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加入氣體檢測功能 汽車被動安全設計更周全

        加入氣體檢測功能 汽車被動安全設計更周全

        作者: 時間:2013-05-20 來源:網絡 收藏
        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顯示,疲勞駕駛是導致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臺灣夏天高溫酷熱的天氣型態,以及空氣品質不佳,許多駕駛人習慣長時間使用車內循環空調系統。然而,在車廂狹小的密閉空間里,人體新陳代謝產唿出的二氧化碳快速在車廂內積聚,將使車內空氣污濁。當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5%時,人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感,導致身體疲憊注意力不集中而不自知,許多疲勞駕駛狀況就因此產生,導致交通事故的意外事件頻傳,變成交通安全一大隱憂。

          此外,若汽車引擎燃燒不完全,其產生的廢氣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可能因汽車通氣孔老化,導致有毒氣體透過通氣孔流回車室內。由于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中毒后的癥狀不易被察覺,駕駛人會不知不覺中毒而失去知覺,因而成為潛藏于汽車封閉空間的隱形殺手,對駕駛人生命安全及社會資源造成極大的威脅。

          本裝置是與汽車被動安全設計有關,特別是關于一種預防汽車駕駛人昏迷或疲倦裝置,可偵測出車室內部特定氣體的濃度,當其濃度大于設定的警戒值,對人體造成昏迷或疲倦時,可進行自動開啟車窗;當其濃度大于設定的臨界值時,可自動發出汽車定址與求救信號,達到及時降低車室內部特定氣體的濃度,避免駕駛人長時間處在高濃度特定氣體的密閉空間內,并增進后續救援的效率,有效降低車內人員傷亡,避免后續傷亡擴大。

          強化安全防護性 汽車被動式安全系統成風

          本裝置深入探討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當駕駛人身處于高濃度的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密閉空間內,常常不自覺中毒而產生昏睡時,若此時車窗玻璃無法自動偵測下降,讓外面的新鮮空氣導入降低車室內部有毒氣體的濃度時,長時間暴露下來,仍會對駕駛人性命產生極大的威脅;其次,當駕駛人已經中毒昏睡,本身已無意識及力氣能告知人車正確的位置,若救援人員無法在短時間內獲知人車位置,并提供后續救援行動,仍無法避免傷亡惡化甚至擴大(如暴露一氧化碳濃度 1,600ppm的環境內,2小時內就會死亡),預防汽車駕駛人昏迷或疲倦,進一步避免疲勞駕駛、預防憾事發生暨爭取搶救時間,為該裝置開發的另一大動機。

          圖1是表示汽車在一般道路行駛之車輛(主動/被動)安全防護系統示意圖。至于一般車輛道路行車安全防護系統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主動式安全階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車禍意外發生;第二階段為被動式安全階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車禍意外傷害;第三級階段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后續傷害擴大。

          

          圖1 車輛安全防護系統的範疇

          依目前全球先進安全系統技術發展趨勢,重心已有從過去主動式逐漸朝向被動式,甚至第三階段發展,常見已開發主動式安全技術包含有防鎖死煞車系統(ABS)、電子車身穩定系統(ESP)、倒車雷達、主動頭燈、抬頭顯示、夜視、車距保持防撞及車道保持等。

          然而。因行車意外事件一直無法完全避免,尤其在強大車禍撞擊下,為降低車內人員的傷亡,已朝向被動式安全發展,以降低傷害,常見已開發的技術有安全帶、安全汽囊、正撞防護、側撞防護、后撞防護及翻滾保護等;部分高級車甚至重視第三階段安全防護以避免傷害擴大,目前發展的技術有自動切斷油路、自動開中控鎖、定位發警報及緊急救援等技術。

          依數據顯示,2010年先進安全車輛電子控制與安全系統約占整車成本40%,顯見在人身性命安全逐漸被重視的人權時代,第二階段被動安全系統及第三階段緊急救援的設計重要性突顯,然上述安全技術皆局限于汽車行駛一般道路車禍意外的被動式安全防護系統。

          預防駕駛一氧化碳中毒 被動式安全防護系統再進化

          中華民國專利號第M405617號,是揭露有關于一種“車用氣體偵測裝置”,其主要為一氣體偵測單元、一控制單元及一警報單元所組成,氣體偵測單元包含有分設于車體內、外的感知元件。其中,感知元件能量測環境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并轉換成數位信號傳送至氣體偵測單元。

