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當道 未來有望標配的主流技術解讀
直白點說,自適應巡航可以稱為“傻瓜式”定速巡航系統,它可以根據前車的行駛速度,自動改變車輛的減速或加速,使駕駛員完全放開雙腳,減輕疲勞感。目前這項技術已經普遍應用到多款中高檔車型上,那么它是怎樣實現自動減速和加速的呢?
ACC自適應巡航系統主要由車距傳感器(一般安置在車頭位置)、車速傳感器以及ACC控制單元組成,其中車距傳感器主要負責測量車輛行駛中與前車的距離,當其探測到與前車距離小于既定的安全車距時(每個品牌的設定安全距離都不同),會反饋給ACC控制單元,這時會根據車速傳感器對于安全車速進行判定,最后制動系統和發動機控制系統會參與到車輛的減速過程,相反,當前方車輛遠離既定的安全距離時,ACC控制單元則會自動將車速加速至巡航之前設定速度,使車輛始終保持與前車的行駛距離。
技術差異與應用程度
技術差異:基本原理都完全相同,只是會在技術稱呼和操作上有所差異
應用程度:如寶馬7系、大眾CC/輝騰、豐田銳志/皇冠、英菲尼迪M系等車型均已應用
大眾CC自適應巡航控制桿
有些讀者可能會問,那各品牌的自適應巡航系統有什么不同呢?由于這項技術多數由第三方汽車電子配件公司研發(如博世公司),所以其基本原理都完全相同,只是會在技術稱呼和操作上有所差異,在這里編輯就不一一介紹了。
目前像奔馳、寶馬、雷克薩斯、英菲尼迪以及奧迪等中高端品牌已經普遍應用該項技術,隨著用戶需求的日益增大,該技術也有望在中低端車型中普及,以提升自身競爭力,想想看,那位消費者不想在駕車旅程中讓雙腳也放個假呢?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技術特點:當車輛偏離行駛車道時,其可通過警報音、方向盤震動或自動改變轉向給予提醒
原理與功能介紹
汽車新技術的推出往往是讓駕駛員操作時更為“傻瓜”,其中就像上文所談到的自適應巡航系統可以放開雙腳,那么接下來編輯要為您介紹的技術則可以讓你的雙手在駕車時得到放松,那么它是什么呢?
沒錯,這項主動安全技術就是“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簡單來說,當開啟這項功能后,如車輛行駛中偏離了之前行駛的路線,車輛就會發出警報,或方向盤開始震動以提醒駕駛員目前車輛偏離的狀況,這樣就可有效避免駕駛員心神煩亂、注意力不集中或駕駛疲勞的情況出現,減少安全隱患。
奔馳車型車道偏離預警系統靠方向盤震動來提示駕駛者
而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要由HUD抬頭顯示器、攝像頭、控制器以及傳感器組成,當車道偏離系統開啟時,攝像頭(一般安置在車身側面或后視鏡位置)會時刻采集行駛車道的標識線,通過圖像處理獲得汽車在當前車道中的位置參數,當檢測到汽車偏離車道時,傳感器會及時收集車輛數據和駕駛員的操作狀態,之后由控制器發出警報信號,整個過程大約在0.5秒完成,為駕駛者提供更多的反應時間。而如果駕駛者打開轉向燈,正常進行變線行駛,那么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不會做出任何提示。
目前,各廠商所配備的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均基于視覺(攝像頭)方式采集數據的基礎上研發,但它們在雨雪天氣或能見度不高的路面時,采集車道標識線的準確度會下降。那么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聰明的技術工程師開發了紅外線傳感器的采集方式,其一般安置在前保險杠兩側,并通過紅外線收集信號來分析路面狀況,即使在惡略環境的路面,也能識別車道標志線,便于在任何環境的路況下均能及時提醒駕駛員汽車道路偏離狀態。
技術差異與應用程度
技術差異:除稱呼不同外,此技術在各品牌車型中提醒駕駛員的方式方法都有本質的區別
應用程度:大眾CC、寶馬5系、奔馳E級、英菲尼迪M系等車型均已配備
大眾CC的車道保持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結合ACC后,讓體驗者感覺到離無人駕駛的日子不遠了
在不同汽車品牌的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中,除稱呼不同外,其提醒駕駛員的方式方法都有本質的區別,以日產英菲尼迪車型為例,其在偏離車道后,會在儀表盤中亮起預警燈,并在車內發出鳴音來提醒駕駛者,但當遇到雜亂的環境(如開車窗、后方車輛長時間鳴笛),就會有聽不清的提示音,造成安全隱患情。就此問題,奔馳和豐田等品牌車型進行了改進,它們的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則以方向盤震動的形式警示駕駛員,相比提示音方式更為安全可靠,此外,雪鐵龍等品牌的車型還采用了座椅震動的提醒方式。而還有少數品牌車型則采用自動改變汽車轉向的方式,以一汽大眾CC為例,在電子助力的幫助下,它能夠自動修正方向盤進行小幅調整,使得車輛能夠一直行駛在正確的軌道上。
從目前的汽車消費市場來看,消費者不僅僅只關心車型的價格,擁有更舒適更豐富的配置才是他們更想要的,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作為主動安全中的先進技術之一,未來有望在各級別車型中得到普及,或許在未來一些低端車型上,都能看到這項技術的身影。
總結:
汽車技術的研發,總的來講就是讓車主享受更優質的汽車生活,像本文中介紹的智能行車服務可以給用戶提供更人性化的快捷服務,而車道偏離預警和自適應巡航系統則更關注用戶的安全。在下一篇文章中,車168編輯部還將為大家帶來發動機方面主流技術的解讀,敬請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