連臺積電的張忠謀也坦誠,它是臺積電的真正對手。
之前三星依仗在存儲器市場中的優勢,稱霸全球第2已連續多年。眾所周知,存儲器的周期起伏太大,為此三星調整策略,積極切入邏輯電路工藝制程,包括代工業務。
它的代工起步非常幸運與成功,拿到了蘋果A4、A5、A6等處理器的大訂單,一方面考驗了它邏輯工藝制程的實力,另一方面為它進入代工行列開了方便之門。
由于蘋果考慮到三星是它的競爭對手,所以從A8處理器、20納米制程開始,把訂單分成兩部分,臺積電占70%,三星為30%。之后蘋果的A9訂單,由于要求14納米制程引發三星與臺積電之間激烈的爭斗。從報道看,三星似乎已經掌握14納米finFET制程技術,領先于臺積電的16納米制程,因為兩家都號稱2015年開始實現量產,但是關鍵在于成品率的爬坡及成本控制。究竟蘋果的A9處理器訂單會落入誰的手中,尚難預料。但是有一條是肯定的,實力地位決定一切。
三星發布的2014年第三財季財報中的業績讓人很失望,營收47.05萬億韓元,同比下降20%,運營利潤則從10.16萬億韓元直降到4.06萬億,下跌60.1%,以往占據營收和利潤大頭的智能手機業務成了重災區。
三星電子第三財季的業績堪稱2011年以來的最差水平,以往貢獻了最大利潤的智能手機業務現在發生了徹底改變。至于為什么如此,近期的報道中最為夸張的說法是,三星手機受到了小米手機的沖擊。
平心而論,三星半導體在存儲器方面穩居全球首位,從2014年第二季度的數據來看,DRAM市場占有率達39%、NAND市場占有率為30%。而問題可能出在邏輯工藝制程方面。近期一個不好的消息是關于它的Tizen處理器平臺,NTT Docomo和Orange已經取消了支持Tizen手機的計劃。三星表示,將不走高端智能手機的路線,希望用廉價的Tizen手機打入新興市場。
另外在代工方面,它的對手臺積電過于強大,并且它的工藝技術體系屬于IBM的聯盟。盡管有FDSOI新的制程技術,但是目前尚不能言成功,尚待在10納米及以下制程中的表現來評估。另外,由于與蘋果有競爭關系,未來可能在蘋果的訂單方面占不到先機。
三星2013年的代工總收入為39.5億美元,其中蘋果的權重占到了75%。盡管三星的邏輯芯片客戶中包括高通、NVIDIA、Sony、蘋果等,但是其中蘋果一直是三星半導體部門的最大客戶。三星制造DRAM、NAND Flash的成本不到3美元,而邏輯芯片成本則為10~15美元。
臺積電
臺積電把控了全球近80%的代工利潤,但由于運營模式單一,僅有代工一項,相比英特爾、三星等,未來缺乏應變機會。
三家之中,臺積電是幸運兒。在張忠謀的再次帶領下,它的業績如日中天,2014年銷售額增長26%,達到250億美元,應該是最無憂的。
臺積電的成功在于它的先進工藝制程代工,如全球炙手可熱的28nm,它的市場占有率超過80%,預期2015年進入16nm,2016年進入10nm制程。
最新消息,蘋果下世代A9處理器大單,臺積電已確定入手,明年1月份開始于南科Fab 14 P7廠裝機,預計7月量產。市場看好臺積電以技術實力壓倒三星,拿下近八成A9訂單,明年營收將持續大增。
在供應鏈方面,臺積電透露,已決定在明年6月底前,備足月產能高達5萬片的16nmFinFET+,其中約1.7萬片將由目前的20nm設備轉換,另外3.3萬片購買全新機臺,相關采購工作隨著董事會批準1672億元新臺幣的資本支出預算后,正緊鑼密鼓地進行。
設備廠預測,以臺積電為蘋果A8處理器備置每月約6.5萬片的產能推算,臺積電這次取得蘋果A9訂單,至少占蘋果總代工需求量的八成,堪稱壓倒性勝利。
臺積電10nm制程已與超過10家客戶合作進行產品設計,包括手機基頻、繪圖芯片、服務器、游戲機及可編程邏輯閘陣列(FPGA)等領域,規劃明年年底試產,預計2016年年底有望量產。
但是分析它的未來,也不能說是“高枕無憂”。一個方面是由于全球近80%的代工利潤在它手中,成為“眾矢之的”。按IC Insights的觀察,如果把代工銷售額放大2.2~2.5倍計,變成最終芯片銷售額,則臺積電的實際產值可能已經超過英特爾。另一方面是臺積電的運營模式單一,僅有代工一項,相比英特爾、三星等,未來缺乏應變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