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 兩會提案看電商與實體之爭
智能終端市場競爭逐步加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4161.htm近段時間,隨著成熟市場智能機滲透率趨于飽和,造成智能終端新興市場增長空間增速下滑,從而將導致智能終端設備廠商間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根據IDC報告指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2013年Q4首次出現銷量下跌,據統計該季智能手機出貨量為9080萬臺,環比下滑了4.3%,這是歷經連續9個季度的爆發性的增長后首次出現的下跌,因此有業界推測,我國智能機新增長市場正逐步趨于飽和。
而據NPDDisplaySearch預計,2014年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增速或將從2013年的38%調降至24%,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增速則由去年的63%降至26%,其中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由去年的9.6億臺,成長至近12億臺,平板電腦由去年的2.5億臺成長至近3.2億臺。此外,傳統的PC市場依舊處于衰退期,索尼公司將筆記本電腦業務出售給JIP成立的一家新公司,并且表示將不再設計和開發PC產品,由此可見目前PC筆記本市場前景依舊不容樂觀。
兩會提案看電商與實體之爭將加劇
2014年全國“兩會”于3月3日揭幕,此前一家財經網站做的關于兩會關注的調查結果顯示,有15.86%網民認為互聯網金融、智能機器、通信等新興產業也將爆發。除了網民的熱度,兩會代表張近東關于互聯網電商提案也引發了更深層次的關注。更有業內人士將張近東關于電子發票的提案視為“電商納稅提案”的升級版。

而對于互聯網“信息安全”,張近東的提案核心是“明確責任主體,完善自律機制”,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在如今電商B2B、B2C、C2C賣家及平臺中,掌握了大量的客戶信息,如果在沒有法律明確責任人的情況下,存在很大有漏洞,而對于法律漏洞的非法獲利,只是“全憑自覺”而已。同時有分析人士稱,從張近東代表的兩會提案行為,其實可以直接反應出中國消費市場的格局變化,目前我國電商渠道已從此前的非主流變成主流渠道,而未來實體與網絡經營者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直接和直面。
半導體行業復蘇態勢明確 政策帶動行業大漲
從目前看,半導體復蘇態勢明確,特別是今年在政策方面或許將能帶動大行情。昨日從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案組獲悉,今年兩會一號提案指出,對基礎性、戰略性、公共性和前沿性的科技項目和平臺建設,應由政府直接投入,可參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模式。而作為基礎性半導體行業,進口替代趨勢明顯,新一輪集成電路產業扶持規劃的相關條款已制定完畢,將于近期正式對外發布。而政策陸續出臺將成為半導體持續催化劑。國家對半導體產業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更大力度的產業扶持政策即將出臺。特別是在繼2013年12月北京宣布成立總規模300億股權投資基金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后,武漢、上海、深圳等地也正在制訂自己的扶持政策。新政策的推出將有利于產業整合,資源集中,提升龍頭廠商競爭力,是行業投資催化劑。
同時業內人士也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在向中國轉移(大的背景是輕晶圓模式下,歐洲、日本IDM廠商競爭力下降),半導體芯片進口替代會持續,背后的驅動力是系統廠商壯大、IC設計廠商崛起以及國內半導體產業技術進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