          氣體偵測單元判定一氧化碳濃度過高時就發送信號至控制單元,藉以引發警報單元作動提醒使用人,或更進一步關閉電源強制將車輛熄火,以保護人員生命安全,其技術雖然有提及對駕駛者之警示及安全保護,但是屬于被動消極性的。環保署及消防署資料顯示,少許的一氧化碳濃度就會造成人員昏迷而失去意識,警報聲對昏迷駕駛人而言已經沒有太大警示作用,關閉電源強制熄火對密閉的車室內部一氧化碳濃度亦無顯著的降低。

          此外,氣體偵測單元無法將已昏迷駕駛人的停車地點進行定址,并立即對外自動發出求救信號,造成后續搶救時機已失去大半,對駕駛者的安全及性命無法獲得保護。因此,若要降低駕駛人的傷亡及避免后續傷亡的擴大,最重要的處置應該是立即開車窗以降低車室內部一氧化碳濃度,其次,將對停車地點進行定址并立即對外自動發出求救信號。

          另外,參考中華民國專利號第M295137號,是揭露有關于一種“具偵測有害氣體及可發出警報的臭氧機”,包含一機殼、設置在該機殼內部之臭氧產生器、設置在該機殼內部之電路基板、連接到該電路基板之至少一偵測器及至少一警報裝置;其中,臭氧產生器可受控制以輸出臭氧,偵測器能偵測瓦斯、高濃度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當該偵測器檢測到瓦斯漏氣、高濃度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外洩時,將會輸出電子信號至電路基板,藉以促使臭氧產生器生成臭氧來氧化分解有害氣體,且警報裝置會發出蜂鳴或閃光來告知使用者,達成解決瓦斯漏氣或燒炭產生高濃度的一氧化碳所造成的嚴重危害。

          然此傳感器若應用至預防汽車駕駛人一氧化碳中毒并無積極有效的作用,理由同上述,因少許的一氧化碳濃度就會造成人員昏迷而失去意識,警報裝置對已昏迷駕駛人而言已經沒有太大警示作用,加上無后續對對停車地點進行定址及對外自動發出求救信號,對駕駛者的安全及性命無法獲得保護。

          為避免上述先前技術的氣體偵測警報系統,對車室內部“一氧化碳濃度”無法達到顯著的降低;再者,亦無法在第一時間自動發出汽車定址與求救信號,造成搶救時機已失去大半,體認到目前行車意外事件并不局限于一般常見于道路行駛的車禍意外;反而是特定氣體濃度異常而導致駕駛人昏迷或疲倦,其造成車禍傷亡數及意外致死率遠高于一般車禍意外(因駕駛人往往在不自覺的狀況中昏睡窒息死亡,當被人發現時皆已回天乏術),因此預防汽車駕駛人一氧化碳中毒暨求救的被動式安全防護系統應該進一步被重視,傳統局限于汽車一般道路車禍意外的被動式安全防護系統,應被擴大定義及設計至汽車駕駛人因特定氣體濃度所導致的傷亡。

        避免駕駛昏迷/疲倦 車內氣體濃度偵測成關鍵

          本裝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防汽車駕駛人昏迷或疲倦裝置,可偵測出車室內部特定氣體的濃度,當其濃度大于設定的警戒值,對人體造成昏迷或疲倦時,可進行自動開啟車窗;當其濃度大于設定的臨界值時,可自動發出汽車定址與求救信號,達到即時降低車室內部特定氣體的濃度,避免駕駛人長時間處在高濃度特定氣體的密閉空間內,并增進后續救援的效率,有效降低車內人員傷亡,避免后續傷亡擴大。

          圖2是表示本裝置方法步驟的流程圖,其步驟如下:先設定對人體具危險警戒的特定氣體濃度警戒值P1,當汽車車室內部某特定氣體濃度(如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逐漸上升時,氣體偵測器偵測車室內部特定氣體濃度,HT46F49E晶片判斷特定氣體濃度P是否大于具危險警戒特定氣體濃度警戒值P1;若是,HT46F49E晶片控制馬達轉動并帶動車窗下降,同時將車窗玻璃朝下帶動以打開車窗;若否者,則回到氣體偵測器偵測車室內部特定氣體濃度。

          

