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無線充電的到來還不能稱之為一場革命

        無線充電的到來還不能稱之為一場革命

        作者: 時間:2014-04-21 來源:騰訊科技 收藏
        編者按:無線充電的商業化已經在布局了,雖然前景被一致看好,但是這里面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目前看還不能用“革命”來形容。首先三種無線充電標準還未統一,各個標準自己發展只能給產業帶來巨大的浪費,所以,第一步工作還沒做好,革命的到來也就為時尚早了。

          最近看到報道稱韓國一家研究中心開發了一套新系統,一次可以同時對五米之內的40部充電,這種充電技術有可能會徹底淘汰傳統充電方式。我知道像諾基亞這些手機廠商已經推出了可以使用的器。那么是怎么實現的?是否真的是一場充電方式的革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5766.htm

          無線充電看似是一項新的技術,其實發展的時間已經較長。2007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把共振運用到電磁波的傳輸上而成功“抓住”了電磁波。他們利用銅制線圈作為電磁共振器,一團線圈附在傳送電力方,另一團在接受電力方。當傳送方送出某特定頻率的電磁波后,經過電磁場擴散到接受方,電力就實現了無線傳導。這項被他們稱為“無線電力”的技術經過多次試驗,當時能成功為一個兩米外的60瓦燈泡供電。

          這項研究成果發布到著名的《科學》雜志的網站上,引起巨大反響。

          無線充電的原理是什么?

          無線充電其實是傳統的電磁感應技術的新應用。無線充電又稱作感應充電,是利用近場感應,也就是電感耦合,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并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由于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電感耦合傳送能量,兩者之間可以不用電線連接。

          電磁感應解決方案在技術實現上并無太多神秘感,中國本土的比亞迪公司早在2005年12月申請的非接觸感應式充電器專利,就使用了電磁感應技術。

          目前在消費電子領域出現了無線充電的研發熱潮,除諾基亞外,三星、谷歌等廠商均將這項技術應用到產品之中,蘋果也申請了無線充電相關的專利。

          無線充電相較于有線充電有何優勢?

          國內無線充電研究和應用已經起步,目前申請的相關專利數量至少數十項,不過大多數與手機充電不相關。

          無線充電要在消費電子等設備上完美實現,需要做到兩點:一是保證電磁波只輻射到手機接收部分,不會影響到人體健康,或干擾其他設備;二是讓電磁輻射在錯誤使用情況下不至于損壞電池和充電器,比如識別無線充電器上的異物,防止鋰電池過熱導致的變形或爆炸的危險等。

          此外,保證足夠的傳輸效率也很重要,據悉,有線充電的效率只有87%左右,無線充電有的號稱達到90%的傳輸效率,但是可信度不高。有專家表示,在手機外殼5mm厚度情況下,無線充電的傳輸效率最高能達到70%。

          無線充電能算一場革命嗎?

          從用戶角度看,無線充電帶來的便利顯而易見。省去了讓人煩惱的充電線,讓充電變得更為簡易。

          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更多改進,將來很可能應用到所有需要充電的移動設備。而且通過內置接收器和發射器,無線充電技術可以部署在公共區域,如咖啡館、賓館、機場、快餐店等消費場景之中,就像Wi-Fi一般無處不在。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的一份報告,全球無線充電市場將在未來五年內獲得井噴式增長,到2017年將形成超過70億美元的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為57.6%。

          前景無疑是美好的,不過現在的無線充電技術仍然不能稱之為革命,其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例如充電距離。而具體到韓國的這項新技術,雖然可以實現五米內充電,但是這個距離要實現大規模應用還不夠。除此之外,價格也是阻礙其進一步普及的因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舟山市| 南木林县| 甘谷县| 诸暨市| 陇西县| 辉南县| 禹城市| 江华| 嵊州市| 乳山市| 城口县| 清涧县| 马关县| 藁城市| 达尔| 浪卡子县| 攀枝花市| 武功县| 潞西市| 安阳县| 泰兴市| 吴桥县| 临沧市| 云和县| 汾阳市| 丁青县| 阳新县| 乌拉特后旗| 苍山县| 德令哈市| 龙山县| 阜新| 营口市| 新郑市| 濮阳市| 广河县| 凤山市| 游戏| 视频|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