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數讀高通:小企業成長為芯片帝國

        數讀高通:小企業成長為芯片帝國

        作者: 時間:2014-03-12 來源:《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志 收藏
        編者按:高通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點一滴積累而來。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個數字,如何串聯起高通從一家小企業成長為芯片帝國的軌跡。

          一個個數字,串聯起(76.71,-0.36,-0.47%)從一家小企業成長為帝國的軌跡。cdma2000是基于CDMA技術的3G標準之一。截止到2012年,全球cdma2000的用戶已經超過了2.56億,遍布70個國家的156個運營商使用了3G的CDMA業務,無一例外都是“inside”。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4620.htm

          在距離北京1萬公里的大西洋彼岸是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該州的第二大城市是以溫暖氣候和美麗沙灘而聞名的圣地亞哥。除去旅游業,這里的導彈和飛機制造業發達,還孕育了世界最著名的無線電通信企業——高通。

          高通的總部并不在圣地亞哥的市中心,而是在郊區。高通的總部也并不是一棟樓,而是一個樓群,密密麻麻地插在圣地亞哥郊外的土地上。

          高通總部的主樓有10層。在這棟樓的會議室里,雅各布及其數百名幕僚做出了大量影響全球通信產業發展及變革的重要舉措。

          大樓的形狀很奇怪,大廳的一層和二層的墻壁上用藍色字體寫著“QualcommPatentWall”(高通專利墻),這面墻上共有1395份CDMA的專利,但這只不過是高通“專利池”的1/10而已。專利墻是參觀者來到高通必去的景點之一,像是到了北京一定要去爬一次長城。

          1985年,一位51歲的老人和他的6位朋友決定創辦一家公司,只是為了打發退休時間并發揮一些余熱。他們當時應該不會想到這一決定會對今天的通信事業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如果他們想到了,也許就不會等到退休了才來創業。

          僅僅22年之后,高通在2007年的第一季度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無線供應商”,被它擠下神壇的是另一家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德州儀器(45.67,-0.20,-0.44%)公司。

          29年的時間,高通的員工數量從7人發展到31000人,還從一個墳場邊的小房子擴張到全球41個國家的177個辦事處。

          2012年8月,高通市值達到1148億美元,這也是高通歷史上第一次超過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英特爾(24.73,-0.11,-0.44%)。后者的市值為1128億美元,雖然只有20億美元左右的差距,但是兩年前,高通的市值僅僅是英特爾的一半。

          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交易額為180億美元,這個數字相當于在中國銷售2011萬部iPhone5S。其中,高通以超過一半的份額拔得頭籌,是第二名蘋果(536.09,5.17,0.97%)的3倍多。另一個梟雄——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僅為高通的1/270。

          Snapdragon(驍龍處理器)是高通家族的明星產品,這款產品誕生于2007年。為了讓Snapdragon在中國有個好聽又吉利的中文名字,高通曾經用60天時間向全社會征集、評選合適的名字。最終有100多個名字進入候選行列,選擇“驍龍”的原因是因為“驍”字意味著強健勇猛,預示著這款新片在市場將會戰無不勝。

          驍龍處理器沒有讓高通失望。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超過420770款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了該款處理器,此外,還有超過400450款使用驍龍處理器的終端處于研發中。備受關注的小米3高通版推遲面市就是因為“要等高通的驍龍處理器”。

          中國一直以來是芯片進口的大國。以去年為例,中國芯片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這個數值近年一直在攀升,而2013年中國進口消費品的總金額也不過2323億美元,包括進口汽車、手表、服飾等。

          高通2013財年報表顯示,高通去年芯片的出貨量達到7.16億片,這個數值是1996年的716倍。去年的總營收為249億美元,這基本上是全球第三大IC設計廠商聯發科去年營收的5.7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600余家芯片產業去年一年的銷售額還不到150億美元。令人吃驚的是,高通的稅前利潤接近60%。

          2011年,高通全年150億美元的收入中只有近30%,也就是47億美元是來自中國,而在2013年,中國貢獻了49%的份額,約為123億美元。這些芯片被用在了高通在中國超過110家的合作伙伴的產品上,幾乎每一部高端的智能手機中都安裝了高通芯片。