          圖2 本裝置操作步驟流程圖

          該HT46F49E晶片控制單元更設定有對生命安全具重大威脅的特定氣體濃度臨界值P2(如一氧化碳1,600ppm),當氣體偵測器偵測特定氣體濃度仍持續增加,并已經大于該特定氣體濃度臨界值P2(步驟S14),代表駕駛人可能已經呈現昏迷或暈眩,若短時間內(如一氧化碳1,600ppm,2小時)不立即處置,將導致駕駛人死亡,該求救定址單元立即發射該求救信號及該定址信號至該至少一預定接收單元(步驟S15),方便警察單位、搜救中心、消防單位或親朋好友們等預設人員對駕駛人進行定址與搜救;若否者,則再回到步驟S11。

          求救定址單元是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用以發射出一求救信號及一定址信號至至少一預定接收單元;而預定接收單元可為一手機,而預定接收單元的擁有者可為警察單位、搜救中心、消防單位或親朋好友們等。

          新一代被動式安全防護系統工作原理介紹

          本裝置是針對汽車內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濃度達到對人體有害濃度警戒值P1(如一氧化碳800ppm),此時可能導致駕駛人員疲勞甚至造成生命安全危險時,車室內設置氣體偵測器,并利用具內建類比數位轉換器(ADC)功能的HT46F49E晶片來判斷特定氣體濃度P是否大于具危險警戒特定氣體濃度警戒值P1;若是,則自動打開車窗玻璃,讓車內與車外自然空氣對流通風,以降低有害氣體濃度,使車內保持一定的空氣品質。

          當氣體偵測器偵測特定氣體濃度仍持續增加,并已經大于對生命安全具重大威脅的特定氣體濃度臨界值P2(如一氧化碳1,600ppm),代表駕駛人可能已經呈現昏迷或暈眩,若短時間內(如一氧化碳1,600ppm,2小時)不立即處置,將導致駕駛人死亡,將透過GSM手機通報系統自動即時傳遞定位座標及求救信息給自行設定的指定號碼(如親朋好友、119或消防局),自動發出求救信號讓救難人員知道你在哪里,第一時間定位并且通報及時搶救,這樣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若有害氣體濃度嚴重超出設定值,將發出求信號讓救難人員知道你在哪里,第一時間定位并且通報及時搶救,這樣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本裝置是針對汽車內當所產生的有害氣體(CO、CO2)濃度高于安全值時,讓氣體傳感器傳遞信號至微控制器判別動作,使得車窗動作打開一縫隙,使車內保持通風減少有害氣體濃度。當氣體濃度超出設定值時,將透過GSM手機警報通報系統自動即時傳遞定位通報及信息給自行設定的指定號碼(如親朋好友、 119或消防局),方便后續搜救人員定位搜尋。

          新一代被動式安全防護系統結構說明

          圖3是表示本預防汽車駕駛人昏迷或疲倦裝置之結構示意圖,其中,氣體偵測器是設置在車室內部,較佳者,氣體偵測器設置在車室通氣孔周圍,避免汽車廢氣因透過通氣孔跑回車內而不自覺,如此時氣體偵測器就可偵測汽車密閉空間內部特定氣體的濃度。

        圖3 本裝置實體結構示意圖

        為模擬在密閉的車室空間內充滿有毒的特定氣體(如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本裝置將寶特瓶模擬為汽車密閉空間,用寶特瓶置入已點燃的線香,此時寶特瓶內將逐漸充滿二氧化碳氣體,且其濃度將愈來愈高,圖4為本裝置的實驗模擬配置圖。

          

          圖4 本裝置的實驗模擬配置圖

          假設氣體偵測器偵測車內有害氣體濃度P,HT46F49E晶片內建對人體有害濃度警戒值P1;當P>P1時,透過HT46F49E這顆晶片內建的 ADC轉換功能,讓HT46F49E發出命令信號給車窗玻璃的升降機構。當氣體偵測器偵測特定氣體濃度仍持續增加,并已經大于對生命安全具重大威脅的特定氣體濃度臨界值P2;即當P>P2時,GSM發出緊報求救信息及GPS定位信號給給自行設定的指定號碼(如親朋好友、119或消防局)(圖5)。

          

          圖5 本裝置實驗模擬架構流程圖

          因HT46F49E晶片所輸出信號值太小,無法直接驅動車窗玻璃升降機馬達,必須透過放大電路予以放大輸出信號。氣體偵測器外部要一些電子元件來驅動,其驅動電路如圖6。

          

