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智能家居、機器人板塊 美股淘金A股
世界資本市場的傳導作用正越來越靈敏。從去年的新興科技浪潮來看,美國上市公司新興技術的推廣和突破,引發了國內A股市場中蘋果概念、手游、新能源汽車等一系列市場熱潮,成為A股主題投資的風向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4159.htm特斯拉、智能家居、機器人是目前美股中比較熱門的概念。本期的錢經投資實驗室,就整理了國內機構對這三個板塊的研究報告,看看機構眼中的香餑餑都有哪些?
新能源浪潮席卷A股特斯拉行情將貫穿全年
前天盤中,特斯拉最高股價達262美元,市值突破了310億美元。作為美股中的“高富帥”,特斯拉去年股價還只有30美元,一年漲幅超過了8倍。
本周的A股炒作特斯拉概念基本圍繞三個板塊展開。一是圍繞鋰電池概念,包括金瑞科技、新宙邦、均勝電子。而生產電池材料的眾和股份、華澤鈷鎳股價也很強勢。二是圍繞充電站概念。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奧特迅、動力源本周最大漲幅都超過20%。三是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與經銷商,如萬向錢潮、比亞迪。
長江證券分析師高小強認為,在整個新能源車行業規模不斷增長,電子器件比例不斷增長的時刻,上游電子行業受益顯著:電驅動對電池及高能電容有新需求,因此電容行業首推江海股份及法拉電子;另外,汽車智能化背景下,智能芯片、大尺寸觸控顯示、以及車載LED照明均將迎來產業契機。
瑞銀證券分析師陳實表示,在國內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車主題投資將持續全年,首推均勝電子、中國汽研。他們看好的新能源汽車整體產業鏈和相關上市公司包括:電池(均勝電子、比亞迪、杉杉股份、新宙邦、德賽電池、欣旺達);電機(信質電機、寧波韻升、大洋電機);電控(匯川技術);整車(宇通客車、金龍汽車、比亞迪、江淮汽車);技術服務(中國汽研)。
國泰君安研究員王稹的報告題目就是《智能汽車:下一個智能終端金礦》,他認為選股兩條主線就是智能和節能。節能涉及到的產業鏈環節包括儲能材料(目前以鋰電池為主)、電機、整車和其它零部件。創新相關公司包括:江海股份(新能源車儲能材料超級電容)、大洋電機(電動車動力總成)、皖通科技(車聯網)、匯川技術(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星宇股份(LED大燈、自適應大燈系統)、亞太股份(能量回饋式新能源電動車制動系統)、銅峰電子(新能源車薄膜電容)、均勝電子(汽車電子駕駛控制、空調控制)、寧波華翔(電子控制系統)。
家電股體驗冰火兩重天智能家居時代來臨
本周青島海爾、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信科龍股價都出現了連續陰跌。而同樣做家電的四川長虹、美菱電器、華意壓縮、TCL集團,股價不跌反漲。這8只股票冰火兩重天的走勢,也給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產業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傳統家電應擁抱互聯網、智能化、大數據、云計算。
今年初谷歌花32億美元購買智能家居廠商Nest,加上適逢WiFi普及和4G時代的來臨,將智能家居概念再度炒熱。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智能家居將逐步完成自己的生態系統,形成產業鏈。
申銀萬國研究員張建勝認為,外延并購是智能家居行業2014年最重要的投資邏輯之一。智能家居行業受益次序依此是硬件——集成——數據服務。細分行業上重點看好智能控制器、傳感器和系統集成,個股方面首推漢威電子、和晶科技、光一科技、邦訊技術,另外數碼視訊、東軟載波、達實智能、安居寶也是不錯的標的。
平安證券研究員林照認為,智能家居將引領電子行業下一波潮流,市場空間不下萬億。201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250億美元左右,預計將在2017年達到6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復合增速為19%。重點推薦主營樓宇對講系統的安居寶。家庭數據入口極具價值,是未來智能家居數據平臺的首要戰略要地,建議關注和爾泰、東軟載波。
國泰君安的研究報告認為,智能家居將連通所有家用設備,私有云將發揮重要貢獻,推薦標的和而泰、東軟載波。其他受益標的有英唐智控。
機器人迎發展黃金期巨頭抱團進軍
機器人行業絕對是個藍海,2012年全球機器人市場容量為1600億元。華創證券預估2013~2017年,包括本體和集成在內的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1%,預計到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容量將達到2700億元。
據稱,谷歌正在試圖打造一個加工制造業版的機器人系統,其角色將如同安卓在移動操作系統里的角色一樣。富士康未來幾年將引入機器人,實現企業的自動化生產。他們看好國內智能機器人產業鏈的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博實股份、機器人、智云股份、中航精機、新時達、科大訊飛。
國信證券在2012~2013年完成近500人次自動化和機器人公司走訪、專家交流等活動,重點推薦行業龍頭機器人、博實股份、匯川技術、慈星股份。關注管理好或渠道強公司:上海機電、科大智能、國電南瑞、巨輪股份、長榮股份、亞威股份、佳士科技、新時達、瑞凌股份。
宏源證券認為,系統集成+非標機器人制造的公司最優。重點推薦國內做系統集成的機器人,具備豐富行業應用經驗的博實股份,與日本納博合作生產機器人減速器的上海機電。
評論