          為了更接地氣,高通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和西安開設4家公司,并且在北京和上海設立了研發中心。2001年,高通入住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大廈的研發中心,占地3995平方米。這是當時中關村一帶最高的一座樓,坐擁中國高等學府的聚集地,這也是高通位于海外為數不多的幾家大型研發中心之一。

          專利是高通的看家本領,據不完全統計,高通目前擁有13000多項專利,這些專利密集地分布在3G和4G的核心領域。以3G為例,高通擁有大約3900多項CDMA的專利,占CDMA總專利數目的27%,壟斷全球92%的CDMA市場,對中國則是100%的壟斷。

          面對合作伙伴,高通也往往會開出較高的專利費。以手機為例,高通一般會向采用其芯片的手機收取終端價格的4%~6%的專利費,注意,不是芯片價格而是終端整體價格。專利費在高通去年249億美元的收入中占到了31.6%的比例,約為78.78億美元。僅僅是專利費就幾乎是聯發科去年營收的兩倍。

          高通歷史上數次遭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反壟斷調查,正如前文所說,大部分反壟斷調查最終都因和解而告終,但是在2009年的韓國反壟斷一事中,以高通支付2.08億美元的罰單而宣告結束。

          高通在申請專利和收購有核心專利的公司時從不猶豫。早在2005年,當世界上大多數芯片企業還在為3G時代的芯片研發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高通就已經開始布局4G市場,當年8月份,高通斥資6億美元收購了Flarion技術公司,該公司擁有4G時代大量的核心技術和專利。高通的6億美元不僅獲得了這些技術和專利的使用權,還為自己減少了一個敵人。

          類似的收購在高通的歷史上還有很多。就近兩年來講,2011年1月6日,高通花費31億美元收購了創銳訊公司,一家以無線與有限局域連接為主的創新技術公司;2012年6月18日,高通收購美國頂峰微電子公司,該公司能提供完美的電源管理解決方案,這讓高通LTE的芯片如虎添翼。

          讓人震驚的是,今年1月23日惠普(29.91,0.01,0.03%)將2400項移動技術的專利出售給高通,其中有1400項專利和未決申請來自美國,另外1000項專利和未決申請則來自其他國家。大部分專利都與核心手機操作系統的技術密切相關,這些技術可以讓高通在與移動終端后起之秀英特爾的抗衡中繼續保持優勢。

          除去收購,高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來技術和專利的研發。從高通公司成立至2013年,該公司用于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已經超過270億美元,僅2013年一年,高通就將其收入的20%,也就是50億美元用于研發。而聯發科去年用于研發的投入僅為8.84億美元,不到高通的1/5。

          中國聯通(12.49,-0.07,-0.56%)是高通在中國最早的合作伙伴。2002年1月8日,中國聯通的CDMA網絡啟動,9個月之后就突破了400用戶;截止到2005年6月,中國聯通擁有超過3100萬的CDMA用戶。雖然這一數值與中國移動的用戶相差甚遠,但是還是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態勢。

          cdma2000是基于高通CDMA技術的3G標準之一。截止到2012年,全球cdma2000的用戶已經超過了2.56億,遍布70個國家的156個運營商使用了3G的CDMA業務,無一例外都是“高通inside”。

          隨著4G牌照的發放,高通的戰略布局得到證實。去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宣布啟動2013年4G終端采購,超過60%的產品采用了高通設計生產的芯片。在計劃推出的4G手機產品中,三星、華為、中興等均采用高通芯片。目前,國內和高通開展合作的4GLTE企業超過55家。

        當然,高通并不是僅僅局限于智能終端的芯片設計,高通也對其他領域非常感興趣,比如互聯網汽車領域。這已并非是想象,在2014CES展上,高通展出了全球首輛采用4GLTE解決方案的汽車,當然這其中少不了高通驍龍芯片的鼎力支持。


        關鍵詞: 高通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怀柔区| 上饶市| 霞浦县| 杨浦区| 江华| 大冶市| 子洲县| 南康市| 大城县| 丰台区| 姜堰市| 甘南县| 平邑县| 连江县| 唐山市| 石景山区| 藁城市| 理塘县| 资兴市| 虞城县| 平阳县| 香河县| 双柏县| 农安县| 石泉县| 东海县| 玉门市| 启东市| 璧山县| 化德县| 龙海市| 韩城市| 兴隆县| 阜南县| 荆门市| 万宁市| 礼泉县| 陇南市| 鄂伦春自治旗|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