          圖6 氣體偵測器驅動電路實體圖

          整合氣體偵測器 被動安全防護系統性能加分

          因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不管是人為或意外因素而皆會導致駕駛人疲勞駕駛甚至陷入昏迷,其造成車禍傷亡數及意外致死率不亞于于一般車禍或酒醉駕駛意外(因駕駛人往往在不自覺的狀況中昏睡窒息死亡,當被人發現時皆已回天乏術),因此預防汽車駕駛人一氧化碳中毒暨求救的被動式安全防護系統應進一步被重視;此外,傳統局限于汽車一般道路車禍意外的被動式安全防護系統,應被擴大定義及設計至汽車駕駛人因特定有毒氣體濃度所導致的傷亡,其被動安全防護系統應進一步被重視。

        另一方面,本汽車被動安全設計裝置是針對汽車內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當其濃度達到對人體有害濃度警戒值,能自動啟動安全開窗機制,讓車內與車外自然空氣對流通風,以降低有害氣體濃度,使車內保持一定的空氣品質。若氣體偵測器偵測特定氣體濃度仍持續增加,并已大于對生命安全具重大威脅的特定氣體濃度臨界值,代表駕駛人可能已經呈現昏迷或暈眩(若短時間內不立即處置,將導致駕駛人死亡),透過GSM手機通報系統自動即時傳遞GPS定位座標及求救信息給自行設定的指定號碼(如親朋好友、119或消防局),方便搜救人員定位搜尋,避免在繁榮市區大海撈針似的搜尋人車,爭取極有限的搜救時效。

          從圖7觀之,本裝置將已點燃的線香放入寶特瓶的密閉空間中,讓寶特瓶逐漸充滿二氧化碳,以模擬車室內遇有害氣體過濃意外事件,并將氣體偵測器置入已挖孔的寶特瓶蓋內,氣體偵測器會將感測信號傳給HT46F49E晶片,當其濃度達到對人體有害濃度警戒值時,晶片觸發作動信號讓汽車車窗玻璃自動下降。

          

          圖7 本裝置利用線香模擬CO2測試

          倘若氣體偵測器偵測特定氣體濃度仍持續增加,并已經大于對生命安全具重大威脅的特定氣體濃度臨界值,代表駕駛人可能已經呈現昏迷或暈眩(若短時間內不立即處置,將導致駕駛人死亡),本裝置透過GSM手機通報系統自動即時傳遞GPS定位座標及求救信息給自行設定的指定號碼(如親朋好友、119或消防局),方便搜救人員定位搜尋,避免在繁榮市區大海撈針似的搜尋人車,爭取極有限的搜救時效,其GPS系統定位出人車意外的座標,GSM系統發出求救簡信給救難單位 (圖8、圖9)。

          

          圖8 GPS系統動作示意圖

          

          圖9 GSM系統簡信動作示意圖

          本裝置整合氣體偵測器自動感測車室內部CO或CO2等有毒氣體濃度、自動開窗降低車室有毒氣體濃度、GPS及GSM求救簡信發送搜救單位。

          更多發展可能性 被動安全防護系統展多元風貌

          未來可結合車窗薄膜太陽能輔助發電,作為獨立的備用電源以防供電系統故障或電瓶沒電而無法動作;或整合酒精吹嘴、類神經控制感測應用至本裝置,加以實驗數據研發出可防酒駕危險駕駛等相關被動安全系統設計。

          總的來說,人在吸入過多有害氣體,疲倦、昏眩等輕微不適癥狀,往往已經中毒而不自覺的狀況下,然而目前汽車被動式安全防護系統設計皆只重視一般道路車禍,本裝置特別針對氣體意外事件發生前加以進行防護設計,符合設計趨勢;再者,本裝置利用氣體傳感器主動偵測有害氣體濃度是否過高,并立即自動開窗及解中控鎖,提升車內人員逃生機會,符合被動式安全設計;此外,本裝置利用GPS及GSM進行有害氣體事件后自動汽車定址及求救簡信發送,方便搜救人員第一時間獲知人地物信息,立即進行后續搜救,以避免后續傷亡擴大,符合第三階段安全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海原县| 磐安县| 定兴县| 独山县| 丰县| 鹰潭市| 马鞍山市| 固镇县| 黔南| 徐闻县| 临武县| 台安县| 饶阳县| 共和县| 宁乡县| 东山县| 抚顺市| 剑河县| 涡阳县| 玉树县| 宁阳县| 长武县| 锡林浩特市| 霸州市| 钟山县| 得荣县| 洮南市| 赣州市| 长寿区| 囊谦县| 页游| 赤城县| 宁阳县| 常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农安县| 来安县| 大兴区| 霍林郭勒市|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